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王思远)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2017,高考重启的第40年;五位昔日“高考生”,从50后到90后,从创业者到企业家;60后的“老三届”考生,如何用18天备考?一对70后,名校学霸和叛逆少年,怎样走出“殊途同归”的精彩?“不安分”的80后、“非主流”的90后,成为社会中坚;他们有哪些珍贵的高考记忆?《远见》讲述“恢复高考40年,我的故事”。
今年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第40个年头。1977年恢复高考,是一个国家对命运的选择,更是对很多莘莘学子命运的选择。
说起高考,有人心怀憧憬、有人满是回忆,本期《远见》采访了三位嘉宾,感知不同年代、不同群体对高考和大学的回忆,感受教育对人的心智磨砺和命运改变。
77届老考生:史上最激烈高考 18天闯过“独木桥”
1977年是高考恢复第一年,竞争十分激烈:一是考生多。高考“断档”十年积压的考生共570多万人,他们从车间、军营、田间地头走向考场,最终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比例1:29;二是时间紧。当年10月底,媒体才公布恢复高考消息,12月考试,多数考生的复习时间不足两个月。
先关注一位50后考生代表,他叫王智刚,当时正在某部队服役。不同于地方考生,部队考生的备考时间只有18天。
王智刚:“(高考)地方上10月份就传开了,但是部队考不考,怎么考?没信。后来政策下来了,考试还有18天。当时全团800人,推荐8人考试。18天太紧张了。把能找的书都找了,每天睡3个小时,离开学校多年,有不会的就让弟弟们去学校问,回来再给我讲。当时和三个弟弟睡一间屋,家里特意给我换了个大灯泡,夜里用报纸做了灯罩,每天晚上报纸都会被烤糊。实在睁不开眼,就用冷水擦脸,12月,水里带着冰碴。”
那个年代,所有考生都在争分夺秒。说高考是“救命稻草”有些夸张,但至少,是很多人的“转运草”,他们的命运将因此改变。
王智刚:“18天很短,到最后也没复习完。但那届高考匆忙,大家情况都差不多。考前部队给我们八个人放话‘可以考零分,不许作弊,不许给军队丢人’。硬着头皮上考场,没想那么多,考完回到家,昏天黑地地睡了整整两天。”
当年的高考现场 原生态中的紧张严肃
幸运的是,他成了部队8位推荐考生中唯一上榜的人。虽然以6分之差错过清华大学,但仍考入了河北工学院电子工程系。
憧憬的大学生活开始了,王智刚发现,同班同学有下乡知青、工人、高中生、老三届,三教九流、简直是一锅“大杂烩”:“班里最小的16岁,最大的33岁。那时(唐山)刚地震完,大学条件很差,跟现在比不了,生活也很枯燥。有个图书馆觉得都很幸福,大家就是学习读书,没别的了。那时,大家好不容易考出来,不同社会阅历的人走在一起学习、生活,倒也开阔了眼界。”
毕业后,先后辗转政府机关、民企、外企,直到自己创业。如今60多岁仍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大学最重要的,是赋予了人“阅读社会”的能力。
王智刚:“人生会遇到很多考验和抉择,但不是大学里某种学科改变的,而是大学给的知识体系、逻辑方法,加上我们这代人能吃苦。(没退休)因为我还有学习的能力,包括新经济、互联网,也包括你们年轻人在想什么。比起我们那代没上大学的人,我可以阅读社会的变化,跟上脚步。”
记者:“前一段,一个网红作家说,上大学浪费时间,她的实习生早接触社会,挣得也不少?”
王智刚:“你很难算清上大学给你挣多少钱,但它会让你更值钱。毕业后的几十年,多数人为了谋生都要工作,躲不开;为什么要用‘错过就回不去’的四年大学时光,去换取一份挣不了几个钱的工作呢?”
80后谈“清华趣事”:优秀的人不该“太相似”
如果说50后、60后这批老考生是“探路者、试错者”。70、80后考生就是一群带着思辨和叛逆的人,相比老一辈,他们更愿去思考“为什么”和“为什么不”?尤其是当年被贴上“不安分”标签的80后。
王蕴刚,1984年生人,2002年高考。清华大学环境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博士后,曾获美国能源部特别贡献奖、优秀环境博士论文奖等;除了学术,还有创业:目前是美国GAGO(佳格)大数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清华企业家协会青创会员。
作为老相识,在笔者看来他的清华之路是“顺理成章”。当然清华是全国学霸扎堆的地方,学霸们各有所长,学业上彼此“受刺激”是常态。王蕴刚仍记得大一时,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考试。
王蕴刚:“我考了78分和82分,当时很满意啦。后来听说,我们班有一人考了100和99。我整个人都不对了,琢磨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顶尖名校,藏龙卧虎,翘楚遍布。感觉不好怎么办?习惯就好。
当然,清华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不光是知识,还有上百个社团,大一到大四期间,不少课外实习、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生代码”。
王蕴刚:“那时候,我曾作为拜尔中国环境大使,参加了第四届亚太地区活动。一个暑假走南闯北,在中国环境脆弱的核心功能区调研;对日后树立长远目标,在环保领域深耕(很有帮助),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清华坊间有很多有趣的“潜规则”:考试前一周,你要能在图书馆自习室占个座,算你牛;有句校训叫“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因此男生每学期必须通过3000米跑测试,独立完成100米游泳,否则据说不给毕业证。
80后清华人个性开朗,校园模特大赛、摇滚大赛搞得有模有样,甚至还有一个十几年历史的“清华女生节”。
王蕴刚:“三八节前一天,为数不多的女生这天会‘很幸福’。她们会收到很多礼物。学校主干道、饭堂等场合,男生会打出各种横幅,对女生亲切问候;还有男女生‘联谊寝室’,男生还会给女生打热水。”
王蕴刚回国创业,进行大数据与环境、农业领域报告
大学毕业后,王蕴刚去美国留学,并在硅谷闯荡,如今事业小有所成。王蕴刚的公司主要利用气象卫星和大数据,深耕“互联网+农业、环境”领域,目前和国内多家大型IT公司合作,让农民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谈到当下大学对人格和能力的塑造。王蕴刚表示,下一代大学生整体条件更好,但他多年观察,传统教育让学生在领导力、批判性思考等方面有所不足,学校应有所转变,大学生更应自我修炼:“现在大学生基本素质很好。但大家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领导力,学校提倡的力度和学生自我重视程度,都不够。传统教育,不是很提倡,所以我们优秀的学生,看上去比较相似。但未来,应该让优秀的人,也要优秀在不同方面。有的人适合读书,有人适合与人打交道,把每个人的潜力都挖掘出来。你让鱼和青蛙爬树,都没有蜗牛爬得高,应该让鱼和青蛙在水里,看青蛙跳多远,看鱼可以游多远。”
90后名校生:“不务正业”的大学生活 只是表象
90后人民大学毕业生魏冰清,虽然出身名校,但生性好动的她进了大学就成了校园里知名的“社会活动家”:相比专业学习,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毕业后短暂在投资公司就职,后融资创业高校毕业生求职培训平台“面包求职”。
魏冰清:“大学给人提供更多可能性,评价一个人更多元。比如我大学参加了十个社团,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生活方式。之前,我挺娇气,累一点苦一点不行。人大学习压力很重,我是女篮队,挂着一堆社团、要去国外交流、要实习,从大二开始就同时做很多事,带来压力很大,等我创业时发现,这些事都见过了。只不过从同时做很多社团,到协调很多部门;只不过从社团发展压力,变成公司发展压力。”
90后的魏冰清
这种大学的活法是不是“不务正业”呢?魏冰清觉得,在大学中“折腾和不安分”有几个前提:一,专业课不能放,即使不当学霸,也要保证过关;二,“折腾前”要想清目标,在大方向上集中精力,做好自我的“加减法”。
魏冰清:“办了很多社团活动,参与很多实习。过程中,从小姑娘到成熟冷静的人。这些经历对创业能Hold住节奏,很有帮助;另外,创业很多人脉,源于大学社团。对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选择和取舍,大学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当学霸、参与各种活动等,但很多人想要太多,精力分散,纠结太多。比如我一直想做人脉有关的创业。进了大学要,集中精力干一类事。”
这是三位横跨40年,不同年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老考生”的故事。各种滋味,慢慢体会。
央广网北京6月8日消息(记者王思远)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2017,高考重启的第40年;五位昔日“高考生”,从50后到90后,从创业者到企业家;60后的“老三届”考生,如何用18天备考?一对70后,名校学霸和叛逆少年,怎样走出“殊途同归”的精彩?“不安分”的80后、“非主流”的90后,成为社会中坚;他们有哪些珍贵的高考记忆?《远见》讲述“恢复高考40年,我的故事”。
今年是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第40个年头。1977年恢复高考,是一个国家对命运的选择,更是对很多莘莘学子命运的选择。
说起高考,有人心怀憧憬、有人满是回忆,本期《远见》采访了三位嘉宾,感知不同年代、不同群体对高考和大学的回忆,感受教育对人的心智磨砺和命运改变。
77届老考生:史上最激烈高考 18天闯过“独木桥”
1977年是高考恢复第一年,竞争十分激烈:一是考生多。高考“断档”十年积压的考生共570多万人,他们从车间、军营、田间地头走向考场,最终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比例1:29;二是时间紧。当年10月底,媒体才公布恢复高考消息,12月考试,多数考生的复习时间不足两个月。
先关注一位50后考生代表,他叫王智刚,当时正在某部队服役。不同于地方考生,部队考生的备考时间只有18天。
王智刚:“(高考)地方上10月份就传开了,但是部队考不考,怎么考?没信。后来政策下来了,考试还有18天。当时全团800人,推荐8人考试。18天太紧张了。把能找的书都找了,每天睡3个小时,离开学校多年,有不会的就让弟弟们去学校问,回来再给我讲。当时和三个弟弟睡一间屋,家里特意给我换了个大灯泡,夜里用报纸做了灯罩,每天晚上报纸都会被烤糊。实在睁不开眼,就用冷水擦脸,12月,水里带着冰碴。”
那个年代,所有考生都在争分夺秒。说高考是“救命稻草”有些夸张,但至少,是很多人的“转运草”,他们的命运将因此改变。
王智刚:“18天很短,到最后也没复习完。但那届高考匆忙,大家情况都差不多。考前部队给我们八个人放话‘可以考零分,不许作弊,不许给军队丢人’。硬着头皮上考场,没想那么多,考完回到家,昏天黑地地睡了整整两天。”
当年的高考现场 原生态中的紧张严肃
幸运的是,他成了部队8位推荐考生中唯一上榜的人。虽然以6分之差错过清华大学,但仍考入了河北工学院电子工程系。
憧憬的大学生活开始了,王智刚发现,同班同学有下乡知青、工人、高中生、老三届,三教九流、简直是一锅“大杂烩”:“班里最小的16岁,最大的33岁。那时(唐山)刚地震完,大学条件很差,跟现在比不了,生活也很枯燥。有个图书馆觉得都很幸福,大家就是学习读书,没别的了。那时,大家好不容易考出来,不同社会阅历的人走在一起学习、生活,倒也开阔了眼界。”
毕业后,先后辗转政府机关、民企、外企,直到自己创业。如今60多岁仍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大学最重要的,是赋予了人“阅读社会”的能力。
王智刚:“人生会遇到很多考验和抉择,但不是大学里某种学科改变的,而是大学给的知识体系、逻辑方法,加上我们这代人能吃苦。(没退休)因为我还有学习的能力,包括新经济、互联网,也包括你们年轻人在想什么。比起我们那代没上大学的人,我可以阅读社会的变化,跟上脚步。”
记者:“前一段,一个网红作家说,上大学浪费时间,她的实习生早接触社会,挣得也不少?”
王智刚:“你很难算清上大学给你挣多少钱,但它会让你更值钱。毕业后的几十年,多数人为了谋生都要工作,躲不开;为什么要用‘错过就回不去’的四年大学时光,去换取一份挣不了几个钱的工作呢?”
80后谈“清华趣事”:优秀的人不该“太相似”
如果说50后、60后这批老考生是“探路者、试错者”。70、80后考生就是一群带着思辨和叛逆的人,相比老一辈,他们更愿去思考“为什么”和“为什么不”?尤其是当年被贴上“不安分”标签的80后。
王蕴刚,1984年生人,2002年高考。清华大学环境系毕业后,留学美国,加州伯克利分校博士后,曾获美国能源部特别贡献奖、优秀环境博士论文奖等;除了学术,还有创业:目前是美国GAGO(佳格)大数据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清华企业家协会青创会员。
作为老相识,在笔者看来他的清华之路是“顺理成章”。当然清华是全国学霸扎堆的地方,学霸们各有所长,学业上彼此“受刺激”是常态。王蕴刚仍记得大一时,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考试。
王蕴刚:“我考了78分和82分,当时很满意啦。后来听说,我们班有一人考了100和99。我整个人都不对了,琢磨人和人的差距怎么这么大?”
顶尖名校,藏龙卧虎,翘楚遍布。感觉不好怎么办?习惯就好。
当然,清华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不光是知识,还有上百个社团,大一到大四期间,不少课外实习、社会实践和国际交流,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生代码”。
王蕴刚:“那时候,我曾作为拜尔中国环境大使,参加了第四届亚太地区活动。一个暑假走南闯北,在中国环境脆弱的核心功能区调研;对日后树立长远目标,在环保领域深耕(很有帮助),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清华坊间有很多有趣的“潜规则”:考试前一周,你要能在图书馆自习室占个座,算你牛;有句校训叫“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因此男生每学期必须通过3000米跑测试,独立完成100米游泳,否则据说不给毕业证。
80后清华人个性开朗,校园模特大赛、摇滚大赛搞得有模有样,甚至还有一个十几年历史的“清华女生节”。
王蕴刚:“三八节前一天,为数不多的女生这天会‘很幸福’。她们会收到很多礼物。学校主干道、饭堂等场合,男生会打出各种横幅,对女生亲切问候;还有男女生‘联谊寝室’,男生还会给女生打热水。”
王蕴刚回国创业,进行大数据与环境、农业领域报告
大学毕业后,王蕴刚去美国留学,并在硅谷闯荡,如今事业小有所成。王蕴刚的公司主要利用气象卫星和大数据,深耕“互联网+农业、环境”领域,目前和国内多家大型IT公司合作,让农民从“看天吃饭”到“知天而作”。
谈到当下大学对人格和能力的塑造。王蕴刚表示,下一代大学生整体条件更好,但他多年观察,传统教育让学生在领导力、批判性思考等方面有所不足,学校应有所转变,大学生更应自我修炼:“现在大学生基本素质很好。但大家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能力、领导力,学校提倡的力度和学生自我重视程度,都不够。传统教育,不是很提倡,所以我们优秀的学生,看上去比较相似。但未来,应该让优秀的人,也要优秀在不同方面。有的人适合读书,有人适合与人打交道,把每个人的潜力都挖掘出来。你让鱼和青蛙爬树,都没有蜗牛爬得高,应该让鱼和青蛙在水里,看青蛙跳多远,看鱼可以游多远。”
90后名校生:“不务正业”的大学生活 只是表象
90后人民大学毕业生魏冰清,虽然出身名校,但生性好动的她进了大学就成了校园里知名的“社会活动家”:相比专业学习,更多精力投入到社团活动中。毕业后短暂在投资公司就职,后融资创业高校毕业生求职培训平台“面包求职”。
魏冰清:“大学给人提供更多可能性,评价一个人更多元。比如我大学参加了十个社团,看到很多有意思的生活方式。之前,我挺娇气,累一点苦一点不行。人大学习压力很重,我是女篮队,挂着一堆社团、要去国外交流、要实习,从大二开始就同时做很多事,带来压力很大,等我创业时发现,这些事都见过了。只不过从同时做很多社团,到协调很多部门;只不过从社团发展压力,变成公司发展压力。”
90后的魏冰清
这种大学的活法是不是“不务正业”呢?魏冰清觉得,在大学中“折腾和不安分”有几个前提:一,专业课不能放,即使不当学霸,也要保证过关;二,“折腾前”要想清目标,在大方向上集中精力,做好自我的“加减法”。
魏冰清:“办了很多社团活动,参与很多实习。过程中,从小姑娘到成熟冷静的人。这些经历对创业能Hold住节奏,很有帮助;另外,创业很多人脉,源于大学社团。对大学生而言,最重要的是选择和取舍,大学提供了很多可能性,当学霸、参与各种活动等,但很多人想要太多,精力分散,纠结太多。比如我一直想做人脉有关的创业。进了大学要,集中精力干一类事。”
这是三位横跨40年,不同年代、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老考生”的故事。各种滋味,慢慢体会。(转自大众网)
[编辑: 李敏娜]
相关专题:
回望高考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