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朝霞,李沧区中心医院内一科主治医师。从20年前走上工作岗位那天起,做一名好医生就成为许朝霞毕生的追求。她的手机会24小时开机,给病人们做健康指导。她会给困难的病人垫钱,还帮他的家人找工作。她的时间表总是“慢慢的”,上班时候会忙到忘记去厕所,下了班挤出2小时学习,走访病人……她先后获得青岛市精神文明个人、李沧区劳动模范、2014年“感动李沧”十佳人物、李沧区十佳医生、李沧区最美医生、李沧区卫生局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记者 赵黎
连续工作8小时滴水未进 20多年,许朝霞一直工作在临床医疗第一线。内科是医院的重点科室,也是医院最繁忙的地方之一。忙碌紧张的工作常常让她不分昼夜,尤其是在抢救危重病人时。 2014年9月的一天,一位离休老人重度心衰伴严重肺部感染,感染不能纠正,心衰也不能得到控制,生命垂危。身为主管大夫,20余小时的连续抢救,许朝霞没有离开过病房。病人病情得到控制,转危为安时,太阳已从东方升起,新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她的工作忙碌起来用“废寝忘食”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有一天下午4时多,许朝霞突然笑着跟同事说:“今天忙得我竟然忘记小便了。 ”原来,当天早晨还没查完房,一位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突然出现室颤。心肺复苏、电击除颤、纠正休克……刚抢救完这个危重病人,预约复诊的病人就陆续来了。一天忙下来,她只是中午简单吃了个盒饭,忘记了喝水,工作了8个多小时没去厕所。
身患肿瘤趁下班去做手术 2015年3月中旬,许朝霞被查出患有宫颈肿瘤。 3月19日她下夜班查完房后,直接办理了住院手续。为了节省时间,所有手术前的检查项目她都是利用上下夜班的下午去做完的。肿瘤摘除术麻醉苏醒后,医生告诉她是良性肿瘤,想到那些让她时刻牵挂的病人,想到每天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她,术后第三天一早她就办理了出院手续。回家只休息了两天,她又穿起白大褂穿梭在病房里了。每个上下夜班的上午,许朝霞会一如既往地带领下级医师查房、讨论疑难病例、制定治疗方案、处置新入院病人,直到中午才能离开医院。一年365个日夜,她已记不清有多少个节假日工作在诊室,也记不清放弃了多少个和亲友团聚的时刻。
帮病人垫钱帮家属找工作 许朝霞说,当一名合格的医生,必须要有“三心”:热心、耐心和高度的同情心。许朝霞所在医院的患者大多为纺织厂下岗退休工人和周边农村农民,如何让病人“既能看得起病,又能看好病”是她一直思考并认真去做的事情。青岛碱厂的工人刘某因冠心病、心绞痛,多次进行冠脉支架置入术及冠脉搭桥术。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女儿又上大学,家庭经济极其困难。许朝霞不但多次为他垫付住院押金,还帮他申请街道社区经济补助,为他女儿联系当家教,这一家人也渐渐成为了她无话不说的朋友。
李沧区汾阳路小学的退休教师张某在1995年、2007年两次发生大面积心梗,经过几天的奋战,许朝霞和同事们第二次把他从死亡线上抢救了过来。严重的心衰和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张某患上焦虑症,出院后他每周都会给许朝霞打电话诉说病情。许朝霞每五天一个夜班,每次下夜班的下午她都会倒2次车到他家中为他检查身体、调整用药,并安抚他紧张、焦虑的心情。半年后老人病情稳定,许朝霞就改为每两个夜班去看他一次,直到2013年7月老人去世。
给病人做24小时健康指导 善良、宽容,加上高超医技,使许朝霞拥有一大批忠诚的患者粉丝。许多家住崂山区、市南区的病人都会坐2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找她看病。许朝霞的专业研究方向是心血管内科,她坚持“日日学、天天练”。她每月订购了8本医学杂志,给自己定下了不管多忙多累每天都要学习2小时的任务。她不断地提高医疗水平,成为医院医术精湛的“全科医生”。在为病人治好病的同时,她更注重为病人做好健康教育。指导糖尿病患者如何控制饮食、自测血压血糖、保护眼睛和脚;指导心衰患者如何监测体重、合理应用利尿剂、适当运动;肺气肿患者如何调整呼吸、改善肺功能。不断地与病人交流,让病人了解自己所患的疾病,并能勇敢乐观地面对疾病,自我监测疾病。
许朝霞的手机24小时开着机,病人病情有变化时可随时联系她,直接指导治疗、预约就诊时间。近年来,她每年收治住院病人400余人、治疗门诊急诊病人3600余人,工作21年来从未发生任何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