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钻鸡蛋取皮!青岛这钳工手艺绝了(图)

2017-04-30 20: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刘恩磊19岁从技校毕业后分配到青岛港,一直从事钳工工作,一干就是22年。他从事的大型港机制造工作,需要钻铰、攻丝的孔多达几千个,而这些孔都有相对位置、尺寸精度等很高的要求。为保证钻孔精度,刘恩磊练就了用钻头在厚度仅有0.2毫米的生鸡蛋壳上钻出直径10毫米的孔,而且蛋壳完整取下鸡蛋薄膜不破的绝活。多年来,他被青岛市授予“技术能手”“新长征突击手”“首席技师”等多项荣誉称号。

  



  用钻床钻能从鸡蛋上打孔取皮

  近日,记者来到青岛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港机分公司制造二分厂,41岁的刘恩磊与同事正在车间进行钻孔作业。车间地面上有大大小小的工件,上面有大小不一的孔,都是刘恩磊他们一个个钻出来的。刘恩磊说,忙的时候,他一天要钻一百多个孔,“不同材料需要不同的钻头,每个钻头都需要自己打磨好。”

  钻孔作业,可不仅仅是用机器钻个孔那么简单,钻孔前还要测量、划线,划出线后对工件进行精加工。“一台机械需要钻铰、攻丝的孔近上万个,如果其中一个孔出现偏差,就会导致大机装配无法进行,影响产品质量。”刘恩磊说,钻孔的精度要求特别高,钻孔的位置连一根发丝细度的误差也不行,否则一点偏差,加工的工件就会变成废品,而他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允许出现废品。

  



  为了能够使钻削稳、准、精、快,达到丝毫不差,刘恩磊练就了一项用钻床钻鸡蛋取皮的超强本领。他将鸡蛋放置在台钻机中,先用眼睛观察了一下角度,然后操纵钻头,让钻头在鸡蛋上端接触游离。十秒后,刘恩磊将钻头停了下来,鸡蛋依旧立着,只是刚才被钻头接触过的地方有了一圈痕迹,中间还有个小孔。刘恩磊把鸡蛋从台钻上拿了下来,用一根极细的钢丝从蛋壳中心的小孔轻轻取下,一块圆形直径10毫米的鸡蛋壳被完整剥落,而生鸡蛋内的薄膜却没有丝毫损伤,透过透明的薄膜,可以看到里面的蛋液。

  



  昼夜钻研成功研制大车行走组合胎具

  “用鸡蛋练手,就是为了达到人机合一的境界。”刘恩磊所说的人机合一的状态,就是要心、眼、手、甚至气息都协调一致。练习的时候一个鸡蛋有时要打上十几个孔,一个孔破了,就用胶布堵死接着打,那段时间,鸡蛋成了他上班的必备物品,同事们都下班了,他还在车间里加班练。他练了一个多月,钻坏了上千个鸡蛋之后,终于实现了技艺水平的大提高,这一绝技被集团命名为“恩磊精钻”员工品牌。

  



  2012年,董家口港区制造堆10500吨、取6000吨的堆取料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堆取料机。按照设计要求,小平衡梁安装到位后变形量不能大于1毫米,按原来的工艺制造,变形量都在10毫米以上。如何才能把变形量控制在1毫米以内,当时没有任何资料和经验可以借鉴。于是,刘恩磊没白没黑地钻研起来,计算台距、画图纸,经过大半个月的艰辛努力,设计的大车行走组合胎具一次研制成功。投入使用后,小平衡梁铆焊变形量被控制在1毫米以内,减少了划线和机加工辅助工序,而且提高工效3倍以上,节省购买专用设备资金20余万元。如今,这项技术更广泛地应用在桥吊、自动化堆垛机等更高端的设备制造中。

  



  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

  “每一次攻克,都让我觉得超越了自己,特别兴奋。”刘恩磊笑言,自己就是那种有点“强迫症”的人,做什么都想要完美。“很多人都觉得钳工这个职业没有意思,不就是对着冷冰冰的机械吗?我觉得完全不是这样,我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重复,我需要根据不同的任务来确定工序,争取用最高效的办法、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难题。”

  



  这些年,刘恩磊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作为中专毕业生,参与编写了20多万字的专业机械教材;作为一线工人,青岛港上的大型桥吊全都安装着他设计生产的零部件;先后参加集团17届操作技术大比武,14次夺得第一名。在工作中通过动手创造发明,对30多项制造和加工工艺的改进,提高了港机制造的生产效率。对40多项工属具进行得革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港机制造节省了近百万元的费用。

  现在,刘恩磊积极传道授业,培养年轻人,从2008年起就参与集团技术工人业务技能培训,并担任钳工技能培训兼职教师,给全集团的钳工讲课。他从2006年起先后带出3个徒弟,现在3人都考出了“金蓝领”技师。

   [编辑: 刘晓明]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青岛 钳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