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记者 葛欣鹏
“你能接受相亲吗?”不管你的回答如何,确实有越来越多的人正走在相亲的路上。2016年国内在线婚恋交友用户规模高达6亿人,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多人希望通过最快、最省力的方式找到合适的婚恋对象。瞄准“单身经济”的婚恋机构紧跟市场,为单身人士牵桥搭线的同时获取利润,年关将至,他们准备在这个“催婚季”中大干一场。不过面对社交方式的日益丰富,分散了他们很多的客源,重新洗牌的婚恋机构不得不想出更多的方式应对这场“相亲市场”争夺战。
“单身经济”繁荣 2014年春节,不少网友被百合网逼婚广告所困扰:慈祥外婆变身“逼婚狂魔”,漂亮女主角“为了外婆”迅速结婚。不少网友指责这则广告添堵又瘆人,甚至发起“万人抵制百合网”的微博活动。从那时,“每逢春节被逼婚”的情境更是深入人心。
春节邻近,在父母的催赶下华音(化名)把自己挂在了网上,一周前她刚“谈崩”了2016年的第6位相亲对象。转年她将迈入30岁大关,家里人的态度让她觉得自己像个“罪人”。
事实证明,第四次单身潮正在袭来。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岁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2.47%,比10年前增加近两倍,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两亿。日前一项来自风行网络的单身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十大单身聚集地中,山东排名第十位,并且单身人数在逐年增多。
在商家们看来,这些单身者身上都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意大利曾经做过一项家庭平均消费的调查,一个普通意大利2到5人的家庭,每人每月吃喝的平均消费是187欧元,而单身族能达到每月320欧元,整整多出了71%。
“没有家庭的负担更加自由吧,花钱不太有节制”,这一年走下来,光是花费在相亲上的数目也不少”。虽然作为女性在相亲时花费比例要少一些,“但总起来算一下,这上面的投入也得有三四千了吧”。
不可否认,在日益扩张的大城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中,男人女人从相识到相爱的交易成本也在显著增加。“可是单身的时间越长,会变得更加现实,我都等这么久了,还没有等到特别心仪的结婚对象,这个时候草草结婚了,那岂不是之前那么多年都白等了吗?”华音的“挑剔”引来了父母的不满,发出的催婚信号越来越频繁。
一项来自世纪佳缘《2016—2017年中国男女婚恋观调研报告》的数据显示,在青岛,有62%的单身男性和65%的单身女性遭遇逼婚。
紧跟市场的婚恋机构 单身人数的持续增长、父母不断发出的催婚信号,让婚恋机构迎来了“黄金时代”。2010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婚恋机构加入竞争大军。
一份来自互联网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在线婚恋交友市场规模仅6亿元,到2016年突破了30亿元。“如今人们的观念越来越开放,对于在线婚恋交友的接受程度有所提升,而且整体年龄范围在增加,向两极化延伸,20岁的年轻人、60多岁的老年人注册人数增加。”百合网负责人何先生告诉记者。
来自艾瑞咨询集团《2016中国网络婚恋交友行业报告》显示:中国婚恋机构前三名注册用户数量分别超过了1.98亿、1.4亿和9000万人。“婚恋机构必须紧跟当今的婚恋观”,何先生说,“现在的人越来越现实,讲究物质利益和社会利益,而工作的压力也使得他们希望尽量缩短相亲上面耗费的时间”。因此,这种设定准确目标模式可以帮年轻人剔除不理想对象。
甚至不少人达到了他们的“变身”梦想,“一名小伙子在网站上投入5800元找到了一个身家20亿的对象。”一名婚恋机构人士向记者透露,他们深谙人性,可以帮助会员实现人生的“蜕变”。
近来婚恋节目《中国式相亲》爆红网络,该节目将父母及亲属意见纳入相亲的整套流程。何先生称,“现在父母对孩子的干涉力越来越低,从我们业内人士看来父母的干预实际上可以提高婚姻成功度”,这种新型的相亲方式恰是融合父母意见的回归。
有调研报告显示,全国有九成单身男女会在交往期间以一起旅行的方式来了解对方。在青岛,有90%的单身男性和89%的单身女性会选择与对方一起旅行来了解彼此,并且有59%的单身男性和29%的单身女性都认为第一次一起旅行最重要的意义是“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这个比例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相亲大会在前几年还比较火,现在参与度不到1%。”何先生说,为了顺应人们的心理,更多的婚恋机构推出了旅游相亲等这些新型方式。
竞争加剧不断洗牌 虽说婚恋市场形势大好,但是对于婚恋机构来说,不得不面对不断涌出的新的竞争以及移动端催生的行业演变。“这两年中国网络婚恋交友服务PC端月度覆盖人数在持续降低”,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受互联网大趋势影响,网民不断从PC端向移动端倾斜,另外细分领域社交网络的不断兴起,丰富了网络婚恋用户的沟通渠道,一定程度上分流了部分网络婚恋用户。
针对外界形势的变化,婚恋机构纷纷进行了调整:不仅在移动端加强功课,也更加注重线下服务。去年百合网宣布进入免费沟通时代,PC和手机版注册用户均可享有线上免费沟通权利;更多婚恋机构的“红娘服务”瞄准线下市场,提供“一对一”的精准服务,纷纷在一二线城市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数据显示,几大核心婚恋机构的线下实体服务店都达到百余家。
“不得不说,前几年监管不严导致的诈骗现象严重,打击了人们的信任度。”百合网何先生指出。为了提升影响力,他们开始与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合作举办相亲活动。还有的网站与苏宁等合作,运用他们门店的优势组织相亲活动。
“除了传统的红娘服务,我们现在也在搞婚庆、育儿指导和投资理财等,比如前期与阿里芝麻信用合作社合作。”调查中,一婚恋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不延伸服务就面临淘汰。
用户黏度低是所有婚恋网站面临的问题,“现在搞婚恋的何止百家,人家凭什么选择你?”于是,他们的运营模式逐渐不得不向细分化和个性化发展。比如有的网站专门针对一二线城市的白领一族,有的网站则把中心放在三四线城市和直营店运营。
不断洗牌的婚恋市场中,所有机构都在期待自己成为那个独角兽,2015年12月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宣布合并,联合双方资源提高竞争筹码,被很多人认为是行业洗牌的表现。
年关大战黄金时段 不论外部形势如何,马上到来的春节被很多婚恋机构看做大展身手的黄金时段。“春节和中秋期间,受到外界的催婚压力后,注册会员人数会有明显增加,职业女性比例尤其多些。”何先生对这一点深有体会。
面临着年关大战,不少婚恋机构在年前就推出了各种相亲大会,就在几天前,东莞的一场万人相亲大会吸引了3217名粤港单身者报名参加,其中200余对男女牵手成功,这个比例要远大于平时。
而对于男女所遭受的逼婚压力程度的不同在注册人数上也有体现,“男女的比例最高到了2:8,也就是说10个注册会员中只有两个男性。好一些的比例也大概在4:6左右,尤其是过了30岁,男性会变得更加淡定,女性会更加着急,遭受的催婚压力也会更大”。
他们甚至会想方设法“扩大”这种压力。“不管是出门坐公交、坐出租,出去逛街的电子屏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婚恋机构的广告”,这一点让华音不悦,“本想到离开家里没有父母的唠叨啦,结果出门还是看到这些”。
春节更是婚恋机构进行广告推广的“目标性时段”,不少网站推出了年度系列片,每年定时上映,“用宣传幸福的方式让那些恐婚的年轻人不要拒绝婚姻”。当然,一些“过度”的广告会遭到排斥,2014年春节期间百合网的一段广告,不仅给广告中的女士贴上了“剩女”的标签,还以其外婆临终的嘱托来“催婚”,就遭到了大众的抵制。
对此,华音有自己的想法,“把自己挂到网上主要是让父母安心,我从不拒绝婚姻,但也不会让这事情成为我人生唯一的追求”。
●2亿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30岁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2.47%,截至2015年,中国单身人口达到2亿
●65%
在青岛,有62%的单身男性和65%的单身女性遭遇逼婚
●2:8
男女所遭受的逼婚压力程度在注册人数上也有体现,男女的比例最高到了2:8,10个会员中只有2个男性
●1.98亿
中国婚恋机构前三名注册用户分别超过了1.98亿、1.4亿和9000万人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