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记者从市新闻办举行的“十二五”以来青岛市市级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及“十三五”发展重点发布会上了解到,青岛“十二五”期间安排的76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去年底已全部开工建设,竣工394个。根据目前的“十三五”规划,青岛规划了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330个重点项目,在“十三五”期间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对于市民关注的轨道交通建设,十三五末计划实现地铁通车里程超200公里。
“‘十二五’期间,青岛在工业、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安排了76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 ,其中100亿元以上的项目25个,总投资约1.2万亿元。”青岛市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主任任振刚介绍,截至2015年底 ,763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当期完成投资7000多亿元,完成投资占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25%以上。竣工项目394个,其中工业项目222个,服务业项目125个,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等项目47个。
从工业方面来说,青岛集中推进了中车四方、庞巴迪动车、上汽五菱通用发动机、一汽中重卡、博世柴油发动机、中集冷链等市级重点项目400个,总投资约4000亿元,培育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服务业方面推进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99个,总投资约5500亿元,在物流、旅游、信息、金融、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领域成效逐步显现,成为助推经济发展新引擎。
基础设施和社会民生方面看点颇多,青岛“十二五”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9个,总投资达到2400多亿元。胶州湾大桥、胶州湾隧道、环湾大道等项目建成使用。地铁3号线、2号线等全面启动。青龙高速、海青铁路、青荣城际轨道交通、铁路北客站、新机场等项目建设,促进了半岛城市群功能互补和协同发展。大沽河综合整治、青大附院和市立医院二期、市体育中心二期、山东大学等项目建成,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承载力,改善了社会民生条件。
对于轨道交通的建设,市地铁办牵头争取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二期建设规划的调整4月份得到批复,比预期提前了两个月,青岛新增了七号线和八号线。截至目前,国家批复青岛的轨道交通共九条线路,总长度达到350多公里。“十二五”末已运行3号线北段,年底前实现3号线南段的开通。“十二五”期间,地铁工程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青岛今年继续建设1、2、3、11、13号线,开工建设4号线和8号线,到2020年,计划实现通车里程超过200公里,完成投资计划超过一千亿元,届时运载客流量将到230万人次。
“‘十二五’以来,青岛通过市级重点项目的拉动提升作用,引领了一批百亿级、千亿级城市新发展极。”任振刚在发布会上介绍,全球高铁创新和产业基地加快推进,青岛汽车产业新城也迅速崛起,青岛国际邮轮城也加快建设。“通过重点项目的带动,青岛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都得到发展和完善。”今年,全市共安排市级重点建设项目190个,总投资6508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500亿元。到9月底,110个项目新开工,开工在建项目达到182个,占项目总数的95.8%。完成投资约1400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3%。
说起“十三五”期间的发展重点,任振刚介绍,青岛将围绕“国家东部沿海重要的创新中心、国内重要的区域性服务中心、国际先进的海洋发展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工作,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发展体系。目前规划了“十三五”总投资超过2万亿元330个重点项目。
“十二五”以来部分重点项目
1.轨道交通项目落户动车小镇
“十二五”以来,中车四方、庞巴迪高速列车基地、动车配套产业园等12个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的市级重点项目落户城阳动车小镇,总投资约200亿元。在市重点项目引领带动下,动车小镇聚集轨道交通配套企业12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27家。初步构筑起以高速列车产业为龙头,集研发、设计、实验、制造、维修、服务为一体的国际一流高速列车创新和产业化基地。2015年实现产值573亿元,较2011年增长84.8%。
2.青岛汽车产业新城北部崛起
从“十二五”期间的情况看,一汽大众华东基地落户即墨龙泉汽车产业新城,一期投资144亿元人民币,产能30万辆以上,主要生产SUV等新型轿车,预计2018年初整车下线。围绕一汽大众华东基地、一汽商用车基地、一汽大众发动机等三大龙头项目,青岛累计引进汽车行业重点项目93个,总投资460亿元,在9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内,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2018年底全部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千亿元以上,一座汽车产业新城正在迅速崛起。
3.胶州开发区打造千亿级产业链
“十二五”以来,中集冷链、青山电气西门子OEM 工厂、特锐德工业园等12个市级重点项目落户胶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200亿元。围绕市级重点项目,成功引进相关项目近70个,总投资近800亿元,加速打造三条千亿级产业链,分别是以中集冷链、特锐德 、东软智能、德国贝克曼等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以京东电子商务产业园、海尔虚实网服务园、有住智能集成、传化智能公路港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链;以及围绕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打造的航空航天产业链。
4.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入驻董家口
青钢搬迁、山东液化天然气(LNG)、40万吨矿石码头、董家口万邦物流等16个市级重点项目入驻董家口,总投资506亿元。“十二五”以来,在市级重点项目的引领带动下,董家口港区累计建成泊位26个,投入运营18个泊位,建成堆场400万平方米,堆存能力约5500万吨。新加坡万邦、马士基集团、荷兰皇家孚宝、瑞士摩科瑞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纷纷入驻董家口。一座崭新的港城正在蓬勃兴起。
5.2020年接待邮轮200个航次
青岛加快建设青岛国际邮轮母港,项目占地约5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600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规划以邮轮母港为核心,以邮轮延伸产业为依托,以旅游休闲和港航服务两大产业为支柱,带动老城区改造,着力打造“国际邮轮城”。预计到2020年,将接待邮轮200个航次,40万人次国内外游客通过邮轮母港进出和访问青岛。
6.青岛建世界“影视产业硅谷”
青岛以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为代表的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积极对标“好莱坞+硅谷”模式,打造国际领先的影视产业基地。东方影都项目总投资125亿元,占地30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围绕该项目 ,万达文化旅游城、度假酒店群、游艇俱乐部、国际医院、汽车极限秀等数十个项目集聚发展,拉动社会投资近千亿元,拟吸引1000家以上企业入驻、2000万/年以上旅游人口,带来10万人就业,世界“影视产业硅谷”日渐清晰。
7.红岛新城34个项目竣工投用
“十二五”以来,红岛经济区科捷机器人、山东检验检疫技术中心、青岛中学等48个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总投资近700亿元,目前已有34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现代服务业方面,随着科创慧谷、青岛网谷、联东U谷、青岛高新国际企业港等项目加快建设,红岛经济区新型服务业态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层级不断提升,一座“科技型、人文型、生态型”的新城正在加快建设。
8.国际先进海洋发展中心正形成
“十二五”以来,青岛蓝谷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等14个大项目列入市级重点项目推进,总投资206亿元。围绕市级重点项目 ,累计引进重大科研创新项目210个,涉蓝涉海企业110个。经过5年建设,国家深海基地、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 、山东大学青岛校区 、天津大学青岛海洋工程研究院、罗博飞水下机器人、青岛蓝色中心等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青岛中德新能源与环保研究院、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基地、中国矿晶博物馆等40余个项目加快推进,国际先进海洋发展中心正形成。记者 刘金震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杨昀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