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农业部门把马铃薯产业发展作为实施“红黄白”(羊角椒、马铃薯、大白菜)特色农作物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了颇具特色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格局。目前,我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已达到1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市区达50万亩,年产商品薯总产量保持在40万吨以上,产值达7亿元以上,成为继滕州之后山东省第二大马铃薯种植基地。
脱毒种薯,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马铃薯脱毒组培中心,微型种薯繁育能力达500万粒,300平米组培室,5000平米扩繁温室,我市脱毒种薯完全可以实现自给。同时,建立种薯质量检测体系和马铃薯晚疫病检测预警系统,制定重大自然灾害防控预案,减轻自然灾害对马铃薯造成的损害。
拱棚栽培,助力薯农收入翻番。利用“大拱棚+小拱棚+地膜”模式,引导采取双层膜生产,播种时间提前到2月中上旬,收获时间提前到5月中上旬,亩产值可达8000元左右。此模式的提前收获,还可为大葱等下茬作物延长近1个月的生长期,从而提高全年作物产量和效益。
推广新技,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在五个镇18个村建立26个马铃薯示范基地,示范引导薯农种植优良品种,应用“春提早、秋延迟”栽培模式,推广水肥一体化和黑白双色地膜技术,省工省力、省水省肥、高产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