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区铜川路小学iPad数字师生乐团。
文/图 半岛记者 魏海洋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能够为教育进步提供便利工具,是教育发展不能缺少的一环。12月6日,记者从市教育局采访了解到,青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已经全面实现“网络宽带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这都为学生和教师拥有更多教育资源提供了基础。据悉,2018年,全市所有中小学将实现无线网络覆盖。而“教育+信息化”也将充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老师的教课方式,“线上+线下”的形式将于后年推广全市。
■探访
教育联姻信息化
让学习无处不在 2013年李沧区的铜川路小学正式投入使用,虽然是一所新校,但其教育信息化“高调”起步,不仅教育信息化硬件水平很强,而且已经将信息化广泛应用到了日常教育教学中。日前,记者探访了该学校。走进铜川路小学,每个班级门口都有平板电脑,这是每个班的电子班牌,学生们可以在数字化的图书馆里阅读各类书籍,分布在学校各个角落的数字步道、创客3D体验中心、体感游戏中心也让学校现代感十足。
学校校长郭振虎表示,学校将用5年的时间,普及“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师生人手一个学习终端。在此基础上,学校将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创造优良环境。据了解,李沧区铜川路小学的常态教学已经全部使用信息化教学,并在一二年级的教学中全部使用“一对一”数字化教学方式并成为青岛首家使用3D教学的学校。
在“一对一”数字化学习中,课堂上已经灵活运用了平板、笔记本、点振笔、投票器等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做到开放、协作、分享、个性化。“比如,在传统课堂中讲授‘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一课中,学生往往在运用尺子进行测量时会出现误差,而现在使用平板电脑教学时这种误差就不存在了。学生可以从平板电脑上准确地截取并进行测量。”数学老师车俊说。
“教育+信息化”让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更加多彩。铜川路小学组建了一个10人的iPad数字师生乐团,学校音乐老师姜川自己编写的曲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平板电脑上选择乐器共同完成乐曲的演奏。“学校利用校园角落、走廊、建筑、楼道等小块公共区域,在每一处精心设计相关的主题课程,与无线网络、展示屏共同组成‘学习无处不在,体验触手可及’的学习环境。”郭振虎说。
■经验
1021所学校
开通网络空间 青岛市先后投入资金10余亿元,推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向全市覆盖。青岛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2016年全市共有1021所学校开通网络空间,占学校总数的94%,而2015年网络空间的学校数仅有45所。2016年教师空间数有6.7万个,开通率为93%,而2015年的数量仅有5000个;今年学生、家长空间突破22万个,而去年学生、家长空间数只有2万个。
网络平台也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发展和进步提供了良好平台,2016年全市十万教师全部实现网上晒课,评出市级优课2181节,汇聚各级各类教育资源10T,全市师生免费共享,并通过对资源平台教师上传资源进行免费版权确权和保护,建立了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奖励推动、优胜劣汰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智慧校园数量
两年增两倍 2016年青岛支持300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2016年底,944所中小学达到市智慧校园标准,占全市中小学总数的90%,各中小学通过智慧教育管理系统应用,推进学校科学治理和现代化水平提升。记者采访发现,青岛中小学智慧校园的数量呈现翻倍增长,2014年仅有294所学校达到智慧校园标准,2015年增加到了631所,而到了2016年将达到944所。
信息化助推教育国际化和共享交流的机制不断完善,2016年,全市20多所学校分别实现了和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西藏等国内外学校的“同步课堂”50多节次。市教育局要求,全部中小学实施3D打印技术等内容的创新教育活动,提高“三创”教育实效性。
青岛已经建成“创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探索“3D打印创新教育进校园”。成立中小学创客教育联盟和导师团,建立普通高中与高校联合培养机制,为“小创客”们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
■未来
2018年所有中小学
都能无线上网 记者采访了解到,市教育局已经下发了《关于做好校园网升级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网络基础设施配备要求,2017年前,各区市教育(体)局接入带宽升级至40G,区市所辖学校接入带宽升级至10G,2018年全市100%中小学将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青岛还将持续加强对广大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的信息化支持力度,2016年至2018年,每年支持100所农村薄弱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应用。青岛将通过“第三方”支付模式,建设青岛智慧教育中心管理平台。通过智慧教育管理系统、平行智慧教育服务系统、掌上校园服务系统、校园创新能力建设服务系统、综合数据分析系统等的深入应用,推进学校科学治理。
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实施青岛市中小学师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对区市教育信息化培训、师生信息素养等各项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作为各区市教育信息素养督察指标纳入全市教育督导评估。建立“市、区(市)、校”三级网上研训一体化应用系统。开展全员培训,到2018年培养100个教育信息化创新教师团队,建成100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学校,全面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
后年全面实现
“线上线下”教学 信息技术的进步将带来全市学生课堂学习以及课外学习方式的大变革。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将以互联网为支撑创新中小学课堂教学环境,变革传统教与学的关系,形成和推广新型教学模式。2016年至2018年建立各类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应用课题协作体30个,逐步推广“生学为本、自主探究、师教为要、点拨升华”的“线上线下”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构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处处可用,时时能用、事事适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越来越多的课程和学习资源可以通过网络共享。2016年青岛市将建成中小学信息化学科工具及应用系统,整合共享1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及配套资源,满足学习者多元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中小学基本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推动开展学历教育在线课程资源共享,推广MOOC、大数据等应用,为学习者个性化学习提供支持。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