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造假"直播平台不能无视

2016-11-06 14:41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李红梅 

  近日,在某直播平台上,一场互相揭秘的“公益造假”风波正在蔓延。在四川凉山布拖县一带,穿着简朴的村民成为线上直播的主角。在直播中,他们得到食物、水果、衣服等物资,还有一沓沓分量不小的“百元钞”,视频中的“志愿者”体贴入微。不过,暖心一幕随着直播结束而结束,“他们拍完就走,钱和东西也都拿走了。”

  在一段名为“揭秘大凉山公益作假”的视频中,每个小孩手中都拿着一叠百元钞票;不过,一名穿着白色T恤的男子正在取回小孩手中的钞票,另一名穿着黑色背心、双臂文身的男子在一旁观看。据悉,视频中的黑衣男子是一位网络主播,从9月起,前往四川省大凉山等贫困地区“做公益”,并进行直播。

  公开透明,是公益慈善所迫切需要的。而互联网平台上兴起的“直播+公益”,被视为一种透明且容易验证的公益方式。在涉事直播平台上,“公益直播”每天都有,人气也很高,最多的时候有5000人在线观看,主播每天收到观众赠送的礼物价值5000到1万元不等。然而,若不是多名“公益主播”发生内讧,互相揭露团队式造假过程,谁能想到,主播在直播作秀后就把东西拿走,受捐群众只是充当了直播的道具?

  “公益主播”每天最低能赚5000元,却拿几百元的东西作秀,这样赤裸裸造假的不诚信行为,不仅伤害了热心观众捐赠的善心,也会让当地村民对公益产生不信任,最终导致真公益项目难以开展,影响极为恶劣。然而,到目前为止,公益造假“揭秘风波”只是一场内讧,主播互相指责洗白自己,“闹剧”仍在继续,涉事直播平台却迟迟没有采取行动,对造假主播进行惩戒。

  假公益,真骗钱,网络主播的作假行为,已然构成欺诈乃至诈骗。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11月4日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互联网直播发布者信用等级管理体系及黑名单管理制度。有鉴于此,对造假的“公益直播”,不能仅止于观众爆料和谴责,而应有来自直播平台的惩戒,如降低造假主播的信用等级,或者将造假主播列入黑名单,甚至注销直播账号等。

  相关新闻详见本报今日A22版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