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文/图 半岛记者 娄花
8月7日晚,青岛高新区再次登上了新闻联播,让很多市民激动不已,青岛高新区发生了什么大事?原来,青岛高新区的改革、创新发展成为了全国的典范。正如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所说,青岛高新区近年来着重突出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准,构建“高”“新”特色和海洋优势,打造构建高品质的北部新城区。
创新服务迸发活力 青岛高新区把改革作为主攻方向,从政府自身的革命入手,打破原有管理体制,创新政府服务体系,让高新区迸发出新活力。在青岛高新区,一项事关全区的改革正在进行。管委会大楼里,挂了二十多年的“委办局”的牌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新成立的六个事业部。从科技服务平台到软件与信息技术,六大主导产业各有一个事业部,管委会的所有职能都集中在这些事业部上。过去的“签字盖章”,现在变成了“专业服务”;原来以行政命令为主,现在更多强调市场导向。这些变化,从高新区的招商工作上体现最明显。
青岛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尚立群介绍,过去引入项目是采取全员招商的一种方式,带来的问题就是,引进的项目的质量和它的发展缺乏一定的保障。这次改革,青岛高新区管委会打破了原有部门设置,事业部的诞生与招商局的解散同步进行。
原来做招商工作的张志强,现在是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事业部的部长,也要招商,但不再看重数量指标,更看重整个产业的发展。青岛高新区节能技术与新材料事业部部长张志强介绍,我们不仅注重数量,更注重它来了之后怎么能够去生存和发展。今年,园区内谢绝了不少企业的投资,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尽管投资不少,但不符合发展方向。而在石墨烯等重点发展领域,则以产业链招商的方式,吸引了一大批上下游产业落户。“事业部制”管理的改革新思路,也改变着管委会的工作氛围。原来更多是企业有事找委办局,现在是事业部天天围着企业转。
青岛高新区软件与信息技术事业部部长 隋斌介绍,因为这个产业的发展就交给他们了,交给他们这个团队了,所以他们会主动地去想,现在目前产业发展到这个状态,它最需要什么样的要素支持。新机制迸发出新活力,今年上半年,青岛高新区新批准入区创新性企业350多家,同比增长超过三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4.1%;实现税收收入增长48%。
生态系统创客点赞 青岛高新区成立于1992年,蝶变于2006年。青岛高新区获批搬迁至青岛北部,开启新的发展、建设历程。经过10年的创新发展,青岛高新区已然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中国唯一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坐落于此,石墨烯产业发展全球领先;“国家机器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吸引来世界机器人制造企业的“四大家族”——瑞典ABB、德国kuka、日本发那科和日本安川电机在此设厂;完备的创业生态系统孵化一个个创业梦想……
与其他地方相比,青岛高新区的入驻企业多数具有高科技的特点,如何为这些企业做好服务?青岛高新区的做法是:打造完整创业生态系统。去年4月入驻青岛高新区的青岛元启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则一眼相中了这里的机器人产业链。“产业链和创业生态系统完备了,公司发展后劲就足。”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此外,青岛高新区规划建设孵化器19个,总建筑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蓝贝创客计划招揽人才,旨在培育孵化一批高成长性小微企业;组建包括投资、金融、导师等服务机构在内的高端交流平台“贝客汇”;强化与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大院大所和科技服务平台的合作,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构建创业融资平台。
打造科技人文生态 步入2016的高新区,面对的是全新的未来。今年年初,青岛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获批。在这一版总规中,青岛高新区被定位为青岛重要的发展极、三城联动中北部城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发展,青岛高新区已经站上了一个新的起点:从最初的以基础设施投入为主,到产业发展重点的锁定,再到产业体系的搭建,再到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发展生态的营造,步入2016的高新区,将真正迎来“产城一体”的全新发展阶段。
目前,在成功入选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低碳工业试点园区、中欧低碳生态合作城市试点的基础上,这里还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以科技、人文、生态为底色的青岛高新区,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