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六旬翁葫芦雕刻堪称一绝 上百人慕名拜师

2017-03-08 11:24   来源: 大众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编者按:

  聊城,地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位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代表中国商业文明的京杭大运河和代表农业文明的黄河在这里交汇,礼乐兴邦的齐鲁文化和慷慨悲歌的燕赵文化在这里交融。

  聊城历史悠久,人文繁盛,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这些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构筑起这座城市的文化品格。

  聊城以“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而著称。京杭大运河和徒骇河纵贯市区,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湖泊东昌湖环抱古城,光岳楼、铁塔、山陕会馆、、傅斯年陈列馆、孔繁森纪念馆等闻名海内外的文物单位,似颗颗明珠闪烁于城中湖畔,形成了“城中有水、水中有城、城水一体、交相辉映”的独特城市风貌。

  生活在一座城市,要读懂她的内涵,了解她的故事。聊城,值得我们无限品读。大众网聊城站推出人文地理类新闻栏目——《聊城印记》,在往事中诉说聊城历史,在现实中描绘聊城发展,在历史、现在、未来的穿越交错之间,记录聊城,爱上聊城。

  人物档案:

  李玉成 男,1956年5月出生,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李什村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自幼学习葫芦雕刻技艺,在承师继法的基础上,多年来孜孜以求,以针代笔,以墨为色,并从单一的刀工发展到刀刻与炮烙、镂空、平涂四技兼用。多管齐下,相互渗透,相互为文的综合技法,大大丰富了葫芦雕刻的表现方式和作品的内涵与感染力。

  东昌雕刻葫芦题材多以戏剧人物、古典名著、民间传说、吉祥图案及山水花鸟等为主,尤其擅长雕刻京剧人物。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省、市级展览。1992年,4件作品入选山东省民间文化艺术展;1996年,葫芦雕刻《盗玉杯》获得山东省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银奖;2007年其作品入选首届山东省农村文化艺术节、山东省民间书画工艺美术品展览,同年,又有6件作品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

  1993年被共青团山东省委、省农委联合授予“山东省十大农村青年文化名人”荣誉称号,1994年被选拔为“聊城市首届优秀乡土人才”,2009年被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1月被授予“山东省文化行业高技能人才”称号,2012年被评为“2011年度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大模范人物”。

  



  



  

李玉成参加博览会。



  

李玉成作品。



  东昌葫芦雕刻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后自然有一位领军人物,他就是来自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李什村的李玉成。他自幼拜师学艺,潜心钻研,以刀为笔,在葫芦上雕刻如画人生。他大胆革新,自成一家,致力传承,不吝金钱免费传授技艺。

  关于东昌葫芦雕刻工艺的来源,在聊城本地有不少传说。据传,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宋代宫廷艺人王和尚,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东昌府区。因当地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就地取材,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儿。葫芦雕刻内容以老百姓熟悉的戏文内容为主。

  李玉成说,聊城东昌府区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适合进行葫芦种植。这里出产的葫芦表面光滑洁净,颜色明亮,质地厚实牢固,适合进行雕刻加工。闫寺李什村便是主要种植地之一,另外还有堂邑、梁水镇等。目前,东昌府区被普遍公认为是全国最大的葫芦种植基地,2014年被命名为中国雕刻葫芦文化艺术之乡。

  李玉成自幼受同村艺人李尚贤的熏陶,后拜其为师,潜心学习葫芦雕刻。李玉成听老辈人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葫芦种植及雕刻盛极一时,村里人十有八九都懂得葫芦雕刻,年轻人挑着担子到各大集市上售卖,每次都赚得盆满钵满。直到文化大革命,李什村都保有家家种葫芦卖葫芦的传统。

  东昌葫芦远销国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进入两广市场。李玉成呵呵一笑,这里头有个说道,甚至带有玩笑的色彩。当时,村里有个叫李尚才的嫌相亲对象长得太难看,背着一麻袋葫芦离家出走。18年后,恰逢文化大革命,李尚才因没户口被遣返聊城老家,这才知道去了广东。村里人开玩笑说,你把咱聊城葫芦带进了广东市场,不简单。

  李玉成说,东昌葫芦雕刻受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和迫害比较严重,差点因此断代。李玉成回忆,文革期间,东昌葫芦雕刻被视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凡带有迷信及神话色彩图案的葫芦都被红卫兵砸烂。一时间,种葫芦的也越来越少,年轻人只能选择到生产队干活,多数老艺人停止了创作。

  即便在文革过后,鲜有人重拾旧业,唯独李玉成重新拿起刻刀再次学习。在师傅李尚贤先生的悉心教导下,李玉成潜心研究,博众家之长,以墨为色,独成一体。近年来,李玉成从雕刻技艺上进行大胆革新,由单一的雕刻发展为烙花、雕刻、镂空等技术共存;从色彩上,由从单一的黑色发展为双色和彩色。

  2009年,李玉成被批准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身为传承人意味着要担负起传承的重任。可惜的是,李玉成的三个子女因忙于学业对葫芦雕刻的兴趣并不浓厚,李玉成只能收徒。几年来,慕名拜师的人数多达百人,近至河南,远至甘肃,李玉成只收了五人。

  李玉成不吝金钱,免费传授技艺,但有严格的收徒标准。首先得喜欢,想从事这行就得有足够的兴趣和热情,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最重要的一点看人品,是否踏实,品行是否端正,作为艺人,必然力求德艺双馨。李玉成说,想拜师的来了一拨,走了一拨,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

  传统葫芦雕刻已是夕阳产业?市场上开始出现葫芦雕刻机,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手工雕刻葫芦的市场。李玉成说,他并不排斥机器制作的葫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有市场需求。不过,手工雕刻葫芦有自身的优势,那就是具有升值和收藏价值,它属于艺术品,而机器制作的只能称作工艺品,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记者 侯晓

   [编辑: 张珍珍]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聊城 葫芦雕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