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政府发布《青岛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工作方案(2016—2018年)》(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提出的目标,到2018年,青岛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到18件,专利合作协定(PCT)国际专利申请累计达到1200件;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10万件;计算机软件和其他作品著作权登记数量累计达到2万件;培育引进植物新品种40个。
打造一批知产服务平台 根据《方案》提出的目标,我市知识产权管理效能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显著增强,知识产权运用成效大幅提高。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进一步扩大,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知识产权运营、实施收益实现快速增长,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达到20亿元,技术交易市场中专利交易额达到10亿元。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打造一批功能完备、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总数达到150家,其中,获国家授予品牌的服务机构达5家以上。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将加快培育一支规模大、结构优、素质高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人才达1.2万人,从事知识产权代理、运营、策划、信息等服务的专业人才达3千人,知识产权领军人才达30人。
鼓励企业使用自主商标 《方案》要求,今后我市将实施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培育工程,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工程。支持蓝色硅谷核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和红岛经济区及其他产业园区建设专利导航产业发展试验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与材料、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实施专利导航产业发展项目试点。实施高知名度商标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和商标文化建设,培育一批市场覆盖面广、影响力大、资产价值高的知名商标品牌。引导企业运用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和保护,鼓励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自主商标,提高自主商标产品出口比例,加快推进企业商标品牌国际化进程。
对接全球的创新资源 我市将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增强企业知识产权实力。探索以政府购买知识产权服务的方式,开展企业知识产权海外预警、维权援助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知识产权托管工作。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工作力度,注重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组合布局,强化专利、商标、版权、技术标准等知识产权综合运用,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体系,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组建创新联盟,承接企业研发项目,针对当前制约我市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开展集成创新、协同攻关,形成一批关键技术领域自主知识产权。实施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运营计划,优化政策导向措施,大幅度提高对国家、省专利奖获奖项目的奖励力度,激励高价值知识产权产出。运用金融手段助力知识产权企业发展,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扶持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工作体系和服务机制,优化知识产权金融发展环境,推动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探索投融资联动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模式。
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化水平,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加强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美国、欧盟、韩国、日本、以色列等的合作,以中美科技创新园、中德生态园、柏科中以孵化器、国际版权交易中心等为主要载体,积极融入国际知识产权合作体系,促进全球创新资源与我市创新需求有效对接。
(记者 赵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