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海建
“偷填志愿”已是第几季?当务之急,除了还原真相之外,还得严肃志愿填报流程,高中要教育考生多个心眼儿,而招生院校更要在制度监管之下谨言慎行。至于作奸犯科,也该有张雷霆罚单了。
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县树立中学考生杨维嘉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人动了手脚。贵州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系统6月29日零时正式开启,当天凌晨1时50分许,杨维嘉第一次登录系统准备填报志愿时,发现系统中大部分志愿都填写了自愿放弃,只有高职(专科)平行志愿1那一栏填写了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志愿状态显示:志愿不能被修改。(7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善良的孩子,遇到招生的骗子,上演了一出“被偷填志愿”的故事。“套路”深深深几许,那么,地方职业院校如此抢人无节操、无底线,究竟谁给的胆子?
故事线基本是这样的:打电话,加微信,套近乎,骗信息,最后让考生如瓮中之鳖。6月29日凌晨,杨维嘉在等待2016年贵州高考填报志愿系统开启的过程中,通过聊天从张珊珊(自称是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学生)处得知自己的高考第一志愿已经填报了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杨维嘉一下蒙了,志愿被偷填了,且不可更改,抗议到最后,据称该院校长说,“贵州的学校我们都很熟,你到时候想去哪个学校,我都可以帮忙。”
于是问题就来了:一则,高校为了抢生源而偷填学生志愿,这究竟是何种性质?教育部门和警方足以利用技术手段取证坐实,那么,按照现行规定或法律,这种明目张胆坑蒙拐骗的招生行为该当何罪?二则,有必要追问,此类行为是“妙手偶得”还是“一以贯之”?而校方夸下的海口,究竟是潜规则还是吹牛皮而已?
职校遭遇的“生源危机”,已经成为中国高教发展中无可规避的问题。今年3月,教育部职成司司长葛道凯回应中职生源问题时坦承,“职业院校特别是中职学校生源一直存在问题是事实。”生源与学校发展生死攸关,因此难免有人在规矩和底线上方寸大乱。志愿被篡改、被偷填的例子,近年来屡见报端:2012年,四川眉山市万胜高中10余名学生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修改为四川三河职业学院。2015年杭州萧山区第二中等职业学校一个班级里,有十多名学生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都被改成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志愿被偷填,人生被篡改。此般行为,往大处说,涉嫌违反宪法确立的公民受教育权,往小处说,涉嫌个人信息非法获取,考生有权对涉事学校提起民事诉讼。当务之急,除了还原真相之外,还得严肃志愿填报流程,高中要教育考生多个心眼儿,而招生院校更要在制度监管之下谨言慎行。至于作奸犯科,也该有张雷霆罚单了。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