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剑反恐突击队举行首次海上登轮反恐演练(图)

2016-06-09 08:38   来源: 青岛早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三名携带武器的“歹徒”驾驶摩托艇强行登上停泊在青岛港内锚地的一艘外籍货轮,正实施抢劫破坏……昨日下午,青岛边防检查站海剑反恐突击队举行首次海上登轮反恐演练,旨在提高特战队员们处置突发事件的实战能力。为有效处置辖区口岸的各类突发情况并有效应对暴恐事件,青岛边防检查站日前组建了全省首支港区反恐部队——海剑反恐突击队,被选中的队员都是优中选优,个个身怀绝技。

  现场>>>

  首次海上登轮反恐演练


  昨日下午2时30分,青岛边防检查站海剑反恐突击队在小港附近一处码头集结。“我们接到海上情报,有一伙歹徒携带武器强行登上停泊在内锚地的一艘外轮,需要你们前往快速处置。”现场指挥员、青岛边防检查站于副参谋长向海剑反恐突击队发出号令。“保证完成任务!”海剑反恐突击队范中队长干脆利落地回答。

  记者注意到,海剑反恐突击队队员们分成两组,一组5人乘坐执法船,一组2人乘坐快艇,分别从码头出发驶往青岛港内锚地。“快艇的优势是机动性强,便于海上追逐及侦查,缺点是个头小,无法通过靠近大型货轮登船。”范中队长介绍,执法船虽然机动性差、航行速度慢,但吨位大,在抵近后更容易登船。经过15分钟的航行,快艇和执法船先后抵达演习地点,快艇上的突击队队员负责外围警戒,执法船上的突击队队员爬上执法船二层甲板,依次跳上货轮,先登上货轮的突击队员立即转向两侧实施警戒。随后,突击队员在甲板上搜索前进,进行战术演练,并在货轮生活区内将“歹徒”抓获。至此,“海剑反恐突击队”的首次海上登轮反恐演练圆满结束。

  幕后>>>

  突击队员选拔“优中选优”


  青岛边防检查站于副参谋长介绍说,为有效处置辖区口岸的各类突发情况并有效应对暴恐事件,青岛边防检查站于今年5月下旬组建了全省首支港区反恐部队——海剑反恐突击队。“这些队员是从全站官兵中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出来的,都是 ‘精英中的精英’。”于副参谋长说,海剑反恐突击队并没有影视作品中那般传奇,更多的是日复一日、枯燥而艰辛的训练。

  “挑选出来的15名突击队队员各个身怀绝技,因为有些专业技能,不是一年两年能练成的。”海剑反恐突击队范中队长说,23岁的小吴就曾代表青岛边检站监护中队参加过山东边防总队的大比武,获得团体第一,防爆弹投掷单项获得第二。上等兵小王体能特别好,还练过散打,号称队里的“散打王”。

  “唯一入选的新兵计科学过8年的跆拳道,而且敢打敢拼,什么事都往前冲。下士小贵则参加过海上船艇、应急救护的培训。”谈起自己队员的特点,范中队长如数家珍。其中,中士小张以前从事的是炊事岗位,为了进入海剑突击队,平时训练都是别人两倍的量,硬是从炊事岗位走上战斗岗位,成为队伍里的模范标兵,而且是队里的神枪手,每次射击成绩都名列前茅。

  讲述>>>

  艰苦训练造就“钢筋铁骨”


  头盔、防弹衣、特战服等一身装备让反恐突击队员们看起来极具震慑力,不过这身装备并不是普通人 “承担”得了的。范中队长向记者介绍,突击队员单兵装备“标配”主要包括防弹头盔、防弹背心、特战服、作战靴、防刺手套、长短枪、弹药等等,在武器弹药备足的情况下,这套“标配”的装备总重量共计达到50斤左右。

  进入海剑反恐突击队后,就要练就一身“钢筋铁骨”,经历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队员们每天的工作就是训练,根据四季气候的不同,训练内容也有所差异。“冬季天冷,人体骨骼相对脆弱,适合练习体能耐力;夏季炎热,适合训练攀爬、拳术等易受伤的项目。”范中队长说,每天一早的负重越野5公里就是热身,俯卧撑做100个打底。“生活上我对待队员们像兄弟,但在训练上要求非常严,只有练得过硬,才会在实战中打得赢。”

  闭眼走马路牙子练胆量

  与陆地上的反恐突击队执行任务不同,海上的情况更为复杂,面临更多的未知因素。“我们有个训练科目是爬悬梯,因为大型货轮甲板都要高出海面十几米,因此要登轮执行任务,必须要爬悬梯上船,这是所有队员必须掌握的技能。”范中队长说,很多队员非常不适应,有心理障碍,就通过闭眼走马路牙子的方法锻炼队员的平衡力和胆量。“刚开始,有身体不协调的就会摔倒,也不敢往前走。而我们就是要树立他们对队友绝对信任的意识,只要指挥的队友说前进,就要放心大胆地走。”范中队长说。

  绝对信任将后背交给战友

  每次执行任务,突击队员都把生命交给了同一小组的队友,为此海剑反恐突击队非常重视团队精神。“比如两个队员共同前进,一般采用交叉搜索方式,每个队员的目光焦点都集中于自己的任务区,而自己的盲区则由队友掌控,绝对信任是队员们协同作战的基本准则。”范中队长说,赶到突发事件处置现场后,首先要观察船体结构及周边环境,一般来说一个战术突击小组由突击手、指挥官、掩护手等人员组成,小组指挥官最重要的是把握时机,机会转瞬即逝,一旦错过时机就可能导致行动失败。

  “我们在执行危险任务时,比如围攻恐怖分子或者抓捕匪徒时,基本上不能出声,主要通过手语交流,这是作战中很重要的通信方式。”范中队长说,现场指挥员要根据现场情况制定突击方案,突入之前不能有丁点的响声,全靠战术手语实施行动,长期的训练产生默契,队友之间一个眼神就能领会对方意图。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刘海龙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