三名科考队员讲述"别样南极" 企鹅海豹是观众

2016-05-17 07:07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冰天雪地的大陆、咆哮肆虐的狂风、紧凑密集的浮冰、憨态可掬的企鹅……大部分人对南极多是感官上的印象。近日,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顺利结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近280名科考队员也顺利回国。据了解,岛城多所科研机构和高校的12名老师、学生参加了此次科考活动。昨天上午,记者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见到了其中3名参加此次科考的队员,听他们讲述惊险刺激的“别样南极”。

  海上颠簸近20天到达南大洋

  “中国第32次南极科学考察队由近280名队员组成,‘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途径澳大利亚到达中山站、长城站,在智利补给后经罗斯海维多利亚地到达澳大利亚凯西站,再次到达中山站。算下来正好围着南极大陆转了一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的高级工程师矫玉田介绍说,他参加过11次南极科考,此次第7次担任南极科考队大洋队的队长。按照预先安排,他和博士生施骞全程在科考船上考察。海洋生命学院的刘晓收和姜勇两名副教授则作为此次南极科考度夏队员,搭乘飞机赴长城站考察。“除了我们学校的4个人,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6名队员和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的2名队员也参加了此次科学考察活动。”矫玉田告诉记者。“雪龙”号科考船从上海出发,用了不到20天就到了预定的科考海域。“船上的队员有不少是第一次到南极,也是第一次乘船走这么远的距离,多少会有些不适应。起初有几名队员身体不适,晕船比较厉害,不过经过慢慢地调节,他们也都适应了船上的生活。”矫玉田说。

  “航行期间船上的生活比较枯燥乏味,我们也安排了一些文化活动,促进队员之间的交流。上午,队员们看书学习,下午,队员们会在船上的‘南极大学’上课,听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各个学科之间的交流,到了晚上则是一些娱乐活动。”矫玉田说。

  西风带首次投下“水下滑翔机”

  “南极科考队大洋队主要是承担了南极半岛、阿蒙森海、罗斯海、普利兹湾等海域的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与渔业资源等多学科综合考察任务。”矫玉田说,通过考察以系统掌握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声学、海冰、海洋沉积及古环境古气候记录、地球物理场与地质构造、海洋化学和海洋生物等环境基本信息。

  “沿途需要多次停靠补给科考站,在历时158天的航行中,实际留给我们大洋考察作业的时间只有8天。”矫玉田说,去年12月29日中午雪龙船到达南极半岛海域,考察队开始第三次南极半岛海域海洋综合考察。在8天的大洋考察中,考察队便遭遇到4个大气旋的影响。在风大浪大低温的恶劣环境下,考察队员发扬南极精神,连轴作业。“因时间紧张,队员们不能去房间睡觉,他们趴在实验台或者坐在椅子上打个盹。船到达目标位置后,他们又立即投入工作。”矫玉田说,艰难的8天,队员们战胜了恶劣的天气和海况,不畏艰险和困苦布放了59个南极半岛海域海洋观测站和6个Argo浮标以及其他一些观测设备。

  “Argo浮标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水下滑翔机’,是我国首次在南大洋西风带海域投放这种浮标,浮标带有预定的电脑程序,被投放到海里将下潜至0至2000米深度的海域,自动观测和记录海洋的温度、盐度和压力数据,定期浮出海面向卫星上传数据,它是一种测量不同深度海水温度和盐度信息的先进观测仪器。”矫玉田说,这种浮标将会丰富中国在西风带海域的海洋观测数据,从而探讨其与全球变暖的关系。此次也是我国开展极地考察以来,在南极半岛第3次大规模的考察,又一次填补了南大洋断面大纵深综合观测的空白,这也是三次考察中布放站点最多的一次。南极半岛海域综合调查的圆满成功,为系统研究南极半岛海域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南极科学研究长足发展奠定新的里程碑。

  手指粗的钢缆磨得只剩一半

  “海上考察最怕碰上大风天气和密集浮冰。在这次任务中,最苦最累也是最惊险的是收放潜标系统。每次从水下回收一个潜标系统需要20多个人耗时四五个小时才能完成,放下一个潜标需要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施骞告诉记者,此次他们成功回收和布放了7套潜标系统。其中两套安装了防冰山碰撞结构的海洋潜标系统,当有冰山路过,如果刮住钢缆大于200公斤力的情况下,钢缆将从水下300米处破断,而300米水下的仪器和缆绳将安全无恙,该系统携带有沉积物捕获器、温盐仪等设备。“在进行最后一套潜标回收过程时,尤为艰难。在风浪中,拖拽潜标主要靠人力,因为使用大型船吊极有可能造成船的倾覆。但是20多个人费了好大劲都没能让最后一套潜标出水。多次尝试后我们发现潜标的钢缆已经出现了严重的磨损情况。如果不能尽快回收潜标,钢缆断裂价值不菲的潜标就会沉入大海。”施骞说,最终技术人员操作船吊成功回收潜标。出水后,原本手指粗细的钢缆已经磨得只剩一半粗细。

  南极冰面采样不慎坠入冰湖

  与矫玉田所带领的大洋队不同,姜勇和刘晓收老师则主要是执行长城站度夏科考任务。“跟刘晓收老师研究的方向还有一些差别,我主要是负责长城站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原生动物的研究,他主要是负责一些底栖生物样本的采集。”姜勇告诉记者,从国内出发用了3天时间才到了长城站。到了长城站第二天,他们就跟同伴驾驶橡皮艇到长城湾和阿德雷湾采集生物样品。

  “时间比较紧,南极的气候变化也很突然,刘晓收老师不慎掉进冰冷的湖水中,多亏其他科考队员施救及时,才没有生命危险,刘老师在水里泡了不到半分钟,身体就有些失温了。我们几个赶紧把他弄到前来救援的履带车上,把他送回了长城站。”姜勇说。

  90后博士参与南极科考

  参加南极科学考察队,去南极执行科考任务,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是难以企及的梦想。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的博士生施骞经过层层选拔,有幸成为第32次南极科考队的一名队员。25岁的他是大洋科学考察队少有的90后,第一次乘船出海就要四次穿越素有“南极鬼门关”之称的南大洋西风带,用施骞的话说,他是“躺着穿越西风带”的。

  “南大洋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气旋活动强,终年刮着六级以上的大风。因此多阴雨天气,风浪极大,行船危险系数极高。”施骞告诉记者,穿越西风带时,雪龙号遭遇高达6米高的大浪,最大倾斜摆角达到28°。最大的浪迎头拍上船,浪头能打到七层多高的驾驶台上。“第一次穿越西风带时,我在船舱里躺了三天。第一天水米未尽,肚子里都没有能吐的东西了。第二天,领队命令所有晕船的船员一定要吃饭,以保存体力。但是无论吃进去什么,都会吐出来。就这样吃了吐,吐了吃。到了第三天,风浪才逐渐缓和。”施骞告诉记者,此次南极科考,科考船共四次穿越西风带。对于过西风带的晕船痛苦,老的科考队员曾总结出一个形象的“十字诀”:一言不发,双目无神,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脏翻腾,六神无主,七上八下,久卧不起,十分难受。“不过到了南极能够看到企鹅、海豹这种动物也会觉得很有意思,有时科考船靠岸大家也会利用这段时间,充分放松以应对接下来的挑战。”施骞说。

  本版撰稿摄影(除署名外)记者 王世锋 于滈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