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来临文明旅游成焦点 旅游黑名单有点"红"

2016-10-01 16:36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青岛环保哥”在山上捡拾垃圾。



  文/图 半岛记者 景毅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近一半人口将选择出游,旅游市场将接待游客5.89亿人次,同比增长12%。与红火的旅游市场相伴而生的,除了高涨的游客数量,还有旅游不文明行为的曝光量。2014年12月11日晚,亚航中国游客与空乘人员发生冲突,导致机组中途返航。国家旅游局当即着手调查核实,并启动了游客个人征信工作。2015年4月,国家旅游局出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旅游黑名单”的概念。这两年里,每逢假期,游客文明都会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不文明现象也屡遭公众自发曝光监督。

  ■浮山之变

  越来越收敛的“任性客”


  中秋小长假期间,一个名叫“陈志成”的人彻底火了。这名年过半百的男子在北京房山怪石山景区的十三处景观石上,都留下了硕大的红色涂鸦。一张张刺眼的图片被网友发到网上,引发全国网友谴责。尽管陈志成本人在事后及时现身,不仅道了歉,还主动将所有涂鸦清理掉,但很多网友对此并不买账,有关文明旅游的话题也再次引发关注热潮。

  山水之间,总有不自觉的“艺术家”想着来上一笔,这种不文明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时常发生,青岛人最熟悉的浮山就曾经成了一处“涂鸦圣地”。

  浮山,风景秀丽,游客众多。然而,一些不文明行为也随之被带上了山,其中乱涂乱画是最突出也是最受诟病的情况之一。“确实很草鸡人,好好的石头被画得乱七八糟,心疼啊。”聊起浮山涂鸦,“老浮山”张福东总是痛心疾首。据张福东介绍,浮山共有九个山峰,自西向东一字排开。浮山涂鸦最猖獗的时候,每个山头都有,尤其是二贤峰上,几乎每块大石头上都有涂鸦。除了比较知名的“浮山囧”、“马屁涂鸦”、“李子忠系列涂鸦”,还有“表白涂鸦”、“签到涂鸦”等各式脑洞大开的涂鸦。记者也曾多次登上浮山,发现这些涂鸦中最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

  几年前,浮山的奇葩涂鸦甚至引起央视关注,看着画面中一块块鬼斧神工般的山石被花里胡哨的涂鸦覆盖,热爱浮山的青岛人坐不住了,针对浮山涂鸦的专项治理工作也随之展开。

  国庆长假前夕,记者再次来到浮山。沿浮山南麓一路上山,以往随处可见的涂鸦,如今多数已经不见了踪影。只有靠近观察,才能隐约看出涂鸦被清洗或者覆盖的痕迹。在原先“灾情”比较严重的二贤峰上,那些颜色刺眼的涂鸦也多数被处理,只有个别难处理的以及一些“新作”还留在山石上。

  “说到底一是个人素质的问题,二是整体环境的问题,现在浮山管理得越来越严格,多数登山的人也都越来越自觉,潜移默化的,那些不自觉的人也不好意思不自觉了。”前来登山的市民辛先生说道。

  浮山管理处副主任侯旭东告诉记者,浮山管理处自2008年成立后,每年都会组织人员清理山上的乱涂乱画。由于涂鸦形式多样,除了稀料清洗,还要人工凿除、盐酸腐蚀、强效脱漆剂、汽油喷灯灼烧、防蚀剂覆盖等方法。除此之外,管理处还安排专人及志愿者不定时巡守,发现情况及时制止。

  侯旭东说,随着浮山管理越来越系统化,浮山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这种乱涂乱画的现象本身就少了。“以前浮山更像是个野山,市民游客上山后随手留个字也不觉得有什么不文明的,现在浮山越来越接近生态公园了,多数人也不好意思再像原来那样随手乱涂了。”

  侯旭东他们发现文明新风越来越被推崇。“乱丢垃圾的、烧纸祭祀的、乱折植被的、乱挖山土的,还有非法网鸟的等等,这些现象现在还存在,但都明显少了。”

  ■监管之变

  旅游黑名单诞生揭秘


  浮山的变化是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结果,而飞速发展的中国旅游业却等不及这样的潜移默化,偶有极端监督和处罚案例出现。

  从事境外导游工作的王跃分析,游客不文明行为与游客本身的素质、文明意识有关,也与文化差异、生活习惯、出游频率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比如很多旅游目的地国家的居民都厌恶大声喧哗,并以抢座、加塞、闯红灯为耻,而这些恰恰是我们很多人的陋习,一些人还不以为然,尽管旅行社、导游常常提醒,但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掉的。

  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相应规范条例势在必行。

  2014年12月11日晚,乘坐亚航FD9101航班的两名中国游客张艳、王声因调换座位、就餐时提供热水等问题与空乘人员发生冲突,导致机组中途返航。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国家旅游局当即着手调查核实,并启动了游客个人征信工作。

  在此之前,旅游行业(景区、导游、旅行社等)已有很多法律法规,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法》等,有没有必要专门针对游客制定管理办法当时还存在争议,亚航事件爆发后,推行游客征信机制变得刻不容缓。2015年4月30日,《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颁布实施,从此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有了统一的约束。今年5月,国家旅游局又向各地旅游局下发了修订后的《国家旅游局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新《办法》将“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从6条增至9条。进入“游客黑名单”将会影响到游客再次旅游,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其出境、银行信贷等。

  记者在国家旅游局网站看到,截至今年9月,全国有22人被列入旅游黑名单。对于不同程度的不文明行为,怎么衡量?如何记录?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如何界定?随着这些问题的逐渐厘清,业内期待其发挥更大作用。

  ■观念之变

  环境逐渐好,礼仪渐周全


  自旅游黑名单制度实施以来,作为热门旅游城市的青岛,尚无市民及来青游客进入黑名单,对此,青岛市旅游局监督管理处处长宋宗涛表示,这是所有旅游从业者或者说所有青岛人都希望看到的。

  按照《规定》要求,不文明行为者是由地方各级旅游主管部门进行调查核实,并向上一级旅游主管部门报告。宋宗涛告诉记者,自《规定》公布实施以来,青岛市旅游局根据上级规定,建立了完整的不文明行为监督、核实及报告机制。不过截至目前,市旅游局尚未向上一级旅游主管部门报告过在青旅游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未收到青岛籍游客在国内或境外旅游的相关投诉举报。

  “这并不是说一点不文明的行为都没有。”宋宗涛说,“黑名单”的目的在于警示而非处罚,与其将这些不文明行为直接挂上黑名单游街示众,不如把工作做在前面,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通过健全的管理机制来让游客时刻警惕,不做有损景区、其他游客、个人乃至国家形象的行为。

  说起游客文明观念的变化,被青岛人亲切地称为“青岛环保哥”的王德洋最有发言权。这名青岛农业银行市南支行的个贷经理,自2004年开始,坚持默默无闻地登山捡拾垃圾,12年来登山近2000次,清理垃圾达5吨多。王德洋告诉记者,以往他在浮山上捡拾垃圾,一天下来能填满四五十个垃圾袋,按照每个垃圾袋承重2斤计算,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在山上清理下近100斤垃圾。而现在,这个数量大幅下降,即便是在节假日期间,一天最多捡满十几袋垃圾。“不文明的现象还是经常出现,但必须得承认,大环境越来越好,人们的整体素质也是在一点点提高的。”王德洋感慨道。

  记者在景区采访时,在一家肯德基内,一位妈妈正打算在洗手池上给一岁左右的宝宝把尿,旁边七八岁的男孩制止说“妈妈,不能让妹妹在这里尿尿。”这位妈妈不好意思地对周围人笑笑,抱着孩子去厕所排队。

  链接 哪些行为上了黑名单

  中秋小长假结束后,十一长假前的9月18日,国家旅游局更新了《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黑名单”,目前已有22人因不文明行为严重且造成不良影响上榜。

  其中,交通工具上:13人。亚航事件的两位主角张艳、王声成为国家旅游局《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黑名单”上的1号和2号人物。在交通工具尤其是航班上,空间相对拥挤,游客在短时间内聚集,容易造成误会和纠纷。这13人中,有7人是因座位问题导致的纠纷,包括调换座位、调整座椅等。

  另外,“黑名单”中有12人的不文明行为发生在出境游过程中,比境内游略多。有6人的不文明行为是与导游发生严重冲突,导游也成为不文明行为中占比最大的关联方。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黄金周 文明旅游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