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先行军 一带一路大战略下的青岛作为(图)

2017-05-11 11: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客户端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全媒体记者 娄花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总书记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唤醒了当今世界对千年古丝绸之路辉煌的记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三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从中国走向世界,逐步成为世界强音,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成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提升国际合作、加强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一带一路”不仅拓展了中国的“筑梦空间”,也开启了城市新的“机遇之窗”。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青岛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勇于探索,奋力在“一带一路”这条希望之路上孕育新的生机,激扬新的活力,创造互利共赢的美好未来,争当“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军。

  



  历史传承,青岛先机

  “一带一路”是青岛面临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立于开放、兴于开放的青岛,在国家重大开放战略机遇面前,从未缺席,这一次也不例外。

  青岛与“一带一路”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1600多年前,东晋高僧法显,经陆上丝绸之路,穿越位于今河西走廊和新疆的9国,赴古印度寻求真经,10年后沿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北上登陆青岛,归国后写成《佛国记》,留下了关于丝绸之路的珍贵历史印记。公元623年,唐朝在青岛胶州湾北岸设立板桥镇,开启了我国北方海上贸易的大门,“海上丝绸之路”北线从这里起航,宋朝在此设置了北方唯一具有海关职能的“市舶司”,板桥镇发展成为全国五大通商口岸之一。19世纪7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写成的《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的表述,并指出青岛胶州湾“是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一扇门户”。

  青岛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城市,立于开放、兴于开放,开放的基因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血液,具有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从区位优势看,青岛是沿黄河流域最大的出海口,向西可经新亚欧大陆桥连接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中亚五国,向东可通达东北亚地区,青岛港连接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个港口,是联通“一带一路”的重要港口枢纽。从先发优势看,青岛是国家首批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在“一带一路”相关规划中,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是同时涉及“一带”和“一路”少数城市之一。

  率先前行,担起责任

  青岛作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节点”“支点”城市,主动担起城市应尽之责,全面融入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抢抓机遇、积极作为,着力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力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走在前列。

  在推进上发力,2015年,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建立青岛市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工作体制机制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建立推进“一带一路”工作体制机制,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全市51个部门共同组成的青岛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分设综合协调、外事外宣、人事人才、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交通物流、海洋经济与科技、旅游会展8个专项推进组。同时,下发《青岛市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总体实施方案》。

  在谋划上用力,“一带一路”实施是一个崭新课题,为加强工作研究,组织成立本市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并滚动完善了涵盖165个项目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储备库。与中国海洋大学合作建立了省内首家海上丝路研究院。联合有关高校、院所完成30项重点课题研究。

  

青岛港



  搭好舞台,企业唱戏

  格局,决定结局。大格局,开创新境界。

  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领域,青岛市思路清晰、态度鲜明,那就是政府搭台,让企业唱戏、“先出场”、“当主角”。青岛以欧亚经贸合作产业园为载体,加强与东盟、欧盟等地区的合作,推动青建物流集团在印度尼西亚投资2.06亿美元建设商贸物流园。滚动完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储备库,新增基础设施、经贸合作、产业投资类重点项目57个。一季度,全市对沿线国家备案投资项目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9.5亿美元,同比增长66.6%。对沿线国家市场进出口总额614.3亿元,增长26.9%,其中,出口385.97亿元,增长22.5%;进口228.33亿元,增长34.9%。

  厚植金融优势,青岛积极引导全市金融机构为沿线投资项目提供融资担保支持,今年一季度本市各银行对外担保项下余额71.14亿美元,其中用于沿线国家项目担保达42.83亿美元,占比60.21%;本市企业对外担保余额67.6亿美元,同比增长48.14%。今年以来,通过对外担保增信支持,推动本市海尔、青岛港等“走出去”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银行新签订或续做融资协议10.92亿美元,为海外项目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青岛精心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自由贸易区战略推进实施的重大机遇,加快构建形成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深度融合开放新格局,开创国际经济合作新局面。

  目前,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开局良好。“一带一路”正在形成庞大的产业链经济,成为青岛参与世界经济、扩大城市影响力的新路径、新平台。

  交通互联,物流升级

  在“一带一路”规划与建设中,青岛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而交通设施,是最基本的支撑。

  目前,青岛正加快推进新机场等重点交通大项目建设,打造“一带一路”综合枢纽城市,新开通国际航空航线36条,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增国际海航航线38条,缔结法国布雷斯特港等6个海外友好港口。2016年,完成港口吞吐量5.1亿吨,同比增长3.4%;集装箱吞吐量1805万TEU,同比增长3.5%;航空货邮吞吐量23.1万吨,同比增长10.9%。

  今年一季度,青岛与圣彼得堡港建立友好港关系,海外友好港总数达到20个;一季度完成港口吞吐量1.29亿吨,同比增长0.57%。物流方面,“青岛‘一带一路’跨境集装箱海公铁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建设,海铁联运箱量达15.8万TEU,同比增长77%,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科技引领,强强联手

  作为海洋科技之城,青岛在海洋科技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年一季度,青岛促成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一行来青考察,加快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打牢中国与东盟在科研、教育、经贸等方面的合作基础。推进海洋国家实验室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工组织共建国际南半球海洋研究中心,支撑我国在南极环境、南大洋观测等领域的深度研究。海洋国家实验室首个开放工作室——有缆观测开放工作室通过项目评审,我国海洋观测技术有望实现突破。

  搭设平台,积极开门纳客,青岛引进亚欧数字互联互通高级别论坛、亚洲媒体峰会、世界材联亚洲材料大会等国际知名会展活动。一季度共组织19家企业参加德国、俄罗斯等国的7个国际展会项目,合作成果显著。邮轮母港接待德国欧罗巴号400名欧洲游客,完成首个停靠港航次。同时,完成省内首次国际邮轮联合登临检查,通关时间由以往的4小时缩短至1小时,通关保障功能明显增强。

  国际竞合,任重道远

  青岛成绩不俗,也展示了青岛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决心,但这还远远不够。纵观目前“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未来必将掀起对经济中心等功能的新一轮争夺,更加直接、跨洲际的区域竞争格局也将形成。

  借助海上通道,以青岛为代表的中国沿海新兴城市将与日本、新加坡、印度、欧盟等所属的城市展开更为直接的竞争。这对未来全力迈向国际化的青岛将是极大的考验。

  未来,在“一带一路”战略下,青岛势必将加深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经济、贸易合作,资源、要素将加快城市国际化的进程。尽管服务业国际化水平、自主创新环境与能力面临诸多挑战,但自身国际化程度国内领先,优质要素资源集聚,综合性竞争力突出等优势将成为青岛持续融入“一带一路”的资本,青岛只有发挥更大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才能为自身与周边城市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利益相融,命运与共,“一带一路”已经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宏大的时空格局,随着搭乘中国发展快车、顺风车的国家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对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所发挥的作用也必将越来越大。

   [编辑: 刘晓明]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一带一路 青岛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