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为了解决空巢、独居老人的吃饭问题,自2009年起,青岛市各区市助老大食堂遍地开花,老人只需要缴纳6元至10元不等的餐费,便可享受午餐服务。这种服务模式似乎迎合了养老服务的需求,却也面临着多家助老大食堂相继关门的现实。这是为什么呢?自即日起,本报记者将探访岛城多家助老大食堂,探索助老大食堂的生存现状,找寻助老大食堂得以发展的答案。
周一吃肉丸子,周二吃水饺,周三吃炸鱼,周四吃鸡腿,周五吃包子……这是南山社区助老大食堂的一周菜单。作为青岛市第一家开办的助老大食堂,市北区阜新路街道南山社区助老大食堂于2009年12月正式开门迎客 。迄今为止 ,大食堂已经开办了近7年时间,每天中午都会迎来30多位就餐者。两菜一汤餐餐不重样,老人一顿饭只需6元钱。
老人吃7年赞干净放心
上午11点钟,记者走进南山社区助老大食堂,就餐区四张方桌整齐摆放,桌面整洁,筷子盒和调料罐摆放有序。“一会儿十一点半老人就该来吃饭了,得赶紧准备好。”南山社区党委书记逄玉芳告诉记者,由于孩子们已经放了暑假,有些老人在家和孩子一起做饭吃,不到助老大食堂来吃饭了,“平常能有三十多个老人在这吃,今天能少点,加上外送的有十几位老人就餐。”
十一点一刻,一直在厨房忙碌的刘女士和孙师傅已经将饭做好,今天是周一,菜品是西红柿炒鸡蛋和肉丸子,主食是米饭,汤是蛋花冬瓜汤。临近十一点半,就餐的老人们陆陆续续上门了,前来打包饭菜的老人也多了起来。“从这里开业我和牛科长就来吃,这7年了,闭着眼吃都不怕,干净放心!”今年77岁的路女士告诉记者,她和牛科长都是退休职工,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吃是吃不了,就是自己做饭太麻烦了,这里多省事儿!”路女士说,前来就餐的七八位老人围坐在一个方桌前,其乐融融地一起就餐。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一个小细节,即使是在食堂就餐的老人们也都随手带着一只餐盒。就餐后,每一位老人的餐盘里都干干净净。剩下的就用自己带的餐盒打包带走。“就餐的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勤俭节约得很,中午吃不掉的就拿回家晚上吃。”刘女士说。
再远也要去超市买面
在老人们吃饭的时间,记者走进了助老大食堂的厨房。十几平米的厨房里两口直径近半米的大锅并排罗列在灶台上,操作台上摆着炒好的菜品和米饭。冰箱,蔬菜等摆放有序,略显袖珍的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厨房工作人员一共3人,此时刘女士和孙师傅正忙着给前来就餐的人打饭,吕师傅则端着好几份饭菜出了门。原来,有些居民需要送饭上门的服务,每天吕师傅都要徒步挨家去送。
吃得干净放心是老人给食堂的一致评价,刘女士笑着说“应该的”。“买油我都是从超市直接订的,这么几年一直用品牌的。面,我都是和孙师傅打听哪家超市打折,赶紧过去买几袋回来。”刘女士告诉记者。据了解,就餐的老人一个月一位只交126元钱作为餐厅运营经费,为了让老人吃得好又干净,刘女士和孙师傅每次采购都会精打细算一番,既考虑荤素搭配,又要考虑营养健康,有时为了便宜几块钱不惜跑到很远的超市去买面。记者要了一份饭菜体验一番发现,西红柿松软易嚼,肉丸子入口即化,配上鲜美的冬瓜汤十分美味。
“只剩一个人吃也要办下去”
“我们现在三个师傅的工资是政府出钱,每位老人交上的6元钱主要用于购买食材。”逄玉芳说,然而即使是刘女士和孙师傅那样的精打细算,助老大食堂样也有入不敷出的时候。“助老大食堂本身就是一个公益项目,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就算只有一位老人在这吃饭也要办下去。”逄玉芳告诉记者,自2009年助老大食堂开办以来,物价虽然不断上涨,食堂一餐6元的标准一直未曾上调。
“老人们都是从艰苦奋斗的年代过来的,别看有退休金,都勤俭节约得很,我们也不忍心上调餐费。”逄玉芳说。为了坚持这6元餐费,社区居委会给助老大食堂做起了坚实后盾,除了水电费全部由社区承担意外,南山社区有时也会拿出办公经费补贴食堂。“虽然7年来助老大食堂在逐渐探索的过程中也遭遇过不少困难,但社区坚定办下去的决心始终不动摇。”逄玉芳说。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曹红红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