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娄花李晓哲 报道
本报3月13日讯 作为海洋渔业的代表,荣成市青鱼滩社区党支部书记、寻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长青,一直关注着海洋经济与海洋渔业发展。“海洋牧场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转型的关键环节。”李长青称,但在有些地方还存在传统渔场与海洋牧场的概念混淆,布局不合理现象。为此,今年两会他带来建议称,应编制国家海洋牧场建设中长期规划,打造一批海洋牧场示范区,并出台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标准。
李长青
李长青介绍,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以海水养殖为重点的海洋渔业迅猛发展,掀起了海藻、海洋虾类、海洋贝类、海洋鱼类、海珍品养殖的五次产业浪潮,海水养殖总产量自1990年以来一直稳居世界首位。但与此同时,局部水域环境恶化、产品品质下滑、养殖病害严重的问题日趋严重,传统模式的海水养殖业已难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
李长青介绍,目前我国海洋牧场建设主要以人鱼礁建设和资源增殖放流为主,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发展方式粗放、体系不健全,目前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网箱养殖等经常被等同于海洋牧场建设,传统渔场与海洋牧场的概念混淆,导致海洋牧场建设遍地开花,数量多但精品少。评估方面往往把放流苗种的数量、鱼礁建设规模和投入的资金量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忽视了环境监测、影响评价、综合评估等体系建设。此外,海洋牧场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布局不合理,同时,缺乏行业标准,监管责任不明确。
李长青称,我国海洋渔业面临新一轮产业升级,而海洋牧场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产业转型的关键环节。他建议,应编制国家海洋牧场建设中长期规划,根据海域自然条件、海洋功能区属性、环境质量等,做好海洋牧场的选址和区划,合理确定海洋牧场建设区域、类型和规模。加快建设一批典型性强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在国家加大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建议以开放型姿态,推动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海洋牧场建设。
在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开展海域本底调查,对海草床海藻场修复、种群重建、礁体设计投放、增值品种选择利用、深远海养殖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集中攻关海洋牧场建设共性与关键技术,提升海洋牧场的综合效益。同时,还应尽快出台海洋平台、休闲海钓船等涉及海洋牧场建设和运行管理的标准,采取限定产出的商品规格、收获量和收货方式等措施,规范和保障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