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探访上世纪60年代惜福镇过年风俗

2017-01-16 06:3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记者 栾英杰 

  曾经,一进了腊月门,各家各户便开始忙碌了起来,扎“仰棚”、蒸豆包、穿新衣、换席子……1月15日,记者新春走基层来到了城阳区惜福镇街道院后社区,探访上世纪60年代传统的过年习俗,社区七八十岁的老人们齐聚一堂,最小者75岁、最长者85岁,分享着当年的习俗,品味逐渐逝去的年味儿。

  扎“福棚”带来福气

  扎“仰棚”又叫扎“福棚”、扎“顶棚”。小时候,家家是土墙、土屋、纸糊的“福棚”。“以前家里的顶棚很黑,到了过年的时候,家里需要焕然一新,就开始扎‘福棚’,象征着新的一年给家里带来福气。”院后社区居民今年85岁高龄的郭大爷告诉记者,扎“福棚”需要先定好棚子的高度,一般就是一个大人站在炕上不顶着头最好。接下来就是技术活了,首先要准备高粱秸秆做骨架,高粱秸秆齐备了,还需要麻绳。把高粱秸秆比画一下,拿把大剪刀,有的需要剪去一截,有的却需要用结实的麻绳给接上一段。盘好了框子,就将那个框子固定在屋顶,扎福棚的硬工作算完成一半,剩下的就是糊报纸了。

  “以前多数人家都是用旧报纸,或者是孩子旧本子上的纸,虽然不好看,但是能遮挡灰土,同时过年也图个新鲜,扎个‘福棚’新的一年福气多多。”周大爷今年75岁了,回想起当年扎“福棚”的往事,仍记忆犹新,他表示,糊完报纸还没结束,要想“福棚”好看一些就要下点工夫了,用黑油纸剪出一条条的边框,镶在四周,在每个角落处还要张贴一只蝙蝠,也寓意着有福气。

  豆包年糕,生活更高

  据介绍,到了腊月每家每户还都会做豆包。首先将地瓜干和豌豆用温水泡上一天一夜,再放到锅里煮黏糊,拿出来晾一晾,之后放到碾上碾碎。“小孩喜欢吃甜的,还可以放上地瓜,增加甜味。然后就将这些原料团成球状,最外层用地瓜面包裹,蒸出来就成了豆包了。”郭大爷说道。

  除了豆包,每年必吃的食物还有年糕,“吃了年糕,新的一年生活越来越高。”周大爷介绍说,做年糕需要用黍子米,将米洗干净后焖熟,晾干之后在里面放上糖,再用地瓜面包裹起来,上锅蒸出来就可以享用了。

  吃到首个含钱饺子有财运

  除夕之夜是最热闹的日子了,全家人齐聚一堂,一起吃着水饺,拜拜年,新的一年正式开启。谈及除夕,社区孙大爷讲述了他那个年代的习俗。“除夕中午要吃一顿丰盛的午餐,当时条件不好,肯定不会像现在花样多,盛上一大碗小米干饭,再配上萝卜丝炖粉条,别提有多美味了,全家人吃得不亦乐乎。”

  孙大爷告诉记者,除夕晚上的饺子一定得等到十二点才能吃。所包的饺子也是有讲究的,12个铜钱,12个枣,象征一年十二个月都发大财,生活都甜蜜。“最令大家期待的就是谁能吃到第一个里面有铜钱的水饺,吃到第一个含有铜钱水饺的人预示着他在新的一年里会发大财,也是家里挣钱的主力军。所以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多吃一点包有铜钱的水饺,来年多挣点钱。”孙大爷表示。

  吃完了水饺,就开始挨家挨户拜年了,老人则在家中等待着晚辈过来拜年。“如今,除夕的水饺也吃得很早,半夜拜年的习俗都没有了,大家都是年初一才开始串门拜年。”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