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9月8日消息 1988年,即将从青岛师范毕业的姜竹亭,放弃了去市北一所新校任教的机会,毅然选择在青岛聋校任教,一教就是三十多年。她先后从事数学教学、形体训练、言语康复、随班就读指导、班主任等多项工作。
姜竹亭
从手语外行到手语主持人 在去聋校任教之前,姜竹亭从未接触过听障学生,对他来说,与学生的顺畅沟通都并非易事。向老教师请教,口说笔写向学生询问,自学《中国手语》,回家跟家人也是连比划带说,很快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下,姜竹亭与学生之间就能顺畅地沟通交流了。
随着姜竹亭手语水平的日益提高,难度更大的挑战摆到了她的面前——他担任了青岛电视台《一周新闻综述》的手语主持,并年年为市长《政府工作报告》电视直播同声传译。2008北京残奥帆赛开、闭幕式,圣火传递仪式,她受邀担任手语主持。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人民大会堂为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演出及赴日公演,姜竹亭都受邀担任手语指挥和手语翻译。常年以来,她还坚持为普特教师生、残联及窗口行业人员培训评估手语,为全市的无障碍视听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被评为青岛市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
姜竹亭与学生们
俯首只问耕耘,抬头收获“名师” 聋校学生由于听觉障碍,接收外界的信息受限制,导致言语和思维发展受到阻碍,数学学习比普校同龄学生要滞后一年,他们理解问题较为主观、片面,比较敏感且不自信。
在学校,姜竹亭一有时间就跟学生呆在一块儿,个别辅导、思想交流、值日运动,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里的表现,这让她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能多维度、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回家后,姜竹亭还会抓紧恶补聋校教育教学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分析反思,不断改进,摸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她注重从直观、形象的物、图切入,重视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经历主动探究的过程,为他们顺畅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搭建台阶,化难为易,逐步深入,轻松愉悦地学会知识,获得成功体验。
在近三十年的听障教育历程中,姜竹亭始终秉持“尊重个体需求,成就快乐发展”的教育理念,以开发学生潜能,补偿听觉缺陷,促进言语发展为工作着眼点,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融入社会的能力。
据了解,姜竹亭多次荣获省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级刊物,作为学段负责人参与省编聋校《数学》教材编写,先后荣获山东省特级教师、省市教学能手、青岛市学科带头人、教育局拔尖人才、市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等称号,作为青岛唯一的一名特教老师入选第三批齐鲁名师建设工程。
作为山东省基础教育评估专家、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省级学科专家、青岛市教育专家咨询团成员、市慕课和翻转课堂研究专家和特教中心组组长,姜竹亭多次组织、主持青岛市特殊教育研讨活动,依托课程、课题,通过培训、沙龙、示范助教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培养出一批青岛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青年教师优秀专业人才等特教骨干,他们的教科研成果和优质课屡次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多人次上市级公开课和开放课,出版著作、数十篇论文发表于国家、省市级刊物,多人次参与国家重点课题研究。
谈到自己荣誉,姜竹亭表示,特殊教育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她不奢求自己的学生多么有成就,能立足于社会就是她最大的心愿,尽管她体会不到“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但她依然深爱着听障学生,深爱着她的工作。
记者 游潇 实习生 李阳
[编辑: 王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