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长罗曼·汉加拉(左)与船队的战术分析师汉斯。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杜金城
2017国际极限帆船赛正在浮山湾畔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这次参赛的8支船队共计40名运动员,有的曾拿过奥运会帆船项目的金牌,而这其中,红牛船队船长,罗曼·汉加拉一人就曾两夺奥运金牌。这位老船长不仅是金牌船长,更是一位中国通。这次来青岛是他第11次到这里参赛。在这里他有过夺冠的快乐经历,但最令他难忘的还是2008年青岛奥帆赛时无缘奖牌轮的痛苦。“我与这片海真的有说不完的故事。”汉加拉意味深长地说道。
最大牌船长来青岛次数最多 罗曼·汉加拉是2017极限帆船赛青岛站最大牌的船长。这点从他的职业经历就完全可以展现出来。作为奥地利最著名的夏季运动体育明星,他曾三次参加奥运会,分别在悉尼和雅典两届奥运会的托纳多级别赛事中为祖国勇夺金牌。
关注了近些年在青岛进行的帆船赛事的帆船迷对于汉加拉一定不陌生,因为这位两届奥运会冠军来青岛的次数已经是两只手都数不过来了。“我想想,这应该是我第11次来青岛了吧,从2005年第一次到这里参赛,到后来来参加奥运测试赛,以及后来的奥帆赛,再到现如今的极限帆船赛,我真的已经把这里当做我的第二故乡了。”奥地利老船长坐在青岛奥帆中心的媒体大厅里,神情里透出的是一种回家的悠闲。
12年间11次来青岛参赛,这样的经历让他成为这次极限帆船赛中来青岛参赛的外籍船员中参赛次数最多的一位。所以在船员当中,他甚至被誉为“青岛通”。汉加拉目前是红牛船队的船长,这次与他搭档的汉斯·彼得·斯坦纳切尔率也曾三次参加奥运会,同样为祖国斩获两枚金牌,由这两位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的选手领导的红牛船队是这次国际极限帆船青岛站冠军的最有利争夺者。说起这些年来青岛参赛的感受与变化,汉加拉露出了笑容。“这里(奥帆中心)越变越漂亮了,我越变越老了,其他的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人们对我还是那么热情,我爱这里的一切。”
这里不仅有快乐也有痛苦 走在奥帆中心的码头与坡道上,经常会有人向汉加拉打招呼,老船长也会主动给一些初次来青岛参赛的队员介绍一些青岛海域的特点。一天下来,除了比赛几个小时的紧张与忙碌外,汉加拉的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可别看老船长在这里总是一脸轻松,他航海生涯最痛苦的经历也与青岛有关。
“从2005年到这里参赛,到2006来这里参加奥运测试赛,一切都很顺利,所以我对2008年的青岛奥帆赛充满信心,那段时间我和搭档包揽了众多托纳多级比赛的冠军,我们在赛前是夺冠的最大热门。”与记者交谈不久,汉加拉就将话题引到了9年前的青岛奥帆赛上。
当时,在国际帆联托纳多级排名世界第一的汉加拉已经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两夺该项目冠军,参加北京奥运会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三连冠结束自己的奥运生涯。但理想总是丰满,现实却是骨感又残酷的。因为风向不稳定等原因,汉加拉和他的搭档在2008青岛奥帆赛上连托纳多级比赛的奖牌轮都没有触碰到,更别提登上最高领奖台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在那之前我们的状态非常好,包括之前在这里进行的测试赛,我们都拿到了冠军,但到了奥帆赛的时候,我们的船前部出了一点问题,船体摇晃得非常厉害,比赛时的风力情况也相对不理想。我们尽力了,我得说,世事难料,赛场上什么都会发生吧……”说到激动之处,汉加拉的目光凝望着眼前这片曾让他折戟的海面上,往昔痛苦的画面又在他眼前闪现。
喜欢青岛爱针灸爱吃火锅 虽然2008年在青岛奥帆中心没有登上领奖台,但这丝毫不影响汉加拉对青岛这座城市的喜爱,这么多年来在中国训练比赛的经历让汉加拉早已喜爱上了中国和中国文化。
“在青岛比赛是一种享受,因为这里的比赛场地与其他地方有很多不同,位于城市中间,周围高楼林立且风景优美,远处还有中国的名山崂山,一边比赛一边欣赏美景是非常惬意的一件事。”汉加拉说道。
谈到对中国的了解,他表示,自己如今除了航海比赛,更喜欢研究中国文化。甚至比赛后,他会用中医针灸放松治疗。对于中国的美食他也十分喜欢,以前他喜欢川菜的麻辣,这种刺激和帆船很像,因为他喜欢挑战和刺激。现在他也很喜欢火锅,因为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这种自由也和他喜欢的帆船不谋而合。
青岛从奥帆赛开始,着力打造“帆船之都”。汉加拉作为比赛的亲历者也感受到了青岛在帆船运动上的努力,以及这座城市因为帆船带来的变化。一辈子几乎都在从事帆船项目的汉加拉对于青岛也有些好的建议,他认为必须让更多人参与到帆船项目中来。“更重要的就是,要有更多的比赛,吸引更多人来参与,一场接一场不同等级的比赛,真正促进帆船运动的发展,高水平运动员可以带动项目的前进,也会树立榜样,让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汉加拉说道。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