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1990年代"高考往事":选专业标准很"现实"

2016-06-07 14:0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一直被人们视为改变命运最重要、最直接的关口。无论最终是金榜题名还是成绩平平,高考都在不同侧面影响着考生的命运。6月7日是又一届学子进入考场的时间,6日记者采访了三位在1990年代参加高考的市民,听他们讲述上世纪90年代的高考故事。在这里,我们也祝愿参加2016年高考的学子们金榜题名。

  



  ■出镜人物一

  孔航 交运集团青岛汽车总站客运处处长 1993年高考

  先报后考压力大 出成绩前最紧张


  不同年代的人对高考的感觉不尽相同。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3年,高考已经又走过了16个年头,此时高考的形式已经基本固定,老师和学生们的备考也有了相当的经验。考前一周调整心态、看考场,老师传授考试技巧,高考开始“有章可循”。

  不过,和现在高考流程的一个很大不同是,“那个时候,我们是先报考志愿,然后再参加高考。”对于1993年参加高考的孔航来说,早在开考前一个月高考的“战火”就已经被点燃。“学校先举行几次模拟考试,根据模拟考试和自己的成绩来作为参考,来选择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和现在学生们将兴趣作为选择专业最重要的标准不同,对于孔航等90年代的学生们来说,选择什么样的专业最重要的参照标准是“现实”。而且,相比眼下名目繁多的专业种类,当时可供选择的专业“很实在”,“选择报考专业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有一技之长,将来找个好的工作。”

  “一场接一场考试,真到考试那会儿我们还真是来不及紧张,刚考完的几天里也感觉不到紧张,因为做过的题太多,想不起来自己哪个科目考得怎么样。反倒是在成绩快出来的时候,压力开始增加,毕竟想知道最终的结果。”孔航回忆,当时的高考成绩还不能用电脑查询,“放榜”的当天是要打电话输入准考证号查询,而最终有没有被学校录取,要等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才能完全确定。考试成绩与孔航的预估相差不大,1993年秋,熬过高考的他走进了青岛广播电视大学的校门。

  



  ■出镜人物二

  刘杰 青岛格兰德中学国内部副校长 1997年高考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村里第一个本科生


  1997年正是恢复高考的第20个年头,青岛格兰德中学国内部副校长刘杰就是在这一年参加的高考。1994年初中毕业时,他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参加中考读高中,三年后考大学;一是报考中专,4年中专毕业也能分配工作还能有城市户口,因为有城市户口,“这个出路相当有诱惑力。”怀揣着大学梦的刘杰选择了第一条路,考大学。“没有去上中专,当时村里人都觉得我傻,我们周围的六个村子里,还没有出过一个本科生呢。”

  在高考前一个月,刘杰和同学们就开始焦虑,“学不进去,心里忐忑、担心。”为舒缓学生的压力,老师们组织各种活动,让同学们放松心情。“高考前一夜,一半多的同学毫无悬念地失眠了。”刘杰回忆。语文考试在高考第一天,当年语文试题格外难,次日新闻上就有了语文题难的一些报道。“考试第一天还没有几个家长来陪考,但是看到语文题难的报道后,第二天跑到考场外陪考的家长人山人海,警察都到考场外维持秩序了。”

  高考成绩出来后,刘杰所在班里50个同学中,有36个过了本科线,成为学校历年本科率最高的班级,甚至有的同学考上了清华、北大,而以前一个班里能考上十几个本科生就已经很不错了。刘杰当年考进了青岛大学英语教育专业,毕业后当上了一名老师。当刘杰再给他的学生们讲起自己参加高考的点点滴滴时,“他们都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辛酸。”

  文/本报记者 徐军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专题:又到一年招考季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