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9月7日,在2017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黄岛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季志业先生发布《东亚海洋合作研究报告(2017)》。报告盘点了东亚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介绍东亚海洋经济持续向好,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30个集装箱港口中超过20个位于亚太。同时报告呼吁打造“东亚海洋命运共同体”。
季志业通报,2016年东亚地区经济增幅居全球前列,据2017年7月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统计,东亚地区以世界29.5%的人口创造了世界28%的GDP;美、欧经济增长率徘徊在1.6%、1.8%,而中国、东盟经济增长率分别达6.7%、4.9%,为本地区开展海洋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
东亚海洋经济持续向好,全球近40%的海上贸易经过东亚地区,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30 个集装箱港口中,超过20个位于亚太;中、日、韩、菲是世界四大造船国;本地区渔业产量占世界总量近七成。
东亚各国从战略出发,推动海洋合作。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从“黄金十年”迈向“钻石十年”;中日保持各层面沟通,海洋合作成两国关系重要组成部分;中韩海洋合作畅通。
东亚海洋合作机制发挥积极作用。东盟地区论坛、东亚峰会通过海上执法机构合作、海上意外相遇规则等联合声明,亚太经合组织召开第四届蓝色经济论坛。中日韩与东盟各国围绕海洋科技、环保、渔业、海事安全等开展合作,建立海洋观测站与海洋垃圾治理成为亮点。
过去一年,中国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为轴,坚持亲、诚、惠、容睦邻外交政策,积极引领、推动东亚海洋合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和认同。
中国积极推进务实合作,惠及地区。第一、深化执法互信,中国—东盟国家海上搜救协调员培训班在上海开班;与韩国举办海事安全政策会等。第二、落实海洋治理合作,与日本举行海洋垃圾专家对话平台首次会议;已与东亚7国签署双边海洋合作协议,中柬首次启动联合海洋科考;中国-东盟海水养殖联合研究与推广中心正式启动。第三、推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缅甸皎漂港综合一体化开发、马来西亚钦州-关丹“两国双园”等项目进展顺利。
中国积极推进海洋领域人文交流,举办系列“一轨半”“二轨”的对话会、研讨会、交流会、博览会,深化交流与理解互信。
中国地方政府发挥海洋合作重要作用。中国-东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户福建厦门,发展中国家海洋可持续发展部级论坛在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召开。山东青岛振兴海洋港口经济、做“一带一路”支点,促各国民心互通,服务“海洋强国”战略。第一届黄岛论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办。
为了进一步强化合作意识、拓展合作领域,理顺合作机制、提高合作效率,报告倡议树立一种理念,即“东亚海洋命运共同体”。东亚各国应构建有东亚特色的、区别于西方的海洋发展观、安全观和治理观,打造地区海洋命运共同体,即互利共赢的海洋经济关系、和谐共生的海洋生态关系、包容互鉴的海洋文化关系。
同时倡议打造一个网络,即“蓝色伙伴关系网络”。增强政策沟通协调,共推蓝色发展战略对接;在多边、双边合作中注入蓝色经济理念,共建蓝色经济合作机制;完善蓝色经济发展指标,发布蓝色经济发展报告,共设蓝色经济标准;推动东北亚蓝色经济圈、环南海经济圈建设,共用蓝色经济大通道。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成为一个很好的抓手,以推进海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东亚港口联盟,提高海运物流效率;促进文化交流,便捷签证服务,挖掘海洋旅游合作潜力;协调地区国家在国际海洋通道、公域开发问题上的立场,积极维护共同利益。
报告还倡议实现一套目标,即“服务(service)、安全(secure)、智慧(smart)、可持续(sustainable)的4S目标”。搭建海洋生态监测、气候预报、航运信息等信息共享平台,加强海洋公共服务合作;深化海上执法人员交流与执法合作,有效应对海上安全威胁;创建国际海洋科技合作园,打造海洋大数据系统,推广“智慧海洋”建设;对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污染防治、气候变化、蓝碳等国际合作,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编辑: 焦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