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六旬,不图名利,心甘情愿做奉献。在铁路青岛北站的“雷锋驿站”里,王礼径热心地跑前跑后,帮提大包小包行李的旅客指路、搬运行李。你要问他为什么?他的回答豪气冲天:没什么为什么,我是志愿者,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到现在,“雷锋驿站”设立已经超过800天,王礼径带着他的“雷锋驿站”近百名志愿者们,每天迎接着熙来攘往的过客。后海的北风清冽刺骨,在他的脸上刮出热情洋溢的“高原红”,他驻守的“雷锋驿站”与铁路青岛北站一同迎接着乘坐火车途经青岛的乘客,展现出青岛人好客、热情的精神。
记者 赵黎
退休后挂帅火车站文明岗 2013年5月,退休后的王礼径在报纸上看到招聘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就到李沧文明办报了名,凭借个人热情和工作经历,他成为李沧区第一批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中的组长,主要负责李村商圈重要路口的公共文明引导工作。由于他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对公共文明的独到见解,很快成为志愿者中的标杆式人物。
2014年1月10日,铁路青岛北站准备按计划开通,时值春运,乘客流量非常大,但北客站的部分工程仍然在建,有些硬件设施尚未投入使用,必备的餐饮、住宿、购物等条件也不具备。硬服务的暂时缺位,就需要由软服务来补充。为全力保障铁路青岛北站顺利运营,李沧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决定成立一支专门服务北客站志愿者队伍,北客 “雷锋驿站”应运而生。谁来担任首任站长呢?领导们从工作能力、工作经验、工作热情和身体条件等各方面考虑,确定由王礼径挂帅。当王礼径接到文明办电话,邀请其参加 “雷锋驿站”志愿工作时,他几乎不假思索就欣然接受。其实,王礼径已经64岁,体力身不由己,家离铁路北站又比较远,有许多困难也有许多不便。但几天后,王站长就走马上任。
“雷锋驿站”最初的志愿者队伍由参与志愿服务的机关干部、寒假期间的教职员工以及公共文明引导志愿组成,一般每天都有120人左右在岗值班,带领这样非正式编制的一支队伍全天候从事志愿工作,没有过硬的组织领导能力和以身作则的奉献精神,是不可想象的。64岁的王礼径每天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志愿服务时间平均要达到12个小时以上,而这12个小时之中,他基本都在岗与岗之间巡查、协调、指挥,就这样一干就是40天,圆满地完成了春运志愿者服务任务。
“黑猫警长”劝回轻生小伙 春运之后,王礼径没有放松志愿服务脚步,驿站的服务项目也逐渐丰富起来,从最初为乘客提供问询服务、帮助残障人上下楼梯,到后来逐渐细致到为没有携带零钱的乘客换零钱乘坐公交车、失物招领、提供针线包,包括大胆与违法的“黑出租”作斗争,维护出租客运秩序,只要志愿者在,“黑出租”就不敢露面,王礼径还得了一个“黑猫警长”的雅号。
王礼径当过兵,干过企业保卫工作,目光敏锐,人生经历丰富。今年腊月二十七,他在巡视时,发现一位旅客满脸愁容,久久在客栈内徘徊,便主动上前与之攀谈。小伙子见到真诚的王站长张开紧闭的、无力的嘴。原来,小伙子在外地打拼,多年未见父母,不久前查出患癌晚期,已经时日不多,死亡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一方面想着能回来见父母最后一面,而另一方面觉得,这么多年没回家,一回来就是患癌晚期,实在觉得难以启齿、对不起父母,不如一死了之,不想再给父母添麻烦……听了小伙子的倾诉,王礼径看着将不久于人世的小伙子,心情十分沉重,便像父亲一样劝导他:不论儿女走到哪里,不论你们遇到什么事,做父母的永远都挂念着自己的孩子;即便是你身患重病,父母也希望能照顾你,陪你度过最后的时光;更何况现在医疗技术这么发达,青岛的好医院又多,不如回家跟父母一起到医院再重新诊断一下,或许还有新的转机。小伙子泪流满面地感谢王礼径这番话启发了他,表示特别想马上见到父母,他要回家。于是,王礼径给他叫来一辆出租车,安慰着把他送上车,并帮他支付了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