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多年前,林夕宝还是青岛大学的英语老师,三尺讲台,身躬力行,精心治学。20多年后,初心未改,林夕宝依然坚持在教学、管理、科研一线。他热爱讲台,热爱这份教育事业,在做好学院管理的同时,他带头进行教学改革、潜心科研,走访学生,了解当代大学生需求,以坚定的步伐丈量职业教育的新高度。
半生教学一直在路上 求实学院院长林夕宝毕业于天津大学,在青岛大学任教多年,是一名治学严谨的教育工作者,对教学、管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教学模式,他所教授的外语课程连续多年位居山东省四级统考通过率第一。1992年至今,林夕宝投身职业教育发展浪潮,以读书治学、教书育人、理论探索为引领,对学校课程改革、院校特色形成、校园文化品质、学校发展战略规划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探索,对如何推进职业教育质量整体提升进行深层次教育实践;怀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担当与情怀,以卓越的领导力,化解了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办学过程中的各种偏见和迷误,不断反思改进,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模式。
林夕宝坚信 “每个人都能成才”。他认为,教育体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从小学到高校,每一节链条有功能之别而无高下之分,而高职教育直通社会,直接现实,无异是最吃劲的一环。人人成才,别的方式或许做不到,但高职教育做得到,这是由高职教育的定位和功能决定的,高职教育就是不设门槛的教育,是最大众、最平民的教育。在教育的方法上,他认为最核心的就是四个字——因材施教。英语教师出身的林夕宝对此深有体会,他认为,从古代庠序之学、孔夫子私塾开始,一直到今日教育,都把有教无类、因人而异奉为圭臬,这是教育的不二法门。与职业的差异比较,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差异,这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做更加艰苦细致的工作。这不仅仅是为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更要在教学上量体裁衣。这是教育的精髓所在。
课程设计紧跟时代发展 教育创新在求实学院,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是真刀真枪的实战,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和成果。2016年1月,求实学院紧锣密鼓地开设“订单班”,与众多知名企业互动洽谈取得共识,先后与青岛机场、海南航空、北京中佳、报喜鸟、一汽集团、天津三星、上海交通银行、海信集团、中铁集团、阿里巴巴集团、青啤、南车四方机车等企业推出订单式培养项目,已筹建青岛机场班、高铁班、一汽奥迪班、交行班、海信班、三星班、青啤班、南车班、国际护士/军护班、士官班等20多个以企业冠名的订单教学班。这些“冠名班”发挥了极大的引领作用,不少企业提前介入,以顶岗实习等形式接纳学生,使求实学院学生实现了实习就业无缝对接。全方位成才解决方案让就业保障贯穿职业教育始终,连续10年就业率稳居山东省高校前列,2014、2015两年位居第一名。
求实学院在职业教育领域有许多创新之举和先进示范: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开设空中乘务专业,对专业进行动态管理,及时增设适销对路的新专业;在全省高校中首创书院制管理模式,将学生素质教育深入到生活之中;将电商运营管理引入日常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时代新技能。2016年4月,求实学院电商平台——求实商城上线运营。全院学生通过参与电商平台的运营与维护了解了“互联网+”时代传统业态与互联网的融合与矛盾。学生们从平台或者生态上积累部分资源并学习其运营模式,更好地认知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通过与其他商家合作,了解整体产业链布局,建立了新的“互联网+”时代的格局观。
对每个学生“手工打造” 2015年11月,求实学院首推“五个一”工程,使校企合作实现了数量化、项目化、实体化,极具操作性。这“五个一”工程的内容是:每个学期,与企业合作出版一本教材、合作研究一项课题,每个专业至少派一名教师到企业挂职,每个专业至少聘请一名企业技术人员来学院任教相关课程,每个分院至少推动一个专业与企业深度融合。
秉承“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一理念,林夕宝细化教学方法,推行个性化、个体化教育,就成了求实学院的法宝,量身打造的培养模式也在该校重磅推出,使“专为一人特设教案”的情况成为可能。林夕宝对这条关于教育的准则吃得透,并且贯彻到学院教学管理的细枝末节中。他认为,教育机构一般的通病是“批量教育”,而求实学院在注重“量”的同时,又有高等教育一对一细致的“手工打造”。
办学20多年来,林夕宝始终安之若素,内心里的信念从未改变。他的目标是实现高职教育的极致,让每位学子都成才。谈及一个高职教育工作者哪些素质最重要,林夕宝多次强调:一是信念,没有信念就难以坚持,在困难面前会败北,会不堪一击。二是唯新,社会发展这么快,一落后就会被淘汰,应该跟上时代,学会创新,不断创新。三是笃实严谨,这是一切工作的保证,严元素是法宝,不可或缺,微量元素一样,要渗入人的思想。
积极参政议政建言献策 林夕宝已连续两届担任市政协委员,目前还担任城阳区政协常委、青岛市潍坊商会会长、中国民主促进会城阳支部主任委员等职务。在2010—2015年期间,他向市政协提交提案、建议、文章110余件,以及《加强特色产业职业培训,促进劳动就业》《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强市》等9项调研材料。林夕宝撰写的 《关于出台扶持政策支持技术交易市场发展的建议》等6条建议被市委统战部“转方式、调结构献计策活动专刊”采用。
身为职业院校的负责人,林夕宝提出了多件有关高职院校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在《关于政府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建议》中,林夕宝认为,高职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其办学模式和教学质量与社会尤其是企业息息相关,校企紧密合作非常重要,而校企合作现状却不容乐观,合作范围和合作深度还有待推进,双方存在很大合作空间和合作潜力。他建议,在政府主导下,国企带头,通过法规、财政杠杆等方面的设定,鼓励校方和企业积极探索合作方式,采取诸如订单培养、互派兼职、互为基地,将课堂办在车间等具体的可操作模式,使学校和企业零距离接轨,让学生与生产一线紧密接触。同时希望政府出台系列联动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吸引更多的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办经营实体,创新技术股份等形式,推动校企联合兴办项目,切实让校企合作实现同体共命。
除了与教育行业发展相关的建议,林夕宝同样关注身边民生的点点滴滴。今年,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林夕宝提出了《关于贯通株洲路案》《关于加大对民办高职院校教学设备购置补贴力度案》《关于将畜禽养殖业从住宅、学校等人口密集区搬离案》《关于在公共场所给犬类戴金属制狗嘴套的建议》《关于推动民办高职院校教师与公办院校教师同等待遇案》《关于将沿海木栈道延伸至崂山风景区案》等八项提案。同时,也在城阳区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强化城阳郊区重载货车行驶密集地段道路维护的建议》和《城阳区与即墨市之间公交联动布局的建议》等六项政协提案。
不让一个学生因贫退学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林夕宝时刻牵挂着自己的学生,为了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学业,他参与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根据学生家庭状况,在学院共设立600元、1600元、2000元、3000元四个等级的减免额度。“我们邀请社会大型企业参与,设立扶贫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家庭困难学生每年给予3000元资助奖励,春节之前也要梳理家庭困难的学生群体,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资助。”据统计,5年来累计助学人数为11000余人,发放助学款共计1200余万元,力争做到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退学、失学,赢得了社会的好评。
求实学院今年在继续推行书院制管理的前提下,开展“诵读国学经典、唱响时代旋律”的教育活动,着重打造校园文化,推进学生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求实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每名学生入校后,求实学院都会引导他们热心公益,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例如,学院与市红十字会对接,共同组织“大爱无疆、无偿献血”活动,号召学院师生无偿献血;组织学生定期到青岛市李沧区阳光老年公寓慰问演出。林夕宝本人同样在参政议政的基础上,时刻关注民生,自觉奉献社会,在菏泽巨野县开展的“建立爱心书屋,温暖贫困学生”活动和到沂南县进行的 “参观革命老区,传承红色精神”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今年3月5日,根据青岛市工商联合会、青岛市政协的工作部署,青岛市潍坊商会与诸城市相州镇曹家坡村签订“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首期重点项目为帮助曹家坡村修建一条投资96000元的水泥公路,林夕宝代表青岛求实科技集团捐款1万元。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于顺通讯员 吴中建 张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