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岸41个贫困薄弱村摘帽 打造全域扶贫青岛样板

2017-06-14 07:15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通讯员 魏宗芹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不让一个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这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2016年,青岛西海岸新区创出了扶贫工作的“新区速度”——2016年9月,全区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2016年底,41个贫困薄弱村实现脱贫摘帽,2017年底,剩余24个贫困薄弱村全部摘帽。

  

市政协帮扶宝山镇中山前村建设地面分布式光伏电站,年发电15.3万度。



  “一户一策”助贫困户脱贫

  西海岸新区海青镇后显沟村,全村406户1318人,贫困户14户33人,安佰顺是贫困户之一。安佰顺属视力一级残疾,五年前离婚后,他和读小学的女儿相依为命,日子过得非常清苦,他自己也非常自卑。2014年,他们家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安佰顺深刻认识到,想改变家庭的贫困状态,必须掌握一定的技能。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了解到安佰顺想要学习一技之长的想法。镇党委政府精准施策,于2015年5月安排介绍安佰顺到黄岛区代军盲人按摩店学习,同时联系了安佰顺女儿所就读的小学,免除了一切学杂费用。如今他的按摩推拿技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实现稳定脱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时的帮助解决不了长远的问题,只有为贫困镇村和农户指出了生计之路,才能从根本上脱贫。西海岸新区紧紧把握“精准”二字,因地制宜,一镇一规,一村一案,一户一策,帮助贫困镇村和贫困户最终脱贫。

  48岁的李福启也是精准扶贫的受益者。他是西海岸新区铁山街道李家店子人,三级肢体残疾。脱贫前,李福启受身体残疾影响,外出务工找不到工作。一家三口生活全靠妻子一人来维持。自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以来,李家店子村引进了从事平菇养殖的金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一户一策”的精准扶贫计划,李福启在村两委帮助下进入企业务工。平时,李福启负责公司的安全保卫工作,每月收入一千七八百元。在生产菌棒的忙季,他又做起锅炉工,每月可以收入2000多元。妻子也在街道和村委帮助下,承担了家庭散养低保、五保户的家政服务,一年收入一万四五千元钱。今年,李福启家里买上了小型饲料加工机械,搞起了养殖。儿子也顺利走上了工作岗位,每月收入4000多元。如今,李福启一家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彻底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引进打造扶贫项目“造血”

  在新区,很多像安佰顺、李福启一样的贫困户,受益于精准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扶”的落脚点应该放在产业和项目上。对此,新区实施5个经济薄弱镇特色小镇“一园、一改、一街、一迁”四个一工程,将特色小镇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平台来抓,加快经济薄弱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打造海青-绿茶扶贫、大场-电商扶贫等39个项目,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精准扶贫有效路径,发挥“一带一促”作用。

  此外,实施大功能区结对帮扶,充分发挥大功能区招商引资和新政策、新产业、新技术优势,通过编制规划、政策扶持、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等多种措施,推动经济薄弱镇“摘帽脱贫”。董家口经济区帮扶海青镇,打造茶博园基地项目,投资3000万元建设董家口海青产业园,洽谈引进十九冶集团项目部等10个税源项目,增加税收1200万元。灵山湾影视文化区帮扶大场镇,制定了《灵山湾影视文化产业区结对帮扶大场镇三年行动方案》,投资1800万元实施“一园两区多项目”建设。青岛经济开发区帮扶大村镇,启动大村现代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开工建设城发生态农业园、城发国际牡丹园、食用菌批发市场等6大帮扶项目,引进6家企业,实现税收600余万元。

  要“造血”先要“输血”,新区针对精准扶贫工作专门制定了一系列金融保障政策。围绕产业扶贫,新区协调人民银行黄岛支行等单位,将扶贫贷款贴息政策作为切入点,精准对接贫困镇村特色产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助推贫困村户精准脱贫。如大场镇与胶南海汇村镇银行合作,推行“富民扶贫贷·红果果计划”,提供1000万元贴息信贷资金,引导贫困户到南辛庄村扶贫园包棚创业、脱贫致富;海青镇与黄发信贷合作,为贫困村户提供1000万元贴息贷款,扶持贫困户依托茶叶创业致富,实施“六个一批”扶贫举措,建设海青富民产业基地、茶文化博览园和北茶商街等系列项目,年产值超过3亿元,有效带动贫困户、茶农、茶企增收致富,发挥了扶贫贷款“造血”功能。

  打造全域扶贫青岛样板

  记者采访了解到,青岛西海岸新区共有经济薄弱镇5个,省定贫困村30个,市定经济薄弱村35个,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4757户、8390人,城市贫困户769户、1271人。新区精准发力,2016年共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37亿元、投入行业扶贫资金3769万元、撬动社会扶贫资本6.3亿元,创新实施了多种精准脱贫模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和城市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41个贫困薄弱村实现脱贫摘帽。

  西海岸做出的一个重大探索就是建立“资产收益型”扶贫新模式,变扶贫资金为优质资产,变“输血”为“造血”。新区出台《扶贫专项资金购买商业资产的实施意见》,利用三年的时间,将65个扶贫重点村合计年扶贫资金3550万元,购买国企黄发集团优质商业资产,以西海岸富民公司为主体进行售后承租及经营,兜底保障8%收益率。目前,前期收益金476万元已经支付到65个贫困薄弱村集体。

  新区还在全省率先推行城市扶贫,制定实施了《城市精准脱贫实施意见》,区财政投入3795万元,将“城市贫困线+城市低保线”两线合一、有效衔接,对772户、1277名城市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通过落实综合救助、政策扶持,提高低保标准、扩大保障范围,强化技能培训、完善就业引导,构建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实现了城乡统筹脱贫,打造了全域扶贫的“青岛样板”。

  创新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

  “精准”脱贫,不仅仅是要经济脱贫,对于医疗、教育等体系同样要做到“精准”。创新社会保障是西海岸新区精准扶贫举措之一,安佰顺女儿享受的免除一切学杂费用,义务教育阶段每年1000元生活补助金就是其中的教育保障。2016、2017年,新区预算投资7536万,改善5个经济薄弱镇中、小学办学条件。免除278名贫困学生学前保教费及普高、中职学杂费。2017年,对923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分阶段发放生活补助扶贫资金107.55万元。

  在医疗保障方面,打造健康扶贫新模式,在省市首个为全区城乡贫困人口发放《健康关爱手册》,享受就诊转诊、分类救助、先住院后付费等“绿色通道”服务。对贫困人口医疗费用不设大额救助起付线,全额补贴医保个人缴费部分。制定《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实施扶贫医疗救助,贫困户住院门诊大病经过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和民政救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再救助90%~95%,贫困人口最终自费不超1%,实现“低档标准缴费,高档待遇医疗,财政两次补助,自费基本全免”。

  此外,投资1047.15万元将全部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危房进行改造,区交通部门为65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油(水泥)路,将村村通公交除海岛村外实现贫困薄弱村全覆盖,着力改善贫困村交通出行条件。另外实施兜底保障。全区凡是收入低于低保标准的家庭,全部按程序纳入低保范围,低保在贫困人口中覆盖率由2016年初的78.3%提高到目前的80.4%。2017年4月,新区取消区域差距,实行城乡统筹,进一步提高低保标准,由580元/人/月提高到660元/人/月,继续加大对城乡贫困人口的兜底保障力度,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

  

制图/于娟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内容: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半岛官方网站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西海岸 全域扶贫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