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过万难吗? 快递员的生存镜像与丛林法则

2017-06-27 08:53   来源: 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爱恨电商

  刘伟国52岁,在快递员队伍中算是“高龄”了。快递工作,他从原始的人肉运输时代就开始干,迄今已有十几年。其间,中国快递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隔几座城市,一个普通快件可以次日送达,放到十几年前,这似乎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在今天,它随时发生在千家万户里,人们早已对之习以为常。

  刘伟国干过10年同城快递,公司调度接到客户电话后把任务分给快递员,让他从A地取货、骑车送到B地。那是一段“长”在摩托车上的岁月,一次可能只有一个件,从市南出发,近到城阳,远至胶州,车轮每天碾过二三百公里。车程表从1到99999是一个轮回,刘伟国的车程表跑过了好几轮,直到破旧不堪、疲惫卸任。

  实际上,国内很多快递公司靠这种人肉运输起家。1993年,申通率先成立,创始人每日凌晨携带货物乘火车从杭州去上海,有人在火车站接站后送往市区各地。同年,顺丰在香港成立,6名员工在深圳和香港间用背包和拉杆箱运货。

  1999年至2002年,韵达、圆通、中通又陆续成立。民营快递公司起初只能做“黑快递”,直到2009年新邮政法出台,才脱离黑户身份得以正名。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包裹告别人肉运输,坐上汽车、火车、飞机。申通、圆通、顺丰截至去年全部上市。

  快递业的发展与电商的发展密切关联。2003年起,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相继涌现,对快递业务的需求迅猛增长,对其速度和服务的要求也推动着快递产业的升级和完善。与此同时,由快递网点勾连的物流网像毛细血管一般铺设在城市与乡村。阿里巴巴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共有快递网点130456个,淘宝产生的包裹占到中国快递市场份额的65%。

  快递业为电商货物的流通提供路径的同时,也被电商钳制,主要表现为因快递公司竞争而起的价格战、服务战。10年前,国内异地快件起步价是20元左右,现在电商批量发件的价格甚至能降至5元以下,刨去运输和人力的高成本,快递业进入“薄利”时代。

  快递员对电商也是又爱又恨。“各快递公司竞争很激烈,价格压得低,尤其是电商,想挣钱只能靠走量,但是走量的话又得依赖电商。”来永财28岁,在一家快递公司干了四年,对电商感情复杂。电商带给快递业的另一个烦恼是“双11”,这是快递公司和快递员的年度大考。那一周里,物流车不停地往回拉件、快递员不停地往外派件,快递网点里包裹爆仓,每个人都将发条拧紧,快递员变成了“飞人”。“货多得拉都拉不完,有些压在中转站,凌晨三点还在卸货。”来永财说,“一年中最累的就是这时候,派件都派到凌晨,放进小区快递柜里,有时候饭也顾不上吃,第二天早上还得起来接着干。”在他看来,只要熬过了“双11”,就算得上一名合格的快递员了。

  丛林法则

  快递员是辛苦活,也是技术活。不同片区派件取件有难有易,写字楼比小区好,新小区比没电梯的老小区好,电商多了也好,好片区怎么守住、差片区怎么开发,都是快递员要思考的问题。取件比派件挣得多,前者按每件10%左右抽成,后者一般每件1元。同一个片区内各快递公司价格相差不大,为了争取更多客户找自己发件,快递员要懂得经营与客户的关系。

  姜成的办法是“刷脸”,能打电话绝不发短信,能送上门绝不放代收点或快递柜,宁愿多打几遍电话、多跑几趟腿。“你人勤快,混个脸熟,人家发件的时候自然就想到你了。”刘俊开朗活泼,长得帅气,嘴又甜,是个取件大户。他也很细心,为了笼络新开张的一户电商,送给对方一台打印机,用以打印面单信息。各公司快递员难免出现争抢客户的情况,刘俊说,“这很正常,就看你有没有本事不让别人抢了去。”

  由于片区划分和个人能力的差异,不同快递员之间收入差距悬殊。外界有种“传说”,觉得快递员普遍月薪过万,超过一般白领,实际上,月薪过万的只是少数。北京交通大学和阿里巴巴联合发布的报告称,大部分快递员工资在2001~6000元之间,8000元以上的不到1%。

  一个网点里的快递员做着相同的工作,在一个大盘子里“分羹”,如何与同事相处是一门学问。“越是收入高越得注意,赚钱多的可能有人眼红,如果你人不好,别人对你敌意就更强了。”刘俊说,以前有个同事是他们网点收入最高的,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别人凑到一块儿卸货的时候不停地磨嘴皮子,他一句话也不说,谁也不爱搭理,大家都不喜欢他。”有一次,这名快递员生病告假,没人愿意帮他派件,网点负责人好一番调解才安排人把快递送出去。

  快递员与快递网点之间的关系也很微妙。中国目前的快递运营主要分为直营和加盟,前者以EMS和顺丰为首,“三通一达”和其他小型快递公司绝大多数网点都是加盟。2014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所有快递网点中,80%都是加盟。加盟模式中,网点房租、车辆、人员成本自付,承担总部任务指标,与总部利润分成。负责人能不能管好快递员,关系到一个网点的生死存亡。

  刘俊已经从一线退下,承包了一个网点,手下有十几名快递员。“快递员不能不团结,也不能太团结”,这是刘俊的管理之道。“不团结工作氛围不好,大家你争我抢,容易产生冲突,所以分配任务的时候得尽量均衡。太团结也难管理,怕他们什么时候合起伙来坑老板。”刘俊告诉记者,有个网点在临近年关货量极大的时候遭遇了快递员的集体罢工,按照公司规定,一个快件延迟一天扣网点100元,每天快件动辄上千,这意味着只要连续几天无人派件,网点便损失惨重。

  快递业人员流动性极大,阿里巴巴数据显示,近一半快递员工作年限在1年以下。由于极度依赖人力,快递员的高频流动加剧了网点的风险,为了稳定,很多网点成了“亲友帮”。孙仕兰是李全吉的老板,也是他的表姐,就是她把李全吉从莒县老家叫来干快递的。在她和丈夫开办的网点里,一度全是亲戚,最近两年才招了几个“外人”。“听说有个网点干了几个月赔进去一套房子,风险挺大的。”孙仕兰说,“自己家里人比较信任,也好管理,风险能控制得小一些。”

  去留两难

  白天,在任何一个热闹街区的路口站上一会儿,轻易就能看见几个快递员骑着三轮车或摩托车先后从面前驶过。晚上,下了“火线”,这些“马路骑手”退回属于自己的那个角落,从喧嚣的街道中隐身,过着简单的生活。

  刘伟国说自己没有什么乐趣,“就是喜欢喝点儿小酒。”下午6点多,送走最后一批快递,他在网点门前拿了个马扎坐下,用一个箱子当桌子,点燃一根烟,就着一碗麻辣螺蛳喝了一小杯白酒,告慰自己一整天的辛劳。他是本地人,年轻时候有过一段醉生梦死的日子,现在每月五六千的收入够养家糊口,也就知足了,他不想让自己有太多烦恼。

  李全吉下班后刷刷手机、打打游戏、去海边溜达溜达,一天就过去了。因为身边都是亲戚,对他来说,家好像是从一个地方搬到了另一个地方,他心里觉得踏实。天天收发别人的快递,李全吉自己却从来没在网上买过东西。“可能是生活需求比较低,想不起来逛淘宝,需要什么街边店里买就行了。”闲下来的时候,这个年轻人偶尔会想一想自己的未来,虽然现在衣食无忧,但他觉得靠送快递在青岛立足是不可能的,想找一个“有前途的工作”,只是还没有方向。

  孙仕兰和丈夫来青岛七八年了,起初在城阳的工厂待过,也跟着亲戚送过同城快递,经常骑着自行车一跑两三个小时。快递网点是2011年承包的,初创阶段人手不够时,她也出去送快递,体力不够送得不多,有时候坐着丈夫的车一起出去,她只负责到地方后把快递送上楼。“有次看见一个女快递员自己骑着三轮车送,车上坐着俩孩子,觉得真不容易。”如今她不亲自派件了,但网点管理工作也并不轻松,有大量细致而琐碎的工作去做。然而每年有十几万的收入,她的生活稳定了下来,在城阳买了房子,家人又都在身边,算是在青岛扎下了根。

  从快递员到网点老板,这几乎是普通快递员所能看见的唯一上升通道。但这条路不是人人敢走。来永财的妻子和孩子都在沂水老家,他独自一人在青岛打拼,大部分钱都打回家里,为妻儿提供安稳的生活。“送快递的多了,不如以前挣钱。”来永财说,他也考虑过承包个网点,想到近二十万的成本和管理起来的麻烦,觉得不如送快递省心,“但是毕竟有点儿吃青春饭的性质,谁知道干到什么时候呢?”

  在外总是想家、想孩子,来永财每晚都要给家里打电话,也想过干脆回去干个小买卖,又觉得还是应该再攒点儿本钱。是去是留,他始终难以抉择。他还给自己留了一条路。母亲去年在老家弄了个养殖场,来永财观望着,一旦觉得可行,他打算回去接手。(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刘俊、姜成系化名)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快递员 物流 收入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