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新区实体经济当家 实现从“制造”到“智造”转身

2017-04-07 16:07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4月7日消息 2013年至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二产业占比由61.2%降调为45.4%,但近三年来,新区却新增了903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近2000家。仅2016年就新增了483家,占全市的45%,而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4%。这组耐人寻味的数字对比揭开了新区在工业制造领域铸造品牌、谋篇布局的面纱。

  “提质增效”的新区样本

  “虽然新区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下降,但是产业内部发生了质的变化,转型升级的效果开始显现。”青岛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副书记谢龙目说。

  正是在地区服务业增加值和海洋经济增加值双双跃进的情况下,新区依然毫不放松“把实体当家底、加速工业转型升级”的功课,才形成了现在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新兴产业为引领的新型工业体系。

  说起琅琊台酒,青岛人都觉得亲切的很。60年的企业历史,让小时候给爸爸打酒的孩子也成为了没事喝两盅的老人。如今的琅琊台集团,却迸发出了新的青春。

  经过10多年的创新探索,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将酿酒所需的传统发酵技术加以提炼,衍生出海洋生物产业、健康产业及有机饲料和有机肥产业,打造了世界最大的衣康酸研发生产基地和国内最大的海洋微藻DHA、异麦芽酮糖、海洋微藻小球藻、叶酸研发生产基地,也成为了新区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变的典型代表。

  青岛琅琊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建友说:“我来琅琊台30多年了,如果让我表达对企业发展的感受,那就是‘兴奋’。从我刚进厂时200多人的规模到如今拥有高精尖技术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企业一路走来的历程着实让人兴奋。”

  韩建友犹记得当年申报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时,竞争非常激烈。国家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沙南生对琅琊台报告中显示的成果难以置信,决定亲自到企业现场勘查,而后的眼前所见让沙南生心服口服。

  如今站在琅琊台办公大楼的院子里还能闻到阵阵酒香,而旁边现代化的生物健康产品车间却在提醒着人们变化早已开始。

  智能制造是转型升级的另一战场。作为见证了西海岸新区从诞生到发展的传统企业,今年50多岁的青岛环球集团从未停下它迈向智能高端的前进脚步。抱着“学习、创新、争先锋”的核心价值理念,这一争就争了30年。

  最初只是一个有着十几个工人的农具小厂房,1986年涉足纺织机械,两年后制造出中国第一台悬锭粗纱机。2000年,成功研发出中国第一台电脑粗纱机;2010年,研制成功我国唯一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落纱粗纱机粗细联系统,打破国外垄断;2010年和2015年研发成功的高速喷气织机和筒纱智能物流系统目前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一。

  制造迈向智能和高端的意义无疑是提升竞争力。在这一点上环球人体会很深。赛特环球机械销售公司总经理郭加阳说:“很多人担心在纺织行业整体下滑的趋势下,纺织机械还能好做么?事实却是,虽然大环境不好,我们的产品销量却不减反增。企业开始了智能化改造,产品做到了行业第一,成为业内公认的质量保证。当年模仿我们技术的企业反而在这批浪潮中被淘汰出局了。因此,唯有核心技术才是硬道理。”随着当下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实施,目前环球的产品已经远赴新疆,开始了新的使命。

  打造“制造业生态圈”

  2017年3月4日上午,西海岸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组织相关行业协会举办了企业协同融合发展对接会。10家企业现场发布了2017年需求信息,197家企业书面交流了企业运营情况,100多位企业家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5家企业就生产线进行机器人改造、建设智能工厂、产品配套等方面达成了合作意向,并现场签约。

  与会的企业家表示,企业生产过程中需要的一项服务,原以为只能对接数千公里之外的一家深圳企业,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有“邻居”可以提供这项服务。

  据谢龙目介绍,为搭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平台,除刚刚召开的生产供需专项对接会之外,今年新区工信局还将组织开展信息化与制造业专项对接、金融业与制造业专项对接,以及新技术、新产品发布推介等专题活动,促进区内地产地配、地品地用,推动产业链配套协作和本地企业融合发展,打造“制造业生态圈”。

  不仅如此,融合集聚的概念还应用于新区制造的方方面面。作为承接青青岛区老企业搬迁重头戏的西海岸,将承接化作发展契机,开始了集群式园区的搭建,促进企业抱团发展。

  作为国家级循环经济区,董家口循环经济区早已成为明星园区。谢龙目介绍:“董家口经济区内的企业,原来在市里都是各干各的,现在到了园区,在区域之间、企业之间、企业内部构建出大中小三个循环网络,使资源、产品和再生资源之间形成闭环,大大降低了耗能和污染。”其中,青钢产业园内的循环经济体系独具特色。青钢与其他企业合资成立了青岛润亿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将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焦、转炉煤气和干熄焦蒸汽、烧结余热、高炉压差,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高效型、节约型、清洁型、可循环型的方式生产出电力、蒸汽和热水,再反哺到生产中去。

  大到协同融合发展,小到循环利用,西海岸制造的生态圈已呈现出勃勃生机。

  做好企业的“娘家”

  要料理好这么大一个圈子,是对政府的极大考验。特别是在全市10条千亿级产业链中,西海岸新区独占8条。怎样服务好这8条产业链,关系到整个青岛的经济命脉。

  谢龙目说:“根据8条千亿级产业链的实际情况,新区成立了产业发展联盟,由区长任组长的创新发展领导小组牵头,每一个产业链成立联盟委员会,由副区级领导担任会长。”联盟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和督查考核机制搜集企业反映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地解决。此外还将从各单位抽取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副处级以上干部到重点企业担任企业服务协理专员,协助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建立起“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属地服务”机制,为企业搞好服务。

  品牌塑造是青岛制造一直以来的一张王牌。因此,新区开展了明星企业培育工程,力争用5年时间,培育100家国内外知名、行业竞争优势突出的工业明星企业,叫响“品牌黄岛•新区制造”区域名片,培育一批产业龙头、行业领军和隐形冠军企业,形成工业品牌“瑯琊榜”明星企业发展梯队。

  谢龙目说:“原来企业看重的是政府政策支持,是看得见的真金白银。现在企业更多的是在乎发展的软环境,特别是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今年以来,新区相继推出了《关于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和《关于推进信息产业和互联网工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打造适合制造业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城市经济重心的西移,无论是从西海岸还是从青岛市的角度上说,都是一场由蜕变到裂变的飞跃过程。这一过程使青岛经济发展前行的道路豁然开朗,青岛经济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得以纲举目张,平稳着陆。当青岛制造的光芒让全世界为之瞩目,西海岸正演绎着它独具智慧的制造之路。

  文  王君莉

   [编辑: 董芳]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