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深圳市元一国学研究中心和宝安城市学院联合举办的“凤凰国学堂”第二场讲座在深圳市宝安区开讲,著名学者楼宇烈为大众带来以“中国复兴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为主题的精彩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中国的复兴和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其实复兴,我想最根本的落脚点就是文化的复兴。因为文化本来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创造凝聚起了精神的、物质的各个方面的人类的成果,所以我们每个文化又都有它自己的传统和特色,只有坚持了这样一种文化的特色,才能够使得这个国家传承下来,振兴起来。
文字使得中国文化几千年绵延不断
我们经常讲世界上有几大文明古国,有几大古文明的文化圈,其中特别提到我们中国的文明,中国的文化从来没有中断过。其他的文明都出现过断裂,只有中国文明它绵延几千年了,没有中断过。所以这句话我经常讲,我们要分析的来认识它,从一个方面来讲,五千年的文明延续到今天没有中断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多少也出现过一些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文化断裂的现象。其中,尤其是近百年来,应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比较长的一个断裂,所以我们今天要让我们重新振兴中国,那么我想连接起这样的文化传统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任务。
我刚才讲了从一个角度来讲我们没有断裂过,这中间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的文字,我们的文字大家都知道,是建立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之上,这种文字延续下来而且不断的归纳法,秦始皇是第一个开始,当时六国的文字给他统一起来,就把战国时期各国的不同的写法的文字把它相应的统一起来,这就是秦朝的小篆。到了汉代有了隶书,进一步的简化,到了唐朝有楷书,更规范化一些。一直用形象为主来作为一个文化表达交流传承的载体,所以中国的文字具有形、音、意三个要素,我想西方的文字发展到后来只有音和意,没有形,而我们有了这个形,就把我们古往今来的文化都贯通起来了,尽管古人怎么读这个字我不一定知道,但是我今天看到这个字我就会明白他的意思,不光把时间,古往今来构成起来了,而且把空间,各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所使用的不同方言也贯通起来了。
我们中国各地方的方言不下数百种,很多地方的方言大家互相听不懂,但是没有关系啊,我们把文字一写出来都知道了,所以中国的文字是使得中国文化几千年绵延不断,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实可以讲没有中断过,我们看得明白我们古人写下来的东西,用书写记录下来的我们的文化。
用西方话语系统解构中国传统文化很可怕
用西方的话语系统解构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国文化的精神给解构掉了,这是最可怕的。我刚才又讲了,我们文化也出现过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断裂,特别是近代以来,不讲远的,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新文化运动是1915年开始,到现在已经102年了。那么新文化运动实际上也给我们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想要从文化的观念中间去找到中国走向近代发展的障碍根源在什么地方。其中当然首先就会针对我们传统文化中,决定我们社会制度构建,人际伦理关系构建,以及在我们日常言行举止规范方面的要求,就这些东西从哪儿来呢,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讲,这些方面最主要的以儒家的理念建立起来的。所以当时人们就觉得我们要破除人们对于君主专制制度,以家天下为国天下这样一种理念,必须清算儒家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礼乐制度,批判儒家中华血缘观念,这就彻底打倒孔家店,批判儒家通过儒教来让人们遵守这样的社会制度,遵守这样一种伦理关系,以及言行举止的规范。所以大家都很清楚的知道当时喊出了一个口号叫“吃人的礼教”,礼教是吃人的,这点鲁迅先生在他的文字中写得很清楚。一部二十四史,两千多年的历史,结果就落到“吃人”两个字上面,当然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留恋了,再留恋要吃你了,也可以说让人们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开始发生了一种彻底的批判。
到了30年代,一位教授明确提出来了,中国文化要全盘西化,不仅哲学、宗教、科学,而且连我们平时的衣食住行等等都要全盘西化,那这个口号提出来也有很多人不同意,当时就有十位教授发表了一个中国保卫文化宣言,认为我们不能够抛弃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更不能认为自己的文化是一无是处,一无所有,我们还是有很丰厚、很深刻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文化对世界也是有贡献的。但是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实际情况就是走了一条全盘西化的道路,所以对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文化基本上是越来越淡化,除了正面的否定之外,很多东西是正面的否定,甚至于以偏概全的彻底否定,其实最典型的就是礼教,礼教有没有吃人的一面呢?当然有吃人的一面,哪一种文化只有好的一面,没有坏的一面啊?但是你站在维持我们几千年的社会,它没有作用吗?我们不能以一个“吃人”就把它彻底的否定了,还有养人的一面呢,育人的一面呢,维护人际和谐的一面呢,我们怎么不去考虑呢?
我觉得更严重的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冲击,就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的变化,所谓思维方式的变化,就是我们采用了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从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里面,我们又采用了西方的话语系统,来研究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解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所以基于这样的研究和阐释不是发展了中国文化,而是解构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国文化的精神给解构掉了,这是最可怕的,这也是最难来汇聚起来的。如果你能理解《礼记》里面的一句话,你大概就能够理解中国的文化了。《礼记》中有那么一句话,“爱而知其恶”,爱还要知道它里面还有不好的,“憎而知其善”,憎,你憎恨得要命,但你要知道他里面还有好的。如果我们能够真正体会了把握了,我想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上面会产生很大的变化,我们不会爱就爱到底,恨就恨到底,爱得我什么也不管,再坏我也看不到,憎恨就看不到一点点好。中国文化就是要这样辩证的来看待问题。
中国文化强调人怎么认识和管理自己
中国文化中强调人怎么认识自己,怎么管理自己,人怎么讲认识自己,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很多的学问都这样的。我们正面的否定了我们可以来探讨,有些理论还值得我们今天重视的,可是我们思维方式变化了,问题的方式一样了,这很难扭转了。更重要的是我们丢失了我们自己文化的根本精神,我们中国人的文化根本精神是什么?应该向内看,可是我们现在都是向外看,所以我刚才讲到的,我们对我们的世界,我们就看我们这个世界,那么在西方宗教文化里面,他看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世界,是看这个世界之外的有什么力量在上面。以至于像牛顿这样的科学家,他也要去探求一个外力,他发现这个世界,人怎么那么神奇,那么和谐,结构那么严密,就不相信世界自己能够形成自我的系统,他就要去想,他想来想去一定要有个外力的推动力,所以一直在思考推动力,就是外力。中国文化想了什么问题,就是我们自我的运转,自我调节,自我的平衡,自我完善自我运转的,是一个内力,不是一个外力。
所以在中国文化中可以看到我们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完善的,自我运转的,生生不息的,但是在这里面生存万物当中,也有一个最为根本的一个物就是人,所以在天地万物中,人为贵,所以在中国万物中,把天地人放在一起来看的。人可以跟天地并列。所以天有其时生万物,地有其材养万物,人有其志管理万物,人在天地之中。因为我们不是讲外面去追求一个管理者,主宰者,我们就在这个空间里面来寻找,那就是人,人就是最贵的,人就是天地万物界的管理者。那么人要认识自己,你在天地中你怎么样来认识自己。所以西方文化围绕着神来展开,怎么样去听从神,服从神,中国文化中强调人怎么认识自己,怎么管理自己,人怎么讲认识自己,这个非常重要。
《尚书》里面有一句话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皇天无亲,惟德是辅。这句话可以说是决定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惟德是辅,皇天上帝这里面的概念就是指我们的祖宗,中国文化里面有祖宗崇拜,皇天上帝就是我们的祖宗,我们不会因为你跟我怎么样亲我就关照你,我就帮助你,不是的,根本就是看你这个德行如何,你德行好了,他才会来帮助你,你德行不好怎么帮助你。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只有你德行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才能够具备,德行不好,人首先就不和,人不和还有地利吗,还有天时吗,没有了。最根本的是人自我的提升,自我德行的一个提升。所以这句话说明了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人要靠自己来管理好自己,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
所以刚才讲的中国文化里面没有西方文化的造物主的概念,中国人是靠自己。这个在儒家文化里面体现得特别突出。那么道家文化里面呢?也一样,道家文化里面也是强调人只有自己回归自己的真性,才能够成为神仙。所谓神仙者,保性命之真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要从外面重新找回来。所以道家养生有一句话非常重要: “去其所本无,复其所固有”,这是养生的秘诀,养生的根本。“去其所本无”去掉我们人本来就没有的,“复其所固有”,恢复本来所固有的,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保性命之真。
佛教传到中国来以后,它被中国佛教所强调出来的是什么,也是你的心,要恢复你那种清净的本心,要认识你自性本来是清净的,就是由于外在的各种各样的干扰,让你失去了这样一个清净的本心,所以你才有这样的烦恼,那样的烦恼。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所以佛教也不是祈求佛、菩萨来保佑自己,而是开启自己的智慧,认识到世界的本质,生命的本质,然后能够回归本来清净的本性,能够放下。
中国文化是充满着人文精神的文化
中国文化是充满着人文精神的文化,人文精神首先是以人为本。所以在中国文化中,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我们常常讲中国文化是充满着人文精神的文化,人文精神首先是以人为本。那么我们看问题都是从人的角度来看,人的自我管理,自我提升为根本的,这才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这个词从哪儿来的?从《周易》里面来的,《贲卦彖传》里面有那么一句话,就是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所以这个人文是跟天文相对的,天文是指天所呈现的样式,是刚柔交错或者是阴阳刚柔这样的变化,就是天文。人文呢?人文就是文明以止,文明两个字就是我们现在常用的文明,文明是针对野蛮来讲文明,用文明让我们站在这个地方,文明以止,这就是人文也。文明本身就是文饰的意思,装饰的意思,与文明相对的野蛮来讲,人不要像动物那样,人就是应该要装饰一下,才像个人。那么中国用什么来装饰呢?礼乐文明。我们通过礼乐的教化,让我们懂得怎么样来做个人,这个止就是让我们懂得怎么来做人的道理。所以文明以止就是通过礼乐的教化让我们每个人都懂得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身份,然后按照自己的身份去尽自己的职责,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能胡来,所以人文精神的核心就是认识人自己,按照人自己的社会身份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去尽自己该尽的职责。一个社会,如果大家都不能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的话,不尽自己的职责的话,这个社会能有序吗,能和谐吗?这就是礼教的作用。
礼教重在人人认识自己规范自己
礼教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让我们每个人能够自觉来认识自己,来规范自己,这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礼教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让我们每个人能够自觉来认识自己,来规范自己,这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我们把这些东西都否了,我们什么都没了,没有自觉性,而且这个礼里面告诉我们不能忘本。刚才讲到了,天地者,生之本,我们不能忘天地,先祖者,类之本,我们不能忘祖先啊,那礼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本不能忘,君师者,治之本,君是国家的代表,师就是老师,国家和老师的责任是什么,是告诉我们你应该怎么样做个人,你应该怎么自己管理好自己,所以是治理自己和治理他人的根本,也不能忘了。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这三个本当做最根本最重要的,这就是儒家的,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天地君亲师。所以中国文化的根本特点就是向内的,看到人在天地万物中的一个地位,人来自己管好自己,才能够保持人的主体性,独立性,人要保持这样的独立性,主体性,那就要管好物欲的警示,那么物欲的警示会让我们忘掉一切,会让我们人的主动性,能动性无限制的发展,就是让我们人自己更快的失去自我。
我认为我们中国文化在今天,以人为本的这样的特点,我们既要保持我们的独立性,主体性,我们要管住我们的能动性主动性。我们如果真的能认识到,齐心一致地把中国文化的这种精神充分的发扬出来,我想对于我们今天的实际或者意义是极其巨大的,它是我们人类整个文化中间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什么我说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呢,因为哪个部分我们也不可缺啊,发展我们的物质文明这方面不可缺,但是如果我们的精神文明不能跟上去的话,就像中国文化这种精神不能够跟上去的话,那人只会越来越自我的失落。所以我们物质文明发展了,我们精神文明更需要发展,我们对外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了,那么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也应该更加的深入,不要把人变成一个外物的奴隶了。我们中国的文化的根本精神就有一种礼乐文明来管理自己,来让我们每个人从自觉上升到自律,不要失去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这样一种人文精神的文化。只有归位了这一点,我想我们中国人才重新成为礼仪之邦,不至于像今天我们很多人出的国以后,在人家的眼睛里面,这哪儿是礼仪之邦啊,是一群土豪。我们要理解中国的文化,才能够去慢慢的来恢复我们礼仪之邦的称号,才能力真正成为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