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山东区域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一笔:省第十次党代会后,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域战略的全省覆盖。
2012年召开的省第十次党代会作出重大决策:构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打造西部经济隆起带。2016年,“一圈”“一带”生产总值分别比2012年增长近30%、34%,有力支撑了全省发展。
加之此前上升为国家级战略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山东凭籍“两区一圈一带”,形成张力十足的区域发展格局:省内国家战略和省级战略良性互动、特色鲜明,省外北融京津冀、西接中原经济区,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互联互通中释放融合动力 荣成市委干部王彦军到济南出差,再也不用奔波六七个小时了。2014年12月通车的青烟威荣城际铁路,不但将蓝区更快地联接起来,还将这个省内最东端城市与省会的车程缩短为4个小时。
省区域办副主任梁文跃认为,检视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标志,是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程度。在这方面,山东过去五年在取得显著成就的同时,还为未来发展谋势蓄能——不但青烟威荣城际铁路、德州—大家洼等铁路建成通车,济青高铁、济青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鲁南高铁等一批重大项目也正加快建设。
产业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2015年,济莱民营经济科技创新示范园在莱芜建立,奔速电梯等40多家济南企业搬迁而来;同年,莱芜在济南高新区建设研发基地,奔速电梯等6家企业回济南设置研发机构。
作为我省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行示范区,济莱协作区在要素配置、通信等五个方面实现同城化。济莱城际快客2014年正式开通,公交化运营每年为乘客节省800多万元。两市通信资费以市话标准收取,每年为市民节省1000多万元。去年通过的两市协同发展“十三五”规划,确定了19项同城化任务,将两市的协作发展愈加推向深入。
全省不同板块之间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2013年,青岛保税港区看中乐陵的土地、资源优势,乐陵看中前者的保税港区功能,双方在乐陵合作建设功能区,打造高端制造、新兴产业孵化等六个板块。拥有800万亩未利用地的黄三角,按照占用一亩耕地补充一亩的要求,调剂6万亩耕地异地占补平衡指标,支持青岛市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
更令人欣喜的是,随着交通通信、产业基础等条件的提升,西部正吸引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实现更高阶段的协调发展。我省最大的劳务人口输出市菏泽,2015年出台政策吸引菏泽人回归,2016年返乡人员创办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占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的79.6%。
在放大优势中实现特色发展 出台的政策是否放大了各个区域板块的优势条件、实现特色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另一个考察指标。山东在这方面同样既着眼当前,又谋划未来。
拥有全国近三分之一的海洋科研机构、半数以上的海洋科研人员,是蓝区的最大优势。以一流的机制调动一流的科研资源,蓝区通过建设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以灵活的项目制,对科研人员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实验室成立三年来完成近百项国家级海洋科研课题。
以高端科研作支撑,蓝区成立海洋装备制造等七大产业联盟,产值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在烟台、上海、瑞典设立三个研发中心的中集来福士,主导产品占全国市场份额的78%、全球的26%。去年全省海洋新兴产业产值达3500亿元,同比增长21.9%。
有别于发展基础好的东部,西部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在产业前沿培育发展优势。济宁引进惠普、华为等一批IT龙头企业,带动651家企业集群式落户,使信息产业高端起步。菏泽抓住曹县几个村庄出现的农村电子商务,出台政策大力扶持,目前拥有的淘宝村、淘宝镇占全省半壁江山,电商园区发展到32个。
黄三角则突出高效生态,一手改造传统产业,一手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石油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加速发展。位于东营的科瑞集团既卖装备,又卖服务,到国外建立研发中心和分公司。目前黄三角石油装备制造产值占全国45%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达到24家。
在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济南正打造区域性经济、金融、物流、科技创新“四个中心”,产业向高端升级,空间向北携河发展,主板、新三板新增上市企业59家。五年来,济南GDP增速由落后全省平均水平,到追平、反超,正形成更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善弈者谋势。济南等六个国家高新区获批联合创建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青岛西海岸新区成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黄三角成为第二个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青岛市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获批……这些高起点高平台,为未来区域经济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保证。
在改革创新中做好协调服务 区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板块经济,要取得良好效果,离不开政府的引导扶持。
为此,省委、省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区域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设立11个由省领导任组长的重点工作协调推进组。在“两区一圈一带”内部,分别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高规格的配备,保证了强有力的协调工作。几年来,“两区一圈一带”共编制专项规划64个,纷纷落地生根。
改革,是“两区一圈一带”建设的鲜明特色。2016年底,我省首家民营银行——威海蓝海银行获批筹建。青岛蓝海股权交易中心、山东黄河三角洲产权交易中心(东营)、烟台海洋产权交易中心也先后建成,为区域发展打造起深厚的融资平台。以探索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新路径为己任的青岛西海岸新区,本身就是改革的产物,成立以来已有30项改革列入国家、省、市试点,创造15项影响全国的经验。开放从来都是与改革并存的。“两区一圈一带”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在境外首批实施190个重点项目,在沿线建设经贸园区数量居全国首位,青岛、临沂等四市开通中欧国际货运班列,打通鲁货外运的快捷通道。
为区域发展引进人才,是政府的重要职责。省十次党代会以来,日照市获批成为首个中国蓝色经济引智试验区,德州市成为中国新能源和生物产业国家引智试验区。同时,我省面向蓝区,实施了泰山学者蓝色产业领军人才支撑计划,引进领军人才团队43个。还围绕“一圈一带”特色产业,形成覆盖全区的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网络。
“在全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布局中,山东是重要战略节点。五年来山东区域发展红利蓬勃释放,既推动了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又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高福一如此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