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动车飞机,小到笔芯圆珠,各行各业,无不需要细致入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疯魔”装载师郭凯、“汽配全能手”苗立岐、“过滤王”李新海……今年以来,本报记者深入产业一线,通过对岛城制造业的深入挖掘,一位位大师级匠人崭露头角,他们以实际行动阐释了“工匠精神”这个词汇的时代内涵。究竟是怎样的一块热土,竟培育出如此之多的时代工匠?带着这个疑问,近日,记者走进市档案馆,通过与岛城专家面对面交流,探寻我市工匠精神的传承渊源、时代风采。
郝建秀成为匠人楷模
日前,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记者随队参观了青岛市档案馆,零距离接触青岛近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这个专区展示的是我们建国初期的著名工匠郝建秀,虽然最初仅是国棉六厂一位普通的挡车工,但凭借自己的那股子干劲,郝建秀总结出的细纱工作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记者的思绪随之回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
在1951年夏天,为响应国家“三年恢复国民经济”的号召,我市积极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国棉六厂挡车工郝建秀凭借乐钻好学的精神,剔除旧工艺管理中的不合理部分,既减轻了纺纱工人的劳动强度,又达到了提高产量、质量的目的。对于郝建秀工作法的贡献,原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陈少敏举例说,假如全国各纺织厂细纱工人效率均能提升到郝建秀的水平,则每年至少可多生产44460件纱。以每人用布4丈计算,多生产的衣料可供400万人用一年。
除郝建秀外,青岛染料厂员工王吉庭创造的亚硝基化操作法,大大提升亚硝基酚的产出率,受到苏联援华专家的重视和赞赏;技术能手徐呈龙在一五计划期间,改进创新了65种机器、工具和操作方法,节约了318000小时,相当于一个工人130年的工作量……在那个年代,岛城一位位工匠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工匠精神在产业工人中传承
“工匠精神在青岛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青岛市工业文明史专家、市档案馆社会宣传处处长周兆利表示,青岛建置百余年来,工业基础较好,产业工人队伍庞大,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几个从建置之初就直接导入现代化大机器生产的城市,因此这部分产业工人眼界更加开阔,再加上齐鲁大地儒家忠恕思想的引导,工匠精神在岛城工业生产中有着最直观的体现。“建国前由于旧社会制度不合理,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都受到了压制,所以那段时期产生的工匠并不多。但建国后咱们青岛工匠的数量就多起来了。”周兆利这样说。
周兆利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企业民主改革,工人翻身做了主人,直接激发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涌现出一大批像郝建秀一样的技术革新能手、优秀产业工人,在这些人的带动下,青岛的各行各业形成了一个个高效率团队,继而促进了所在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发展。“工匠精神是一个新词汇,但在青岛,它却一直以具象的形态存在着。”在周兆利看来,几十年来一直广受赞誉的郝建秀细纱工作法、青岛印染厂的王吉庭小组、青啤操作法、技术革新能手徐呈龙、振超效率和孙波效率等产业工人品牌,实际上就是产业工人不断技术革新、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不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青岛对技术工人的培养绝不仅仅局限于当下,在建国后数十年里,我市历届政府一直都很注重培养技术工人,经常组织一些劳动竞赛和生产技能比赛,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正是因为青岛拥有产生能工巧匠的深厚土壤和氛围,再加上这里深厚的产业基础,我市的金牌工人才能像今天这样层出不穷。”周兆利这样说。
工匠精神应扩展到各行各业
“不单单是工业生产,像教育、服务等行业也都需要工匠精神,我们要把对工匠精神的关注从单一的蓝领工人领域扩展到各行各业。”对于工匠精神的理解,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教授、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刘文俭阐明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社会发展至今,人们愈发注重品质的提升,因此社会生产不能再像过去那样粗放式发展,目前不少行业所欠缺的就是那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刘文俭认为,中国发展要想引领世界经济新常态,工匠精神是一个重要前提,而这个前提更应该普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青岛文化涵盖了开放、包容、卓越、和谐这四个词语,其中卓越就体现在精益求精的标准,这对工匠精神的进一步普及提出了要求。”刘文俭这样说。
记者 衣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