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画像砖例证“一带一路” 文化遗产日上演“丝路盛宴”

2017-05-17 10:55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半岛网5月17日消息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举行,释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利好。5月16日,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推出“一带一路”特别展览,挖掘“一带一路”元素展品着重向参观者讲解,特别展览将持续一周。记者来到汉画像砖博物馆,探寻城市丝路印记,探访博物馆里的“一带一路”。据了解,6月10日,在中国文化遗产日期间,汉画像砖博物馆将举办“全民文化狂欢节”,将游览博物馆与各种创意活动、娱乐项目、手工市集结合,中间穿插大量好玩的游戏和体验环节,包括汉画像砖博物馆特有的解密“汉砖密码”活动,届时还会开展“丝路记忆”专题讲座,为市民呈献一场大型文化盛宴。

  为了大力弘扬汉画像砖所承载的汉代文化,中国汉画学会会员张新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收藏汉画像砖。现藏品已达千余方。于2007年建立了青岛崇汉轩汉画像砖博物馆,并在市北区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成中国(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目前中国(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馆藏在收藏数量之多;成规模、成系列的精品砖之丰厚和藏品来源地域范围之广均居全国第一。记者在中国(青岛)汉画像砖博物馆看到的展品正是“一带一路”的例证,

  

汉画像砖‘花伞少女’



  

‘花伞少女’拓片



      “汉画像砖‘花伞少女’非常珍贵,图像中西汉少女撑着小花伞,身穿细腰大摆裙,这是18世纪欧洲女郎的装束,但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我们国家就已经有了,这位少女手持的花伞叫‘云氏伞’,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我们后来所说的‘洋伞’在汉代就有了,该砖佐证了汉代科技领先、服装领先……”

  

汉画像砖‘双头凤’



  “一带一路”建设根植于历史,但面向未来。古丝绸之路凝聚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汉画像砖博物馆中的众多展品是“一带一路”的例证,探访博物馆里的“一带一路”元素,有助于人们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比如,汉画像砖博物馆的‘丝路记忆’展厅中有‘双头凤’汉砖,2000多年前的汉画像砖上出现了双头凤的图案,古代称双头为并封,代表生命繁衍不息的意思。但是非常奇怪的是,这个图案出现在欧洲十几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上。正是历史上中、外的交流促成了这一现象。”

  青岛作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连接点与枢纽点。文明交流互鉴是古丝绸之路留下的精神财富,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汉画像砖博物馆理事、崇汉文博董事长张一龙表示,汉画像砖博物馆将深入开展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积极筹建丝路友好馆,“走出去、请进来”,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立足青岛“东亚文都”、“丝路重镇”定位,为青岛对外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

  通讯员 高玮浩  文 刘子琳

   

   [编辑: 董芳]

半岛客户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