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登亮在为机器“把脉”。(青岛前进船厂供图)
机械动力设备是船舶顺利运行的关键,在青岛前进船厂轮机车间船舶钳工高级技师迟登亮看来,它们就像船舶的“心脏”。与船舶机械打交道37年,迟登亮摸透了其中每个门道,靠着“听摸看”给船舶机械“把脉”,治好各种“疑难杂症”,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船舶动力维修专家。
兴趣使然,成为“轮机大拿” 迟登亮做钳工是受父亲影响。他父亲曾是当年青岛前进船厂公认的“轮机大拿”,技术过硬的八级钳工。在父亲的熏陶之下,他从小就对各种手工操作充满了浓厚兴趣。“我生在蓬莱农村,小时候也没见过多少大机械,就是喜欢捣鼓些木器、铁器什么的。”迟登亮说,进入青岛前进船厂之前,他在农村做过电工、瓦工,算是个心灵手巧的“全能人才”,后来接替退休的父亲进入工厂,他对手工操作的热爱和超强的动手能力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促使他一步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钳工。
“要么不干,干就干到最好!”这是父亲为迟登亮立下的“规矩”,被他牢牢记在心里。为了学技术,迟登亮废寝忘食,抓紧每一分钟勤学苦练。别人出一分力,他出十分力,工具包里随时都带着几本专业书,没事就拿出来翻一翻。这股超出常人的学习劲头深得厂里“技术精英”王友青师傅的赏识,收他为徒。师傅在维修中的一举一动,迟登亮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懂就问,潜心钻研,搞不懂决不罢休,没过几年他便接过了钳工攻坚班组“红旗班”班长的重任,成为青年钳工中成长最快的一个。
在“红旗班”,迟登亮带领班组成员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不断实现技术上的突破。迟登亮的技艺越发精湛,柴油机、汽轮机、燃气轮机、各种辅助机械装置、液压和气动装置的修理,他都不在话下。机械故障的维修看上去都是相似的套路,但是别人修不了的他修得了,久而久之,迟登亮也变成了像父亲和师傅一样的“轮机大拿”。
听摸看,给机械“把脉” 作为一名船舶钳工,比起很多“身怀绝技”的工匠,迟登亮谦虚地说,他没有所谓的“绝活”,就是能为机械排除各种故障,治好它们的“疑难杂症”。说起其中技巧,迟登亮总结为三个字:“听摸看”,类似中医里的“望闻问切”。先是听,用听棒听、用耳朵听是不一样的,近距离听、远距离听也是不一样的,经验多了,迟登亮便能用耳朵分辨机械运行中的各种声音。然后是摸,把手放在机械上,通过感知它们的温度和震动,来判断机械是否运行正常。再就是看,看仪表显示的压力、温度等各种数据,再对比标准数据。通过多管齐下地给机械“把脉”,迟登亮总是比别人判断得精准。
迟登亮创造过很多船舶维修的经典案例,屡破国内技术壁垒。某型船齿轮箱、尾轴和密封漏水,由于是进口船型,国内尚无维修先例,如果从国外聘请技术人员、购买零件,将耗资巨大。迟登亮仔细查阅了国外资料,反复琢磨系统内部的相互关联,带领着攻关小组,先后进行了几十次的拆装试验,攻下了这个难关。不仅大大提升了工厂对轴系的维修能力,而且为工厂节省了1000多万元维修经费。迟登亮还曾成功地指导班组成员完成某船MTU柴油机W6级修理任务。W6级是修理难度的最高级别,要把整个柴油机全部拆解,经过检修、维护之后再重新组装。通过这次维修,迟登亮制定并完善了W6级修理的行业工艺标准,开创了国内同类型机器修理的先河。
迟登亮在工作中研制了多种专用工装设备,使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在工厂史无前例的某船轴系改换装工程中,迟登亮在近10个月时间里,为掌握船舶的变形量和变形规律,制作了大量的专用工装,测取了上千个数据,确定了一条准确的轴系镗孔中心线,轴系对中结果达到了国内一流水平,填补了某船轴系改换装方面的空白,确保轴系改换装工程一次交验成功。
三代传承,追求工艺的完美 从1979年进厂至今,37年的时间里,迟登亮始终在专心做着一件事情,偌大的轮机车间见证着他从少年时代步入天命之年。在徒弟张承浩眼里,55岁的迟登亮依然干劲十足,让他们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传承是无限的。”这是迟登亮经常对徒弟说的一句话。30多年来,他培养出40多个徒弟,大多已经成为工厂里的技术骨干。迟登亮的女儿也在10多年前进厂工作,做电工。虽然工作性质有别,工作精神却是相通的。从迟登亮的父亲到他,再到他的女儿,同为工匠的三代人之间达成了一个共识:“当你做某件事的时候,你就要以一颗赤诚的心去热爱它,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追求工艺上的完美。”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在迟登亮看来,身为工匠,必须把手艺练就成“金刚钻”,这是一个匠人的责任。作为“中华技能大奖”的获得者、“山东省首席技师”,迟登亮显然已有“金刚钻”在手。然而,好学如他,或许还能翻越更多的技术高峰。本报记者 付晓晓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相关专题:
寻找“青岛工匠” 弘扬“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