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铺集张洪平:历经17年培育出绿色健康水果

2017-08-25 15:08   来源: 半岛网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在胶州市铺集镇有一方叫“大石桥”的地里,盛产一种老口味苹果——苹安果,它虽然貌不惊人,却能让食者吃过不忘,口齿间弥留多年前那种老苹果的味道,且香飘江浙与京城,每当收获季节,慕名前来采摘品尝者络绎不绝,真可谓果香不怕“巷子”深,遐迩闻名。

  2017年初秋的一天,雨过天晴,当记者来到位于铺集镇铺上四村的青岛苹安果家庭农场,“山东省优质果品采摘园”的授牌赫然入目,挽着裤腿鞋子上沾满了泥土的农场主张洪平正迎在门前,看样子是刚从果园里出来,朴实的脸上挂满热情。

  张洪平今年56岁,说起投身有机农业历程,张洪平感慨万千。2001年春天,他以每亩400斤小麦折价从邻村铺上四村租地160亩,以每棵4元价格引种国外“川中岛”桃树8000棵小苗,准备大干一场。当时,他瞄准国内有机果品定位,张洪平当机立断承包土地,但是这块地基本上属于撂荒地,种小麦、玉米都不长,于是,他雇用2辆拖拉机,远赴10公里之外的该镇邢家岭养牛场每年拉牛粪1000立方米喂树,逐步增加土壤有机质;又花10万元新打、维修直径22米、10米的大口井各1眼,保障土壤养护水肥需求,经过8年多努力,土壤改良好了。改种苹果之后,特别是2014年至今,他又增施豆饼喂树,土壤有机质达到1.5,使果质返朴归真,口感醇香脆甜略带酸头,回味无穷。

  



  可8年后,张洪平却将桃树全部伐掉,说到这里,张洪平长叹了一口气,说出了自己心底当时的无奈与决绝。当初不懂技术,引种的桃树品种自花不授粉,全靠人工授粉,成本较高不说,第二年春天又被一场霜冻冻了桃花,出师不利。尽管如此,张洪平依然雄心勃勃,但由于桃的成熟期全在每年的8月份,保质期仅为1个月,分期上市的技术又没能掌握,而桃子又不像苹果那样可以冷藏,一遇到风雨天气,一夜之间就能掉一地。所以,尽管看似红火,从2003年桃树开始结果到2008年,经营是一直亏损。

  穷则思变,敢想敢干的张洪平决定杀桃树而改种苹果。2008年冬天,他断然伐掉所有桃树,于翌年春天以每棵6元左右的价格,引进片红烟富三、条红2001富士为主的果苗1.3万棵,全部栽上苹果。有了以往种桃受技术制约的教训,这次他特地加强了与专家的沟通。他先后到烟台农科所、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等科研部门寻经问宝,向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果树遗传育种与栽培专家、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导师王金正教授虔心请教,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在果树土壤方面,张洪平受种大白菜用豆饼做肥提高菜质的启示,他开始尝试用豆饼喂苹果树,在增施牛粪的基础上,将发酵后的豆饼掺在复合肥里,在每年的11月份开沟施于树底,并于翌年的春、夏、秋季再各枪施一次水溶肥。

  



  在2017年6月,由胶州市农业局扶持20余万元新上水肥一体化设备一套,直接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推广技术,根施水溶肥,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原来连施肥带浇水要1个月时间完成,现在通过滴管管线先滴肥后滴水,同步进行,仅需2天就可干完。

  用张洪平的话说:果品质量的提高,巧就巧在施肥技术上。想方设法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富硒液喷施页面肥等新技术的利用,使他果园里2018年将有1.1万棵苹果进入盛果期,预计产量可达120万斤,今年为初果期产量也可在70万斤左右,纯收入可望实现60万元。现在果园已扩大到200亩,并开辟了采摘园。2016年12月,他的苹果采摘园被山东省旅游委员会评定为“省级优质果品采摘园”,他信心满满,要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尽管经营有了些许成绩,但丝毫没有冲淡张洪平追求“平安果品”的初衷。在现有无公害果品认证的基础上,2017年将新增绿色果品认证,最终目标是用3年的时间,拿下国家级有机果品认证书。“对得起良心,不辜负上级的支持和父老乡亲的抬爱,绝不使用国家禁用药肥,真正让人们吃得平安,是我今生永远的追求。”张洪平深情地告诉记者。

  文/图 半岛网记者 黄超 通讯员 张怡婕 张劲弓

   [编辑: 黄超]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胶州 健康水果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