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上,吴立新在做“透明海洋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主旨演讲。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实习生 谢冰妍
9月7日,以“共商共建共享东亚海上丝路”为主题的2017东亚海洋高峰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作为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的重要板块之一,多名两院院士及专家出席论坛,通过广泛深入交流探讨,推动东亚海洋合作平台建设。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立新透露,2020年,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将落户青岛,将有助于打造透明海洋,构建海上观测系统,支撑起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全世界最快计算机将落户青岛 在当天的2017东亚海洋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青岛市政协副主席、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任吴立新做了“透明海洋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海洋的不同运动,跟东亚地区的合作密切相关。
“海洋涉及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这就是海洋的重要性。”吴立新提出了打造“透明海洋”的概念,“我们要知道今天的海洋到底是什么样的状态?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情?未来怎样预测?只有这三件事情搞明白,才能把海洋变成透明的海洋。”吴立新提出,建设透明海洋需要有体系的支撑,需要有海洋观测体系,需要有海洋技术体系,需要有海洋的认知体系,需要海洋的预报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每一个体系后面有巨大的产业在支撑着,这是全球规划的观测网,需要全人类共同合作。”
“但仅仅观测还是不够的,实际上海洋科学的发展一直引领着全球超算发展。”吴立新说,中国目前占了全球计算机的头两个位置,分别是天河二号和太湖之光。而吴立新透露,2020年,全世界最快的计算机将落户青岛,它由中国制造,是现在太湖之光的十倍速度。之所以落户青岛,是因为青岛是中国的海洋科技中心,“我们的目标是把青岛打造成全球的海洋科技中心,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超级计算机,就没办法支撑起海洋的信息系统和海洋的发展。”
未来水产养殖新空间在海洋 麦康森院士认为,从古至今海洋有两个最重要的功能,第一个是提供食物,第二个是提供空间给行业。根据数据统计,潜水捕捞处于平稳状态,但是水产养殖的量一直在增加。“水产养殖在全球中的生产量主要来自中国,可见中国水产养殖对全世界作出了贡献,全球超过2/3的水产养殖产品来自中国。”
但目前世界上也有声音反对水产养殖,认为这将破坏渔业资源。麦康森认为这是悖论,是极端的,是缺乏全球视野的,“尤其是没有看到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长跟收入对食品结构改善的要求。”根据联合国对人口的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会达到95亿~105亿之间。也就是说,还有23年的时间,地球还要增加30亿左右的人口。食物从哪儿来?“答案是一定的,一定是养殖取代捕捞,既然鸡可以、牛可以、羊可以,那鱼也一定可以。”
麦康森说,“2017年8月有一个研究,说未来的海洋养殖潜力巨大,如果征用海洋1%的面积,或者小于1%的面积,就足可以给人类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并且推动经济发展。所以未来在海洋,我们可以做网箱,大网箱,深水网箱,海上工船。”他还以青岛造的网箱为例表明,未来水产品的供应要靠水产养殖,未来的水产养殖的新空间在海洋。
海洋科技创新需依托智库集群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院长于今做主旨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借力海洋科技合作创新,打造东亚一带一路智库产业集群”。“海洋科技合作创新缺少更为有效的产业依托。”于今说,目前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积极推动。还需要考虑到通过智库产业的逐步完善和充实,对于海洋科技创新的积极支持。换而言之,智库产业乃至依托智库产业集群,是海洋科技创新的加速器、催化剂。海洋科技创新缺少有效的资源协调,这一资源协调不仅仅局限于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给予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海洋科技创新需要更为丰富的智力资源。他认为对青岛未来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进海洋科技合作创新,需要打造依托智库产业集群而立足于中国东亚乃至世界的关键路径。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