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企业为何难摆脱“代工厂”命运?

2017-09-14 10:33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原标题:合资企业为何难摆脱“代工厂”命运?

  不做外资品牌在中国的“代工厂”,要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这是所有中国汽车人对合资企业的期待。可是30多年过去了,迄今为止这些合资企业仍然没有大的改观。

  为什么会这样?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一、跨国汽车公司为什么要在中国兴办合资企业?二、中外双方是如何从合资企业中获利的?三、如果打破现有的“代工厂”格局,各自的利益得失又是什么?

  第一个问题应该比较好回答,答案是跨国汽车公司想在中国赚钱。

  要在中国这个大市场赚到钱,无非两个路径:一是卖进口车,二是本土化生产,哪个合算就做哪个。而本土化生产,利益最大化的办法就是独资。但中国政府在1994年出台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规定兴办合资企业,外方所占股比不能超过50%,而且同一家外方不能找两个以上的合作伙伴。由此可以看出,兴办50:50股比的汽车合资企业,不是外方的主动行为,而是其在政府政策主导下的被动做法。

  第二个问题也比较容易说清楚。在合资企业中,除注册资本外,外方贡献的主要是品牌、产品、技术与管理,中方贡献的是对本土市场的了解。

  在外方看来,因为双方贡献比重不一样,外方应占更大的股比,获得更大的收益。但由于政策限制,没有办法,于是外方想尽一切办法,要在合资股比分红外获取更多的收益,如品牌使用费、技术转让费、研发费、进口零部件差价和合资(或独资)零部件投资收益等,只要合资企业工厂转动起来,这一块外收益就有了保障。

  中方的收益也不小,除了正常的股比分红外,还学到了技术与管理,为自己做自主品牌奠定了基础,同时在参股的本土化零部件企业中,也可以分享一些投资收益。

  汽车合资企业之所以能存在30多年,而且至今大多活得还不错,说明“代工厂”这种状态是一个各有所得的收益均衡状态。

  第三个问题说起来要略为烦琐一些,不过也很容易厘清。现在,假设我们要让合资企业不再做“代工厂”,而要大规模搞研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中外双方的得失又是什么?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假设合资企业一年做“代工厂”的销售收入是1000亿元,利润是100亿元,外方在合资企业内分红可分到50亿元,合资企业外收益为30亿元;中方在合资企业内分红可分到50亿元,合资企业外收益为5亿元。中外双方股东实际总收益比为80∶55。现在搞研发,每年按销售收入5%投入,一年投入50亿元,各自利润就少了25亿元,实际总收益变为55∶30。尽管外方收益比重提高了,但双方各自的总收益都大幅减少了!

  可能马上会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计算合资企业研发一款新车上市后所产生的收益?”我的回答是:短期内很难有收益。根据我的观察,很少有自主品牌能在十年内赚到钱的,有的干了近二十年,至今收益也非常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单一车型销量少,很难像跨国汽车公司一样在全球市场分摊成本。

  前些年,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要求,合资企业不搞自主品牌就不批新产能。结果,有几家合资企业由于存在产能需求,就响应号召搞了点动静,但也都是拿合资企业即将淘汰的车型,换个名字改叫合资自主品牌。现在不这么要求,也就没什么人干了。

  还有人会问:“不少合资企业中也有技术中心,不也搞了研发吗?”我的解释是,他们大多只是就一款车针对中国市场做些局部适应性开发而已。

  通过对以上三个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合资企业中,对中外双方管理层来说,最大的利益是将汽车生产好,销售好,从而达到利润最大化,搞研发只会减少当期利润,没有任何好处;中外双方的股东也希望合资企业利润最大化,这样可以拿到更多的分红,搞研发也只会减少当期收益,同样没什么好处。当然,他们也有较大的分歧:外方希望增加股比,中方则希望维持现有的股比格局。

  由此可见,无论是股东方还是管理层,合资企业都没有动力搞研发,这也是为什么迄今为止合资企业仍然只是一个“代工厂”的根本原因。

  那有人接着会问:“中方股东为什么最终大多选择了搞自主品牌呢?”

  其实答案也非常简单,中方股东搞自主品牌,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是可以通过技术积累、实力的提升来维持在合资企业中的股比,拿到尽量多的分红。二是可以找到企业安身立命、长远发展的保障。求人不如求己,如果合资企业最终为外方掌控、只有少许投资收益时,中方股东可以靠自主品牌活下来或者打个翻身仗。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刘晓明]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合资企业 代工厂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