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城是一块福地,但应警惕的是,青岛地质构造较复杂,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防震减灾工作应引起高度重视,有备无患。6月27日,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本市今年以来报告震情17次。本市成立了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还有志愿者队伍1478人、专业救援队伍346人时刻待命。
被划为重点监视防御区 其实地震离我们生活并不遥远。
本市地处黄海之滨,地质构造较复杂,周边发育有北东向郯庐强震活动带、北西向渤海—威海强震活动带和北东向南黄海强震活动带,北东向牟平—即墨中强地震带。本市行政区域内还有五条断裂带,包括沧口断裂带、青岛山断裂带、劈石口断裂带、王哥庄断裂带和马山—王哥庄断裂带,其中沧口断裂带和马山—王哥庄断裂带为晚更新世早期弱活动断裂,本市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面临的地震形势较为严峻。
当日,青岛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举行,其中一项议程为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本市防震减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1996年青岛被国务院确定为未来十年或更长时间段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被划定为2006~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近年以来,与本市毗邻的南黄海及其沿岸地区、渤海地区一直被国家确定为地震重点危险区或者注意地区。有关专家提出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存在发生6级左右地震的可能,青岛在其影响范围内,这足够应当引起市民的高度重视。
监测预报水平连年提高 当然本市地震监测预报水平连年明显提高。本市严格落实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2015年报告震情28次,2016年以来报告17次。此外,本市还严格落实震情会商制度,每周、每月会商一次,根据震情,进行紧急临时会商和专题会商,并编写震情报告。
防震减灾是一项全社会的工作,岛城各界也都行动了起来。青岛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应运而生,此外本市还成立了地震应急通信志愿者队伍和地震应急搜救志愿者队伍;各区市共组建地震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25支1478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8支346人。依据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青岛正推动现有应急避难场所分级分类建设,目前建设有综合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7处,建成了全省第一处国标1类沧口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成为市民应急演练的重要“功课”,每年均组织地震应急救援、疏散演练活动,仅2016年“5·12”期间,全市共组织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地震应急救援、疏散演练活动1200场,参加活动人数达30多万。
建防震市级示范中心 报告也不避讳地指出,本市防震减灾工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比如岛城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小,基础建设较滞后,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地震监测台网密度和地震预测能力还有待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投入不足等。
为此,本市将高标准完成“中国地震局青岛防震减灾市级示范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山洞洞体综合观测试验场、地震烈度速报及预警系统建设。此外,青岛还将依据《地震群测群防工作大纲》,建设本市地震宏观异常测报平台,及时掌握各类异常信息。本报记者 李晓哲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