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树桢(前排右二)与参加汕头路社区家风活动的小朋友们合影。
文/图 半岛记者 郑钦泽
84岁的戈树桢老人就住在台湾路1号的老楼内,他不足十个平方米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国学典籍。用他自己的话说,“一辈子就与这些书本打交道,每一本都是活着的生命。”从1991年退休,到2014年年底,就是在这间小屋内,经过二十多年的耕耘,戈树桢40万字的训导箴言终于由光明日报社出版,他把家训比作留给后人的财富,所以取名曰《我留给后人的财富》,新书出版成了老人晚年最大的慰藉。
“我1931年出生在山东济宁,6岁开始入私塾学习儒家经典,童子功学了8年,后转入中学,投身革命后,一直到现在,近80年的读书生活,专门学习文、史、地、国学知识。尤其喜爱看《颜氏家训》、《温公家训》、《帝王家训》等书籍,但觉得这些书目大多转录先人的话,在一些方面讲得不是很清楚,所以萌生了自己写一本家训的念头。”戈树桢告诉记者。从1991年退休,戈树桢精心做起了案头准备工作。
每年清明,戈树桢都会回老家给老爹老娘上坟扫墓。“原先清幽淳朴的乡村,一年一个变化。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纲常伦理、孝悌为人传统家风的破坏也让人心忧。”子不孝母、父不教子,在家乡见到的一些不良现象,促成了戈树桢身体力行,撰写家训的行动。
“家训,是一个家族传承下来的精神规则,优良的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涵盖励志勉学、修身处世、治家为政等方方面面。”谈起家训,戈树桢颇多感慨,“‘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许多家训一度曾引领一个家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兴亡。现代社会被分割成小的家庭单元,随着时间和家族的变迁,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家风家规已变得越加少见稀缺。弘扬好的传统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长久以后,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戈树桢真正动笔开始写家训是在2006年,他以自己对贤孝文化的感想为主,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例以及圣贤名言警句为辅,将老家济宁的调查实例和自己的家教经历相结合,用近半年时间完成第一稿,后经不断修改完善,40万字的家训终于完成。
戈树桢借助老花镜、放大镜,手写出40多万字,“每天除了在院子里转转,几乎都在卧室里,夜里安静,经常写到凌晨。”戈树桢告诉记者,“晚年就这一件事,把儿孙教育好了,家庭才会幸福。”
“40多万字的手稿,全部由孙子戈成岳在读博士期间输入电脑,并校对、打印。”说到这里,戈树桢感慨万千,“这既是孙辈儿对老头子辛苦为家的肯定,也说明我通宵达旦的努力没有付诸东流,家庭教育不是讲大道理,不是耳提面命,有时就是言传身教,是潜移默化的渐染熏陶。眼下,利用过节家人团聚的机会,一家人在一起,听父母讲述家风家规,不仅从中品味着传统文化的精粹,提神振气,这份传家宝,也是节日里最好的礼物。”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