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君瑶 孟秀丽报道
半岛都市报8月1日讯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决定这些“不同”风俗的因素很多,有地理环境,还有文化传统。我们身边的民俗,你又知道多少呢?在半岛都市报创刊18周年之际,为梳理和解读“大青岛”的地域特色、风土人情、文化传承,本报特启动“青岛十大民俗”征集评选活动,邀请市民与我们一起寻找青岛的特色民俗。
青岛糖球(萝卜)会,胶州大秧歌,即墨田横祭海节,胶州茂腔,即墨柳腔,泊里红席,马山山会,平度木版年画,城阳峄阳文化……这些耳熟能详的民俗,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有可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既传承着青岛这座城市的历史与文化,又彰显着青岛人的生活风貌。
据了解,青岛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2项、省级47项、市级97项,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全省前列。其中,田横祭海节将传承500余年的“渔家文化”通过“香饽饽”、三牲祭祀、渔家号子表演等立体呈现出来,成为即墨文化和旅游形象的重要名片,2008年入驻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虽集民俗之大成,但民俗的内涵远不止这些,能够反映青岛一地人文风貌的,还有很多鲜明的“青岛记忆”和“青岛特色”,而发现和梳理这些“烙印”,也正是本报“青岛十大民俗”征集评选活动的初衷。
今年正值半岛都市报创刊18周年,回顾18年峥嵘岁月,本报已经与这座城市结下不解之缘。解读大青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民俗民风正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您可通过发送邮件参与征集活动,推荐或自荐区域特色民俗发送到邮箱bdqyqmt@126.com,请在“主题”中标注“民俗”,邮件内文除推荐特色民俗外,还需简要介绍民俗的特色及推荐理由、或传承人/机构等。8月上旬开始候选名单展示及全民投票评选,最终结合市民投票情况及专家评议意见评选出“青岛十大民俗”,带领市民真正了解和认识我们身边的历史与文化。活动咨询电话:80889177。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