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记者 李晓哲
每年冬天,一锅香喷喷的莲藕炖排骨都是餐桌上暖胃暖心的大菜,但其实莲藕的采摘却是一项辛苦工作。前不久,岛城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即墨正丽家庭农场的150亩莲藕进入收获期,11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即墨市大河套村的这处莲藕种植基地,体验了一把挖藕工的不容易,穿上防水衣在泥塘里行走都困难,还要小心不要将藕挖断让泥沙跑进去,冰凉的泥水很快就将体温带走。据了解,这个农场今年预计收获35万吨莲藕,跟南方藕相比,本地藕口感更面,更符合北方人习惯。
挖藕不容易,记者差点儿栽泥塘里 听说岛城最大的莲藕种植基地开始丰收了,11月20日一早,记者赶到即墨市大河套村,来到正丽家庭农场,体验了一把挖藕工的工作。之前《舌尖上的中国》大火的时候,其中介绍过南方挖藕工的生活,的确挺不容易,但亲自感受了一下才真正有体会。
挖藕需要船上防水服,这是一套连体的衣服,只有全副武装才不容易被水给淹了。而挖藕工王师傅更是在防水服的手套里面还套了两层橡胶手套,他说这样一是防止手套漏水,再就是水温很低会很快带走体温,多套几层手套能起到保温的作用。
有这么困难吗?记者穿上防水服,跟着王师傅下了水。这一脚下去心想完蛋了,王师傅轻松到达藕塘中央,开始挖藕了,记者已经被塘泥给困住了,没到小腿的塘泥牢牢地将记者吸住了,好不容易扭来扭去把脚拔出来往前迈一脚,又陷了进去,简直是寸步难行。并且还不能着急,急着拔腿出来差点儿栽到了泥水里。
跟记者的狼狈相比,王师傅显得很从容,用水枪在水底下找到一支藕,顺着它生长的方向用水枪给冲开, 稍微一用劲就挖出来一支硕大的莲藕。这一支藕很挺有分量,大的可以长到10多斤,即使是小个儿的也有三四斤重。
过年期间挖藕先砸冰,冰有10多厘米厚 “现在挖藕还是容易的,再过两天零度以下就更冷了,挖藕都先要砸冰。”王师傅边挖藕边跟记者闲聊,此时他为了方便伸手到水里摸出藕来,不得不将身子完全坐到水里,从胸以下的身体都没在凉水里。当天的气温还算可以,但水温也只有几摄氏度,很快一股凉意就透过防水服侵入身体,时间长了会感觉很冷;而等过些天水面结冰后,水温能达到零摄氏度,挖藕工会更难受。据他说,结冰最厚的时候能达到10多厘米,那时候就要早上砸冰下午挖藕了。
记者拿过水枪来尝试挖藕,但是水枪本身就有一股反冲的力道,必须要用胳膊靠着身体夹住才能控制水喷出的方向。控制好了水枪还要找到水底下的莲藕,要顺着它的长势喷水,从而重开旁边的泥土;不能对着藕喷,否则它表皮会被冲破导致不好保存。这真是个技术活,不会干的人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
挖好的藕往身后一扔,它就飘在了水面上,然后再用一个小船收集起来,拖到岸上去。在收集的过程中,王师傅会将看上去不大的藕节掰下来,再埋到塘泥里去,而一些老了的藕节直接掰断扔掉,留下的都是浑圆饱满的莲藕了。
南方藕脆脆的,本地藕口感更面 记者注意到,跟市场上看到白白净净的莲藕不同,这里产的藕都有一层红红的泥锈。正丽家庭农场管理负责人高妮妮介绍,这跟藕生长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为这些莲藕是生长在沙土地中,不像南方很多藕塘都是黑泥土,土壤的成分有很大的不同;并且该农场种藕用的是农家肥,不是用的化肥,也会导致这一层泥锈。“但是这层泥锈反而起到了保护的作用,我们试验过,擦掉泥锈的莲藕第二天就会变色,而保留着这层泥锈,过几天吃都是白净净的。”高妮妮说,这层泥锈很容易洗掉,所以他们往外卖的时候都保留着,这也是他们莲藕的一种特色。
高妮妮介绍,现在他们的藕塘里种了十多个品种的藕,包括雪莲、鄂莲9号、娃娃头、水果藕、花藕等,其中花藕主要用于观赏,其他的都是食用品种。“这些品种大都是从南方引进的,所以跟南方的品种也差不多,但是口感却差很多。南方的藕比较脆,而我们本地生长的藕比较面一些,并且不同品种的口感也不太一样。”她说,这跟莲藕生长的土壤也有关系,他们种植的莲藕一般都是山岭地,是沙土土质,淀粉含量也会高一些。
记者也尝了尝这种本地藕的口感,一盘凉拌藕片,藕片先切片,下水焯过后捞出,再用白砂糖拌一下,一盘美味的凉拌藕片便上桌了。的确,这种藕吃上去口感会更面一些,更适合北方人的美食习惯。
过年期间本地藕将大量上市 北方种藕本来就少,而在沙土山领地上种藕更少,为什么正丽家庭农场会选择种藕呢?这要从这个农场的创建说起。2010年,高妮妮和家人建起了远帆养殖场,专门养鸡、养鸭,发展了几年后,经济效益不错,但是大量产出的鸡粪处理起来又是个难题。偶然机会他们听说可以养藕,就开始调研莲藕的种植。2014年,经过前期调研,正丽家庭农场开始试验小面积种植莲藕,从南方进了藕种,又将自家养殖场的鸡粪经过发酵以后作为藕塘的肥料。没想到第一年莲藕长势喜人,取得了成功。
之后这个农场不断扩大莲藕的种植面积,又从南方引入了多个品种的藕种,扩大到了现在150亩的规模。“未来我们还向扩大规模,把养殖场的四周都建成藕塘。”
当然,将沙土山领地改造成藕塘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先把表层的土壤清除掉,然后铺上防渗膜,再将土填进去;北方水不像南方一样丰沛,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给藕塘补水,保证其正常生长。“其实也就是种的时候投入比较大,一亩地都要投入七八千元,平常也不用打农药用花费,150亩地只需要雇两个人看着就好了,水少了补充水,有需要送货的这两个人也可以负责送货。”
注册自由品牌“佳藕田呈”,靠微信卖 经过三年的种植,今年该农场的莲藕终于可以大批量丰收并上市了。高妮妮说,每亩地都不会少于4000多斤藕,今年总的收成预计能达到35万公斤。现在刚开始收获还不会太多,过年前后将是莲藕大量需求的时候,那时候也是农场最忙的时候。而这个丰收季将一直持续到明年清明节前。
高妮妮说,他们的藕质量好,不用农药化肥,口碑在即墨地区已经小有名气了,他们还专门注册了一个品牌,叫“佳藕田呈”,可见一心想将莲藕种植的规模再扩大、做好。现在这些莲藕主要靠朋友圈在销售,定价就是4元1斤,每个点儿聚集了几十斤的需求量农场就会分装好了给送过去,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还有很多单位的食堂也是听说了他们藕的质量好,直接从他们这进货。“未来我们现在也在考虑在即墨市区或青岛市区设几个点儿,让老百姓知道到哪里能买到我们的藕;现在也有超市跟我们对接了,下一步也有可能会进超市销售。”
家庭农场建起个产业小循环 高妮妮说,养殖场的粪肥滋养着藕塘,藕塘里还下了泥鳅苗,“不过现在泥鳅还没有大量捕捞,不知道是否成功。”但是他们是希望自己的农场能真正成为一个循环,所有的资源都物尽其用。
目前正是莲藕收获的季节,所以藕塘里看不到“莲叶何田田”的美景,但是高妮妮说,150亩的藕塘到了夏天荷花都开了,离这里好几里地都能闻到荷花的清香,很多摄影爱好者、写生的学生都会跑来;他们农场还养了几箱蜜蜂,今年夏天算是蜂飞蝶舞,荷花连天,美不胜收。“我们也考虑利用好这个好景色,开个乡村游的路线,弄个农家宴之类的,我们已经有计划了,未来会跟上去。我们村地多,但都是山岭地,我们还希望自己的莲藕种植成功后,带动村里的人也一起来种,让更多的人享受实惠。”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