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多条道路将"海绵"改造 能留住75%以上雨水

2016-11-28 06:3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倒上一桶水,几秒钟就被人行道地砖“喝光”。



  

工人正在铺装透水砖。



  文/半岛记者 徐杰

  图/半岛记者 张伟

  倒上一桶水,几秒钟就被人行道地砖“喝光”。11月27日,记者在李沧区文昌路见到了这种“会喝水”的人行道。在青岛入选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李沧区有25.24平方公里的区域成为海绵城市试点,文昌路就是其中一条进行“海绵”改造的试点道路,通过铺装透水砖、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模块化蓄水池等方式,人行道能达到截留雨水75%以上。据了解,今年李沧区投资3000万元对辖区内28条街巷进行整治,还有永清路、延寿宫路等4条道路也将进行“海绵”改造。

  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脚

  27日上午,在李沧区文昌路上,几名工人正忙着在路边人行道上铺设地砖,这些砖看起来和普通水泥地砖无异,但功能却大不一样。“这种是‘会喝水’的透水砖,能像海绵一样吸水,大雨不积水,小雨不湿脚。”工人李师傅随手拿起一块拆掉的普通水泥荷兰砖,跟透水砖做起对比。记者拿起两块砖发现,两种砖的体积大小相当,但透水砖的重量要轻一些,看起来密度也更小。普通荷兰砖的表面是细密的涂层,内部结构是较大的石子和水泥混合,而透水砖的表层和内部是颗粒小的沙子和混凝土等,结构上存有空隙,这也是透水砖能透水的原因。

  记者了解到,文昌路建成于2008年,北起湘潭路,南至金水路,全长3600米。目前该路已运行服役8年,出现人行道板表皮脱落严重、坑洼不平等问题,影响了行人出行安全,更不符合城市精细化管理要求,需要对破损严重的文昌路南段2300米人行道板进行更换。采访中,工作人员特意拎来一桶水给大家演示,当一桶水瞬间倒下时,水流并没有在地砖上蔓延太大面积,而是迅速被透水砖吸收,没几秒钟,地面上就已没有了水流,全部渗入砖层中。

  还有4条路也将铺“海绵”

  李沧区建管局市政科科长孙振涛介绍,在2016年青岛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李沧区东起青银高速、西至环湾路、南起京口路、北至湘潭路共计25.24平方公里的面积成为试点区域。按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要求,位于李沧区中西部试点片区内的文昌路作为海绵城市试点道路实施改造,采用透水材料铺装、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模块化蓄水池等方式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打造新型“海绵人行道”,同时对部分可以利用的旧人行道板,按照要求回收加工再利用。除了文昌路外,今年李沧区还将对永清路、延寿宫路等4条道路进行“海绵”改造。

  改造后能“锁水”75%以上

  “道路‘海绵’化改造主要使用各种透水砖,大概分为四种。”孙振涛告诉记者,常用的透水砖分为透水混凝土砖、透水同质砖、透水烧结砖、透水陶瓷砖。此外,对于车行道的“海绵”改造还有透水沥青、透水地坪等。“以前这些人行道下面是水泥垫层,下雨存不住水,现在换成约15厘米厚的透水垫层,加上约6厘米厚的透水砖厚度,形成了一个蓄水层,下雨蓄水后会补充到人行道两侧的绿化带用水。”孙振涛介绍,在进行海绵化改造后,这些人行道能达到截留雨水75%以上。

  今年投资3000万整治28条路

  今年李沧区投资3000万元对辖区内28条街巷路进行整治,整治长度约14千米,整治面积约10万平方米,重点解决居民“出行难”的问题,畅通城区道路最后一公里。截止到目前,已完成北崂路等20条背街小巷整治。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海绵 改造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