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是城市交通的脉搏,也是城市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即将开通的青岛地铁3号线与正在建设的2号线、11号线等线路,在车站装修设计与公共艺术的设置上展现着青岛独特的艺术文化魅力。日前,记者专访了青岛地铁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杜大恺,听他解读青岛地铁公共艺术创作的心路历程。
记者 傅春晓
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 “从1863年英国伦敦修筑第一条地铁开始,地铁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走过了153年的历史。”杜大恺直言,地铁公共艺术的设置走过不少“弯路”,起初的运用比较复杂,随着人们对地铁认识逐渐回归理性,现在更注重实用性,同时兼顾一定的艺术性。不过,至今还有一些城市在设计中缺少统一规划,对城市历史和地域文化缺乏深入研究和挖掘,车站艺术装饰过多,导致风格不协调,甚至互相冲突。
通过对国内外经验的总结和探讨,青岛地铁从筹建伊始就极为重视公共模式和文化建设,有意识地在保证运载功能的前提下配置艺术品。同时,立足青岛历史和城市地域文化,从地铁线路全网艺术规划着眼,将艺术设计系统化,探讨出既能满足地铁功能需求和安全要求,又能展现青岛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的地铁公共艺术。
全国首创成立专家“智囊团” 为了保障全网规划与艺术设计的系统性,青岛地铁2013年成立了青岛地铁艺术设计专家委员会,全程指导地铁艺术设计、文化艺术策划、公共艺术设施及艺术品设置等,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在专家团队的组成结构上也独具匠心,既有知名艺术大师,又有青岛本地的文史专家。 “设计前先由文史专家对岛城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经济、民俗等进行梳理,然后再请视觉专家对整体空间、视觉进行把控,这样我们进行实地设计时就有了依据。 ”杜大恺说。
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青岛地铁根据青岛市总体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了《青岛市轨道交通站点公共空间设计全网实施系统规划研究报告》,提出了“兼齐鲁文脉,融欧亚风情,开青岛通途,创海洋名城”的概念设计主题,以“传承青岛城市文脉,发扬青岛城市精神,地上地下映射互动”作为青岛地铁公共艺术创作主旨,根据线路的走向特点,针对每个线路设定不同的主题形成完整的视觉形象。
2号线将更加注重节约化 专家委员会成立后,坚持以地铁功能性为主导的原则,对地铁3号线空间艺术设计进行了27次调整,最终呈现出现在的面貌。经过市民评议,出入口设计满意率达到80.39%,室内装修满意率达到70.59%,这充分证明委员会的运作模式行之有效。但在3号线的设计上,杜大恺也有些小遗憾,他说:“装修语言可以更丰富和多样化。”据了解,3号线的敦化路站,原本的设计是保留原有地质岩石风貌,墙面和天花吊顶都尽可能地外露岩石,通过岩石的粗犷与现代材料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个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后期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岩石渗水的问题,因此只能修改设计方案。
不过从地铁2号线开始,委员会就先期介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据介绍,2号线的设计方案目前已调整5次,后期或将再邀请英国一家设计公司参与。杜大恺透露,2号线更加注重节约化,材料和工艺都不会选择昂贵或复杂的款式,“其中有一个站的站厅天花板,直接使用水泥来做,显得很干净、有秩序、有逻辑。 ”
■专家简介 杜大恺,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青岛当代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相关新闻
万张免费票请你坐地铁 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也是我国第10个城市无车日。青岛地铁将在公交出行周期间,推出大型绿色出行活动,为市民提供1万张单程票,市民可凭票至9月25日前免费乘坐地铁一次。
无车日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据了解,地铁单程票集中免费发放时间为9月21日、22日两天(09:00—15:00),市民可凭本人驾驶证至地铁青岛北站、市内四区必胜客门店、乐客城、崂山百货、凯德mall设立的“绿色出行地铁免费票卡领取处”领取单程票1张,每人限领1张,有效期至2016年9月25日,可从3号线北段任意站上车。
■新闻延伸
2号线首提一体化设计 地铁2号线设计方案着重体现出符合青岛城市的独特气质,并首次提出地铁车站室内装修、公共艺术品、导向标识、广告设置、机电安装一体化设计的全新理念。专家们还提出地铁室内装修空间一体化设计应充分体现青岛特色,色彩鲜明,打造具有当代性、唯一性的公共艺术空间,增强地铁建筑的艺术感。
11号线“一站一风景” 地铁11号线设计追求技术领先和现代感的同时,又兼顾环境和谐,因地制宜,努力呈现“一站一风景”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要求。在站台设计上,海洋大学站整体处理得轻盈、通透,成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而北九水站的设计理念为“硅谷之旅”,将电子元件基本材质硅化物的基本化学形态——六边形作为车站构造的主要构成元素。除了重点车站外,其他标准站的设计也是特色各异:如北宅站为路中高架站,四周为崂山的美丽风景,车站立面造型概念依托北宅的自然风景,采用不规则的石头造型,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枯桃站的立面则取自海浪和帆船,以表现快速轨道交通乘风破浪、行云流水般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