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书香青岛”建设成绩斐然,特别是经过“全民阅读”活动之“领读一百天,改变人生路”的加持,阅读风气在岛城日益浓厚,除了成年人,热爱阅读的小读者日益增多,市图书馆的少儿服务空间因此日趋狭小。为改善服务条件,满足岛城儿童阅读需求,2014年12月,市政府决定投入专项资金开辟专属场馆,成立青岛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记者近日采访了图书馆管理员傅老师,从他的视角看看少儿图书馆给市民带来的变化。
一边读书一边看海 周六早晨8点半,傅老师准时来到少儿图书馆。傅老师今年34岁,是一个5岁男孩的爸爸,也是少儿图书馆的负责人兼图书管理员。
“我们这里是上午9时开门,不过每天都要提前来打开电源,然后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傅老师每天上班之前都要做的工作。少儿图书馆在青岛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东海西路6号)开馆之后,傅老师的工作场所便从山东路换到了这里,到现在不过大半年的时间。虽然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傅老师说起这个新建的少儿图书馆却是如数家珍。
“现在小读者越来越多,市图书馆那边的资源不太够了,所以新馆这边充分考虑了咱们小读者的阅读需求及年龄特点,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一倍,阅览坐席从50个增加到260个。 ”傅老师带着记者参观了开馆前的少儿图书馆,里面分为儿童借阅区、幼儿阅览区、少儿活动室(小贝壳快乐营地)、小贝壳剧场、阅读工作坊五个独立服务空间以及数字体验区、圆廊展览区,为岛城的小读者们提供各类儿童文献资料的阅览、借阅、检索、咨询服务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图书馆总服务面积1100平方米,入藏各类少儿书刊文献3万余册。
傅老师指着馆内的白色“Y”形卡通阅览桌,以及绿色阅览椅,和四周以蓝色为主体色的书架介绍说,“这些设施都是充分考虑了如何方便孩子取阅书刊,另外还配有红色圆形沙发供孩子们阅读和短暂休憩所用,各种设施比过去更加先进,功能和布局也更加合理。窗外就是五四广场和浮山湾,景色优美,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
管理员变身“孩子王” 转过一圈,检查并无问题之后,傅老师便跟同事一起开门,门一开,等在外面的小朋友跟着家长们一起涌进了图书馆,不一会儿借还书的柜台便有孩子和家长排起了队。
傅老师一边招呼着小朋友们一边说:“因为是周末,很多小朋友来妇儿活动中心这里上兴趣课,所以在上课之前,孩子们和家长们都习惯先来少儿图书馆借还书。”图书馆每到周末都会有三个时间段人特别多,分别是早晨10点之前、中午11点半以后以及下午3点半之后,时间对应着小朋友们的上下课时间段。“我们统计过,每到周六周日,来图书馆的家长和孩子平均会在1200人以上,借还的书籍在2000本以上。 ”
少儿图书馆采用了自助借还书系统,应用先进的RFID技术,无须扫码即可识别图书标签,通过人性化的语音提醒、快捷的身份认证,帮助小朋友用最简单的方式实现自助借书、还书。同时还为小读者配备了歌德少儿学习一体机,这是专为小朋友打造的触摸屏一体机,内容精选了适合儿童的绘画、诗歌、故事、绘本、图书等资源,充分满足少儿用户学习、娱乐及生活需求。一体机中的图书资源,支持手机扫描带走,可以满足大家随时随地阅读。这些系统方便了孩子,却“麻烦”了图书管理员,“这些现代化的系统,大人用起来当然没有障碍,不过小孩子们就很难一下子学会了,所以就要我们一遍一遍耐心地教,这没办法,总有一个过程。 ”
原本11点半应该是傅老师他们去食堂吃午饭的时间,不过这个时间也正赶上小朋友们下课,开始进图书馆的时候,所以傅老师他们只能等到12点之后才轮流去吃饭,吃完饭没有午休时间就又开始了下午的工作。
在少儿图书馆里,正式的工作人员只有6个人,却要在一天内服务上千位大小读者,除此之外,他们每天还要挑选新书上架,整理归还的图书,对破损的图书进行修复。 “相比于一般图书馆,修补图书这块工作要多上不少,因为小孩子爱动的天性,书籍的损坏速度快是避免不了的。再加上书上的自助借还系统电子标签经常会因为小孩子的好奇而弄坏,还要对电子标签进行重新制作,别的不说,一年里光电子标签重新注册的书籍就将近5000册。 ”傅老师这样介绍,可见这看似“清闲”的图书管理员工作可真不是件“轻快活”。
下午5点,到了图书馆闭馆的时间,不过傅老师依然不能准时下班。 “要在图书馆里各处都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孩子淘气躲在里面,各处的设备也要再检查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傅老师说,这个时间下班还是早的,因为少儿图书馆会经常举办一些阅读推广活动以及定时举办的亲子夜读活动,加班加点也是常事。虽然如此,一说起少儿图书馆里越来越浓厚的阅读氛围,傅老师依然非常开心。“现在在馆内静读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暑假的时候,有好多孩子像上学一样,几乎天天都会来看书,一看就是一上午。从开馆到现在,来咱们少儿图书馆的小读者已经超过了15万人。 ”
新闻内存 2016年是青岛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全面开花的一年:4月2日,青岛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馆,这是全省首家地市级少儿图书馆,为岛城孩子们献上一份儿童节“大礼”,标志着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朝着专业化、个性化迈出了重要一步,截至目前,该馆已接待小读者15万余人;总规划20万平方米的青岛文化艺术中心项目即将全面启动;市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完成规划设计;“青岛文化云”项目建设启动,未来市民可实现通过多种电子终端定制专属的文化活动;各区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多管齐下,特别是改造提升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综合文化室306个,给群众提供了极大方便。
延伸阅读
区市文化场馆全面开花 今年,不仅仅是市区里面的小读者们有了看书的新去处,青岛各个区市镇村的居民也都多了不少文化休闲场所。
其中,市南区创新推出“啡阅青岛”图书馆项目,将100余家咖啡馆打造成为阅读服务点,新增阅读空间9000余平方米;依托老建筑引进文博场馆、独立书店等业态,良友书坊、青岛文学馆等特色场馆陆续建成开放,嘉木美术馆、赞一美术馆等近20家民营美术馆先后落户市南,形成了该区独具特色的“美术馆现象”。
市北区挖掘辖区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引导建设了台东镇史料馆、小村庄文史馆、松江路社区博物馆、手工&记忆民俗主题展览馆等一批特色历史文化展示区域;李沧区李沧剧院的重新启用和奥威尔影城、鲁信影城、万达影城等5处大型影院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为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文化娱乐场所;崂山区的“博物馆之区”雏形初现,城阳区着力建设 “十分钟文化服务圈”,全面建成百姓乐园、体育馆、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国学公园,并正在建设大剧院、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设施;黄岛区已建成隐珠文化艺术中心等7处区级大型公共文化设施,26处镇街综合文化站,120处新型农村社区文化中心,147处农村特色文化广场,72处图书馆分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
总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的胶州市民文化中心在2016年“五一”正式投入使用,文化馆、图书馆迁入,每天接待市民超过1000人次。大沽河博物馆主馆自然生态展厅、历史文明展厅从“十一”开始进行试运营,目前完成了3000余件各类相关文物展品的征集和分类。民俗风情展厅、胶州历史展厅、科技馆、文化交流馆将于年内全部完成并对外开放。
即墨市在各村建成文化大院957处,并为部分大院配置卫星接收设备和室外音箱设备,提升文化大院的服务能力;莱西市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文化大院免费开放;平度市石刻艺术陈列馆也将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