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实验田里插秧忙 稻苗都有身份证

2017-05-07 23:45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李沧区白泥地公园内的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这里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建设,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园区正中央一排试验田里,工作人员对一旁的吵闹充耳不闻,埋头整理着地垄、播种以及插秧。记者了解到,海水稻研发实验基地占地40亩,实验室面积4200平方米,共有12个试验田块。其中,实验室部分已完成主体建设,6~7月份投入使用;田间试验应用全面展开,完成试验品种材料的播种。

  

实验田里插秧。



  记者发现,每一块试验田的东北角都竖立着一块电子显示屏,上面显示着各个试验田的编号、供水、盐度、温度以及水位等信息。在最靠东侧的01号试验田,一男一女两位工作人员正往规整的地垄里撒种,一种是海稻种子,另一种是多倍体种子,“多倍体的种子是平常稻米种子个头的1.5倍,播种后我们都得立起标识牌,写明播种的种类、时间。”一位工作人员说,旁边一块试验田里播种的稻米种子已经发芽了,用低矮的塑料棚保护着,每一株不同种子的幼苗旁边都有记录着信息的标识牌,这相当于稻苗的身份证,“这些标识牌往后会一直跟着这些稻苗的成长过程,方便查找源头追溯。”工作人员介绍。

  而在基地中间的一块试验田里,几名工作人员正深一脚浅一脚在泥田里倒退着插秧,泥田里整齐又较稀疏地栽下了一行行幼苗。海水稻研发人员张国东介绍,他们正在进行的是619耐盐碱品种大田插秧,后期还会随着秧苗的长势进行筛选。“育苗期从撒下种子播种到长出合适的秧苗约为25~30天。像东侧的实验田里我们在4月28号播种的耐盐碱材料,目前已经长到了一叶一心,预计在5月底就能进行大田移植插秧。”张国东说。

  记者了解到,海水稻插秧的试验田土壤也有讲究,共分为三层,最底层的是坚实的回填土,主要用作地基;中间一层为粘性土,压实后用来固水,厚度约为60厘米;最上面一层是耕作土,种植稻子的保水、保肥的性能较好,厚度约为30厘米。在这块试验田里,插秧用的水是海水淡化的水,研发人员介绍,目前由于稻秧苗太小,耐盐碱的性状还较差,需要再长大一些移植到盐碱地里,并根据千分之三、千分之六的海水与淡水配比的梯度慢慢过渡,让稻米的耐盐碱性状一步一步获得。

  研发人员介绍,在海水稻研发方向,该中心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牵头制定了耐盐碱水稻区试审定标准,并在全国31个地区对37份耐盐碱水稻品种展开了首批区试实验示范种植。此外,研发人员还发现配组的海水稻种质材料实验室中可实现自我排盐,实现纯海水环境中多年生长,一旦技术实现,将意味着海水稻可真正实现海水种植,一年播种多年收获。

  [编辑: 孙瞳]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