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御厨来青开设英记楼 曾设有康有为专座

2016-08-28 14:2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记者 郭振亮

  开设在中山路的英记楼点心是家有百余年历史的老字号,这家老字号由几位流出宫廷御厨的中式面点师联手起家,再加上对国外流入青岛点心的改良,英记楼逐渐扩大规模,与顺兴楼、春和楼、聚福楼合称青岛“四大酒楼”。

  记者了解到,1906年,在中山路上有个专门卖中式点心的手工匠人叫英达昌。这个人祖籍河北,相传家有一远房表弟在当时的京城御膳房做中式面点师,清末皇朝摇摇欲坠,英达昌的表弟便和几个御膳房的同伴逃离京城辗转来到青岛,当时英达昌的店虽然面积不大,但名声在外,据说他做的“鸭味酥”酥皮薄如蝉翼,一块鸭味酥可分为68层。表弟等人看此势头,便与英达昌协商,他们兄弟二人加上当时御膳房的其他三人,共五人合资开起了当时青岛第一座茶点楼,因为开始只卖英达昌的鸭味酥,且寄居在一栋综合小楼中,故此取名“英记社”。随着时代的变迁,其他四位厨师的加入,英记楼的点心不再局限单一的鸭味酥,他们将宫廷的秘制配方融入到茶点中。

  英记楼工作人员介绍说,1917年英记楼再一次扩大营业面积,在中山路北端盖起属于自己的店面,同时改名英记楼。1925年,康有为携家眷来青岛,便成了英记楼的常客,在英记楼还设有康有为专用的座位。康有为曾对亲信言:一日不食英记楼,恍惚如日。

  1934年8月,老舍先生应山东大学文学院聘约来到青岛,一有空就会带着朋友到中山路的英记楼,吃碟点心喝杯清茶。这种青岛点心味道甚至让晚年的梁实秋魂牵梦萦。

  “从历史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英记楼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时候因为公私合营的原因就消失了,直到政府重建劈柴院的时候,我们才开始考虑将英记楼重新拿出来。”英记楼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5年正式在劈柴院重建了第一家英记楼“旗舰店”,未来两年英记楼将在青岛市范围内开足十家直营店,做到每一个区市都要覆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