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杰
9月13日,记者从中科院海洋所采访获悉,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科学”号在完成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航次并短暂休整后,于9月9日从三亚起航,执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南海冷泉综合考察任务。目前已成功布放多个深海探测设备,取回大量沉积物样品。
参加本航次的科考队员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中海辉固地学服务有限公司等研究和技术支撑单位。航次首席科学家和科考队长分别由中科院海洋所栾振东高级工程师、王敏晓副研究员担任。在“科学”号往年的航次中,已对我国南海冷泉区进行了一系列调查与研究,研发了“近海底地球物理探测、水体化学参数捕获和高分辨率图像获取”完整观测体系,初步建立了基于ROV的化能生态系统探测方法。
航次首席科学家栾振东介绍,本航次在南海冷泉区开展近海底地球物理综合探测、海底理化环境分布调查,通过“发现”号水下缆控潜器(ROV)进行生物、地质样品的采集,以及深海原位探测、观测及培养实验,获取大气、水体、沉积物、生物样品和海洋环境观测数据,用于进行南海冷泉极端环境综合探测研究。
航次将综合利用“发现”号ROV和基于ROV自主研发的配套作业工具、拉曼光谱原位定量探测系统、深水可视化可控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热流探针、全海深多波束探测系统、万米温盐深剖面测量仪、岩芯取样钻机、电视抓斗和深海样品穿梭转运系统等深海探测设备,探究南海冷泉关键区域地球化学过程、深海生物多样性及极端环境适应性等科学问题,并对部分自研深海探测设备进行可靠性验证。
本航次计划于10月初结束,预计将为南海冷泉研究提供更丰富详尽的信息及数据,进一步促进相关研究开展。
记者了解到,目前,科考人员已顺利下放“发现”号ROV,执行探测深海麻坑的作业任务,并进行了海底“量体温”作业。据介绍,测量深海“体温”的“体温计”是一根长7.5米、自重约1.5吨的热流探针。这支“体温计”从“科学”号后甲板由钢缆放入海底后,可以竖直插入洋壳表层,也就是亿万年来形成的海底沉积层中。当热流探针的姿态满足条件时,探针上的22个温度传感器会被自带电源瞬间加热,并记录降温过程中每秒温度值。回收后,根据传感器获得的海底沉积物原位温度梯度和热导系数,可以推算出海底热梯度的分布情况。而这些热流数据,对研究大洋板块运动,海洋油气田分布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科考人员还成功布放了重型设备深水可视化轻型沉积物柱状取样系统—“开拓3500”,并取回了大量沉积物样品。
[编辑: 刘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