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件老物件再回国棉厂,展现青岛“母亲工业”的今昔!11月29日,记者从市北区获悉,位于辽宁路80号天幕城2号门的老青岛纺织博物馆现已关闭,工作人员用时两个月将老物件全部搬到了四流南路80号老国棉五厂旧址,可以说是纺织工业“根”的回归。新馆规划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将设有十大特色场馆,未来将成为全国唯一的一处纺织工业遗址公园。
百年老厂房变身博物馆
昨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四流南路80号老国棉五厂旧址,厂区的东大门如今拆掉了围挡,全新的青岛纺织博物馆门头修建完毕,工作人员正忙着在馆内施工。在新馆的门前,摆放着两个“大块头”,分别是一台打包机和一台变压器,都是老国棉厂的物件。“这是当年国棉四厂的一台布匹打包机,高4.62米,宽为2.2米,重量达到了19.2吨,为了把它搬过来,只好动用了吊车。”原来国棉厂的老职工贺洪伟参与编写过《青岛纺织志》,2009年筹办老纺织博物馆时他全程参与。
然而,由于老馆只有4600平方米,当年从九个国棉厂搜集的老物件摆不开,有些只好暂存在大沙路上的仓库。“这次新馆的面积大,我们把所有的物件都搬来了,差不多有2000多件 ,比老馆展陈的物件更多更全。”贺洪伟介绍,从今年10月10日开始,摇纱机、打包机、并线机头等老物件全部拆分打包准备搬家,预计到12月10日组装完毕 。为了让它们到了新家展现原貌,这次专门聘请了20多位老纺织工人,他们年龄都在50岁,利用周末组装机器。
青岛纺织博物馆负责人相云秋介绍,老国棉五厂前身可以追溯到1934年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青岛支店”旧址,这里是市区仅存的完整保留历史风貌的纺织老企业旧址,例如建于1934年的连接胶济铁路大动脉的旧铁路专线桥,两座八十年历史的日式水塔,还有一棵周氏家族(周学熙、周志俊父子)的百年金桂树,还有错落有致的锯齿形老厂房等,本身就堪称是个天然“博物馆”。
建科技馆让纺织“活”起来
据悉,此次建设的青岛纺织博物馆将定位于打造国内首家4A级纺织主题动线博物馆,集文创、旅游、科普等多项功能于一身,涵盖十大场馆、19处景观,将充分挖掘、整合青岛百年纺织文明资源,彰显园区文化底蕴,建设现代时尚生活体验中心和青岛纺织人精神家园。据悉,新馆的十大场馆分别为历史馆、好奇世界·纤维科技馆、纤维艺术馆、工艺大道、空调博物馆、消防博物馆、蒸汽馆、功能性纺织品展销馆、高端服装定制馆、大师工坊。和老馆相比,新馆的一大亮点就是融入创意,让纺织“活”起来。“纤维科技馆可以说是一处青少年科普基地,介绍纤维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介绍纤维和动物 、植物 、矿物的关系,让参观者从嗅觉、感知方面重新认识纺织。”相云秋说。
据悉,青岛纺织博物馆一期工程耗资4000万,已成为青岛市市北区政府2017年重点推进项目。十大特色场馆中目前已经完工的有纤维艺术馆、空调博物馆、消防博物馆、蒸汽馆,历史馆、好奇世界·纤维科技馆等场馆将于明年上半年完工。按照计划,青岛纺织博物馆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试运营,将成为全国唯一一处纺织工业遗址公园,将成为纺织谷的高端文化引领项目,并承担起传承纺织工业文明、青少科普教育等职能,预计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
文/图 记者 张鹏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