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三中开启研学旅行教育新模式 穿梭时空触摸历史脉搏

2017-04-08 12:08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代,追寻恐龙集群迁徙的轨迹,探索恐龙时代的生存法则;亲临地下175米煤矿,走近20世纪初被德日侵略者压榨的煤矿工人,激扬爱国热情,学习中国煤矿资源分布及利用;在德日建筑群里找寻红色记忆,鉴赏多国建筑风格,探讨文物保护与历史传承的方式方法……这就是参加青岛三中潍坊站研学旅行的同学们的一天。4月7日,青岛三中高一年级学生开启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分两队分别前往潍坊、淄博两站,两天时间里,同学们将带着各自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挖掘材料,搜集数据,学习知识。记者将跟随潍坊站的同学们,记录他们这趟“以游助学、寓教于乐”的旅程。









  探访恐龙世界,追寻史前足迹

  “太震撼了,很难想象这么强大的生物是如何灭绝的。”从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出来,高一五班的郭朝莹忍不住感慨道。

  此次三中学子的研学之旅第一站便是潍坊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五个“世界之最”:世界最大规模恐龙化石埋藏地、世界曝露面积最大的恐龙化石群、世界规模最大的恐龙足迹群、世界最大的鸭嘴龙骨架群、世界最丰富的恐龙属种产出地。

  在恐龙涧化石长廊中,长达500米的斜坡上密密麻麻分布着各类恐龙化石,不少学生感慨仿佛走进了远古历史的长廊,甚至能想象出一群群恐龙在眼前奔跑、争斗的场景。

  与历史如此贴近让同学们欣喜异常,高一七班的吴彩奕同学告诉记者,虽然来之前已经查阅了不少资料,但身临其境时还是免不了激动,如此数量庞大的恐龙化石也让她对诸城地区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准备回去继续查阅相关资料,研究研究恐龙生活的地理环境和特点,没准还能对咱们诸城的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吴彩奕还为自己的弟弟选购了一个剑齿龙模型,期待和弟弟分享这次奇妙的经历。

  据介绍,为了引导学生们更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在研学旅行开始前,各班老师就要求学生提前搜集整理了各个景点的相关资料,还设置了相关调研学习主题供学生们参考。如针对诸城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学生们就可以选择“诸城恐龙化石的地理分布及特点”、“ 诸城恐龙集群埋葬与迁徙之谜”等主题进行调研考察,并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真正将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体验“地心之旅”,感受“乌金”魅力

  中午短暂的休息后,同学们满怀激动地来到潍坊坊子炭矿博物馆,他们将进入这座百年煤矿,体验一场前所未有的“地心之旅”。据带队老师介绍,坊子炭矿博物馆是目前山东省唯一的煤炭主题博物馆和井下体验馆,学校希望学生们在此能够进一步了解煤矿资源的地质成因、分布状况、坊子煤矿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煤炭资源的利用情况。

  佩戴上安全帽等相关安全设备后,同学们20人一组进入罐笼(矿井中的升降机),下降至地下175米深的矿井。奇特的升降机构造、地底墙面的自然渗水、井内外的压力差都成为了同学们研究的对象,甚至还有人试着根据导游的介绍,计算出升降机下降时的运动加速度。同学们表示,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并运用到自己所学的课本知识,这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由于矿道所在岩层质地较为坚硬,20世纪初德国人修建的矿道很少采用人工加固措施”、“从最初的人力开采到如今的机械化作业的发展变化历程”、“为了尽量减小瓦斯爆炸所带来的危害而设置的‘水墙’”、“针对各种矿产分布特点需要采用不同开采方式”……井下的世界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每到一处都会认真拍照记录,能够深入了解煤矿开采的技术,真让他们十分兴奋,“煤炭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对于现代化工业来说意义重大。在地理课上,我们就曾学过,我国的资源分布呈现的是富煤贫油少气的状况。如何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也是国家发展的一项重大的课题。这次能够近距离接触煤矿开采事业,我们都特别高兴。”

  从矿井里上来后,同学们又参观了炭矿博物馆。姜鲁宁同学看着博物馆里陈列的各式矿难逃生急救工具心情复杂,她告诉记者,这次下矿经历也让她真正体会到煤矿工人工作的不易,“尤其是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导致很多外国资本家来到中国,巧取豪夺中国矿产资源,压迫剥削中国旷工,那段历史不容忘记。”姜鲁宁说这样的亲身体验十分难得,让她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更加感悟祖国强大、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如果有可能,我希望自己以后能为祖国的能源发展事业做一份贡献。”

  高一五班的李晓川同学则对煤炭的绿色利用十分感兴趣,她在展台前认真研读了许久,仔细辨认展柜里的每一样化学试剂,阅读展板上煤炭液化、气化的变化过程,还向带队的化学老师曲明皓认真询问了相关化学反应的原理和方程式。李晓川说这次的参观让她觉得化学和现实生活的关系更近了,“感觉化学不再只是一门考试科目,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也有很大帮助。这也更坚定了我以后想从事化学相关工作的决心。”

  在炭矿博物馆里,跟队的化学老师曲明皓成了“红人”,像李晓川这样拉着她问这问那的学生不在少数,学生们高涨的学习热情也让曲老师十分欣慰,“展板上的内容十分专业,还详细地列出了很多化学反应的方程式,虽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稍稍难了些,但对于培养他们的化学兴趣乃至以后化学课程的学习,相信都会有所帮助。”

  走近多国建筑,思考老区发展保护

  一天紧凑的行程让孩子们稍显疲惫,但求知的热情丝毫不减。感受过“乌金”魅力后,一行人来到距矿井不远的坊茨小镇,在这里欣赏德日建筑之美,思考老城区的保护问题。

  坊茨小镇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以胶济铁路坊子段为中轴线两侧发展,曾经是德国和日本的殖民地,原来是坊子老区。由于煤矿采空,铁路改道等历史原因,近几年使坊子老区逐渐沉寂,仅从城区散落的大量德日建筑还能依稀看到潍坊近代工业文明进步的繁荣景象。为了唤醒人们对坊子历史的重新认知,坊子政府倾心打造这座欧式风情生态小镇——坊茨小镇。

  “与青岛的德式建筑相比,这里的房屋相对矮小朴素,不过标志性的红瓦屋顶和黄褐色建筑主体色彩依然没变。”郭朝莹告诉记者,坊茨小镇中那些被玻璃罩保护起来的古旧砖墙也让她印象深刻,“那份沧桑古旧和现代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赋予了这座小镇奇妙的魅力。我觉得这也是历史传承保护的一种可取模式,适当保留,有效利用,既保留了历史,也给地方发展增添新的经济增长点。”

  学校还在参观过程中为学生布置了“寻找坊子火车站”、“拍摄记录不同窗户设计样式”等趣味活动,让学生们乐在其中。

  据了解,第二天的研学行程将以民俗传统文化为主,学生们对比也表示十分期待。(半岛网 记者 章天骄)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