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接力长征 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图)

2016-10-21 07:55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项与年



  历史,往往在某一瞬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让人久久铭记。

  1936年10月,主力红军征战万里胜利会师,功绩震烁神州,红星照耀中国。这群衣衫褴褛的斗士传奇般的远征,以其执着、勇毅,为黑暗的世界点燃了一盏明灯,为中华民族开启了一条复兴之路。

  80年岁月山河,80年接力长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巍巍丰碑,传递无穷力量;不朽精神,激励接续奋斗。迎着喷薄而出的朝阳,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带领中华民族在新的长征路上阔步前行。

  一种力量永远引领前行

  初秋时节,暮色低垂,华灯初上。

  泸定桥东桥头的县城广场上,又到了一天最热闹的时候。

  不远处,大渡河水奔腾咆哮,泸定桥上13根粗壮的铁索,带着岁月的斑驳,在夜色中泛着寒光,印刻着那个惊天动地的历史瞬间。

  81年前,22名红军勇士背挎马刀、腰插手榴弹,在光溜溜的铁索上匍匐前行,前方是枪林弹雨,底下是滚滚江涛,前面队员掉入江心,后面的仍奋勇向前……

  时光流转,22名勇士的姓名大多已不可考,但一个历史细节却被后人反复提及:这支敢死队全部是由共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的。

  “即使再过80年,我们谈到中国共产党仍然不能不谈到长征,谈到长征仍然不能不谈到这次战斗。如果历史定格在这一瞬间、浓缩成一句话,那就是没有党的领导,长征不可能胜利。”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员王新生说。

  1935年,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重新回到了党和军队的领导岗位。

  “危急时刻,是党中央以非凡意志以及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鼓舞了大家。广大红军指战员在实践中认识到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领导集体是最可依赖的引路人,坚定了追随的信心。”军史专家、国防大学教授徐焰说。

  时至今日,从长征中走出的中国共产党已发展为拥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世界第一大党。

  “要让这样一个政治组织更好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必须一如既往地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王新生说。 

  长征的胜利关键在党,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着这样一个真理: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持久凝聚起全民族走向复兴的磅礴之力。

  一种精神时刻催人奋进

  10月17日清晨,当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映着朝阳飞向茫茫太空,人们再次看到乳白色箭体上的醒目标志:CZ(长征)。

  箭如其名,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凝聚着中国航天人不畏险阻、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瑞金市叶坪乡黄沙村的后山上,有17棵参天大树,每棵树下都有一方墓碑。当年,这个仅有43户人家的小村家家有人参加红军。参军前,17位年轻人相约来到后山,每人栽下一棵松树。后来,他们全部牺牲在长征途中,再也没能回到家乡。

  80年风云过尽,当年的“红小鬼”都已进入耄耋之龄,那场伟大远征的亲历者大多已经逝去,但红色的记忆历久弥新,红色的基因融入中国人的血液,红色的火焰仍然闪耀在人类文明的火炬上。

  80年过去了,长征路上永不褪色的红飘带,化为鲜艳的五星红旗,升起在天安门城楼,升起在奥运赛场,飘扬在浩瀚太空……

  一条道路始终指引方向

  巍巍六盘山,苍茫大地间。

  2016年7月18日上午,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吉县将台堡,冒雨拾级而上,瞻仰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鞠躬致敬。

  不远处,六盘山上高峰依旧;放眼望,红旗早已插遍神州。

  抚今追昔,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回望历史,失败让我们自省,胜利让我们自信。走好新的长征路,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境界。”王新生说。

  首都北京,秋意渐浓。在一条以“复兴”命名的宽阔道路旁,一场以“长征”为主题的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 

  一个月前,同样在这个展览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鼓舞和激励全国人民——

  “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长征路上万众一心、顽强拼搏、奋勇前进。”     据新华社

  ■长征档案 敲掉门牙扮乞丐送出绝密情报

  他最为辉煌的一页,是他和战友在获得庐山会议‘剿共计划’这一重要情报后,为了及时送到中央苏区,他敲掉门牙,扮成乞丐,穿越重重封锁线,日夜兼程,把这一关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及时送到瑞金,亲自交到周恩来手中。其时,正处在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前夜。……”

  这是习仲勋同志1996年为纪念项与年同志的文集《山路漫漫》所作序言中的一段,简练生动的文字把人们的思绪一下拉回到那段惊心动魄、烽火连天的战斗岁月。

  项与年,原名项廷椿,后化名梁明德,1896年生于福建省连城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受中共海外党组织委派,前往荷属东印度婆罗洲(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三马林达,在华侨中开展工人运动,成为当地华侨华工的群众领袖之一。1927年秋,年方31岁的项与年被荷兰殖民主义者驱逐回国后,经组织安排调入中央特科工作。他在白色恐怖弥漫全国的险恶环境中,穿梭于上海、南京、南昌、香港、天津、西安、北平之间,长期从事地下斗争。

  1934年10月初,蒋介石在江西庐山牯岭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国民党进攻中央苏区的“铁桶围剿”计划,妄图通过加大第五次“围剿”的力度来最终消灭中央苏区。情况表明,中央苏区和红军已面临巨大危险。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领导却脱离实际,命令红军处处设防,企图以阵地防御结合“短促突击”应对国民党军的进攻。

  庐山牯岭军事会议刚结束,国民党江西赣北第四区(德安)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莫雄冒着泄密杀头的危险,立即赶回德安向项与年等地下党员通报情况,并将一整套绝密计划交给他们。情况十万火急,项与年立即赶赴南昌,通过秘密电台向中央苏区紧急通报“铁桶围剿”计划的要点。同时,项与年考虑到红军非常需要敌军的具体部署,必须马上将整套计划密写后秘密送往中央苏区,他毅然承担了这一重任。

  之后,项与年扮成教书先生怀揣着密写字典出发了。为避开国民党军队的关卡,项与年白天休息,晚上利用夜幕掩护,避开大路穿山越岭,秘密前行。在逐步靠近中央苏区后,项与年发现敌情远比预想的严重。几乎每个村子都修有碉堡,各山头路口均有岗哨,简直是插翅难飞。如何闯关过卡,成了大难题。经反复思索,他决定改扮成叫花子,走大路通过敌人的封锁线。叫花子要有叫花子的样子,他思索片刻,将心一横,抓起一块石头一连敲下自己的四颗门牙。顿时,他的嘴里血流不止,疼痛难忍。当他走下山时,已是脸色苍白,嘴腮肿胀,面部变形,加上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俨然成了一个乞讨的叫花子。他强忍疼痛将四本密写字典藏在满是污秽的袋子里,上面放着乞讨来的发馊食物,深一脚浅一脚下山前行。沿途敌军哨兵见了,很远就捂住鼻子将他赶走。

  一路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项与年终于混过了敌人层层哨卡,到达江西瑞金沙洲坝的中共中央驻地。当周恩来接过项与年的绝密情报时,几乎认不出眼前的叫花子就是相当熟悉的老部下项与年,感动之情无以言表。周恩来在听完项与年汇报后,马上命令红军作战情报部门将四本密写字典复原成文字图表,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后立即向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汇报。

  党中央几天前已收到了简要密电,如今又见到了项与年冒死送来的全套资料,决策依据更为充分。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机关从瑞金、于都出发,踏上了战略转移的漫漫长征路。这一天,离蒋介石庐山牯岭军事会议结束还不到10天,“铁桶围剿”计划尚未布置完毕,中央红军即提前开始战略大转移,果断突围,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项与年这位我党隐蔽战线上大智大勇的英雄,为中央红军提前突围、胜利转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长征 长征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