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记者高洁 席敏)什么样的行为才被认定为骗婚?记者联合北京国双大数据公司,以“骗婚、婚姻诈骗、婚骗”等关键检索词梳理了中国裁判文书网中截止到2017年6月所有公开的民事判决书。数据显示,当事人在诉辩中主张对方“骗婚”的有2532件,涉及骗婚的刑事判决文书有455件,仅有25个案件被法院明确认定被告有“骗婚”行为,更多案件因为证据不足无法认定。不过,即便被认定为“骗婚”案件不多,也有0。9%的被告人因为诈骗金额巨大被判处10年以上刑期。
数据显示,此类案件覆盖全国30个省份。其中河南省的案件量最多,297件,占总案件量的11。7%。其次是山东省和湖南省,案件量分别为205件、172件。约69。04%的此类民事案件案由为“离婚纠纷”案件,19。2%的为“婚约财产纠纷”案件。其他还涉及民间借贷纠纷、同居关系析产纠纷、婚姻无效纠纷案件等。
提起此类诉讼的当事人年龄多为20-30岁,占比约48。4%,其次是30-40岁间,占比约29。7%。老年人(60岁以上)占比约为3。4%。部分案件中原告为多人,一般为被骗婚者及父母,均为涉及农村包办婚姻的案件。
数据显示,样本案件中通过交友网站、微信等网络途径认识(8。7%)、工作或打工时相识(1。3%)、婚介所介绍(1。1%)以及广告征婚方式(0。2%)相识的当事人比例并不高,起诉骗婚人与被诉骗婚人主要通过“他人介绍”的方式认识(88。8%)。
而案件中当事人主张的被骗财物,近九成的为“彩礼”或“嫁妆”,8%的被骗财物为“三金首饰”,其余的还有“购房款、购房定金”等。以当事人主张被骗财物为“彩礼”的案件数据分析得知,被骗的彩礼金额多为1-10万元之间,占比约76。3%;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约6。9%;金额10万元以上的占比约16。7%。其中,诉请返还彩礼的最大金额达288万元。
当事人主张骗婚的表现形式按照比例主要有:1。婚前隐瞒疾病、精神病;2。婚前隐瞒个人真实情况;3。故意隐瞒婚史;4。婚后携款失踪、离家出走;5。婚后与他人同居,转移夫妻财产;6。索取获得彩礼后,无共同生活;7。以索要钱款为条件,进行婚姻登记;8。索取巨额财物后,拒绝结婚等等。样本数据中,当事人婚后共同生活时间不足一年的案件有212件,其中不足半年的有163件,不足1月的达66件,还有一些当事人婚后第二天便消失了。
样本数据中,被告人身文化程度多为小学水平,157人,占比约46。2%;其次是初中文化水平,85人,占比约25%。在833名被告人中,共有269人涉嫌多次骗婚。其中,涉嫌两次骗婚的有123人,涉嫌三次骗婚的有62人,涉嫌10次以上骗婚的被告人有18人。骗婚刑事判决中,约32。7%的被告人是结婚人的身份,即婚姻一方;约28。45%的被告人是介绍人的身份,约有1。6%的被告人双重身份,自己即介绍他人骗婚,自己又同时有骗婚行为。
涉嫌刑事犯罪的样本数据显示,被告人多被判处有期徒刑,占比约94。6%。4。1%的被告人被判处拘役,0。5%的被告人被判处管制。67。2%的被告人被判处3年以下的刑期。不过,也有0。9%的被告人因为诈骗金额巨大被判处10年以上刑期。
数据显示,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案件最多,有422件,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第五十二条,适用次数分别是294件、231件。记者也在这里把相关法律条款附上。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五十二条【罚金数额的裁量】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
[编辑: 张珍珍]